食單|杜甫《麗人行》:一場奢華的宮廷宴會

翻翻唐詩,一股濃濃的酒味撲面而來,

據不完全統計,《唐詩三百首》中有酒的詩篇有46篇,

好朋友在一起,當然喝酒;

好朋友要走了,也要喝酒;

就算是一個人,還可獨酌。

食單|杜甫《麗人行》:一場奢華的宮廷宴會


只是有個問題想問問各位詩人們,

你們光喝酒,不吃點什麼菜嗎?

而杜甫寫的《麗人行》就不一樣了。

詩寫於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

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夕的社會現實。

《麗人行》寫了一場三月三上巳節曲江春遊宴會,

宴會的參與者是楊貴妃的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楊國忠等。

食單|杜甫《麗人行》:一場奢華的宮廷宴會


這場宴會的主要食單有:

紫駝峰:

駝峰肉是當時極名貴的食物之一,器皿用的是講究的翡翠鍋。(“紫駝之峰出翠釜”)

白鱗魚:

水晶盤中裝的是白魚鮮,還有人認為是生魚片。(“水晶之盤行素鱗”)

面對駱駝峰、白鱗魚等名貴的食物,三位夫人卻手拿犀牛角做的筷子,遲遲不夾菜,因為這些東西她們早就吃膩了。(“犀箸厭飫久未下”)

那些廚師們用快刀細細切割,卻白忙了一場。(“鸞刀縷切空紛綸”)

側面反映食材準備得很多,駱駝峰、白鱗魚不過是其中之一。

往來的內廷太監們策馬飛馳,也不敢揚起灰塵。(“黃門飛鞚不動塵”)

八珍:

不詳。

皇帝的御廚房絡繹不絕地送來各種山珍海味。(“御廚絡繹送八珍”)

“絡繹送八珍”反映的是食物又多又好,只可惜沒有寫具體的食品名稱。

食單|杜甫《麗人行》:一場奢華的宮廷宴會


八珍是我國傳統菜餚中八種珍貴食品,起源於周代。

周朝的八珍是指淳熬、淳母、炮豚、搗珍、漬、熬、炮羊、肝遼,

淳熬是指一種肉醬澆飯;

淳母指一種肉醬澆黃米飯;

炮豚指煨烤炸燉乳豬;

搗珍指燒牛、羊、鹿裡脊;

漬指酒糖牛羊肉;

熬指烘製的肉脯;

炮羊指煨烤炸燉羔羊;

肝遼指網油烤狗肝。

唐代的八珍應另有所指吧?

否則,這八樣裡面沒一樣能比得上駝峰肉啊。

食單|杜甫《麗人行》:一場奢華的宮廷宴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