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謊言一個接一個,他可以連任嗎?

遠方de大朋友


特朗普喜歡說謊,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而那些喜歡特朗普的人,未必不喜歡特朗普的謊言。特朗普的忠實粉絲,也是特朗普謊言的擁護者,他們為特朗普宣傳,替特朗普辯護,忙的不亦說乎。

特朗普的謊言,為其收穫了很多選票。2016年的總統大選,其實是謊言大比拼,特朗普說的話,比希拉里更具煽動性,所以特朗普贏得了大選。在謊言比賽中,希拉里的謊言,顯得中規中矩,沒有把握住美國民眾的內心。

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把美國人經商的方法用在了競選活動中。主要的表現,就是畫大餅。在此時,美國民眾需要一張大餅,他們太渴望改變現狀了。希拉里不懂得畫大餅,她只會重複一些乏味的口號,也就輸掉了大選。

特朗普入主白宮後,選擇了繼續說謊,這是為何?因為特朗普知道自己在說謊,這是他的高明之處。有時候,美國人說謊,說著說著,把自己都騙過了。有些無能之輩,硬是把自己吹噓成有能之士,他們把牛吹上了天,最後自己也信了。但是,特朗普不一樣,他知道自己是不靠譜的,那些謊言,只是為了收穫選票,當不得真。因此,特朗普選擇將錯就錯,用一個接一個的謊言,來掩蓋他的真實面目。

特朗普大搞貿易保護主義,在國際社會上退群,還要在邊境上修牆,這都是套路。特朗普沒有從政經驗,他不知道該如何改造美國,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他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但是,他不能承認這個事實,如果承認了自己的無能,選票也就失去了,競選連任的夢想必將破滅。於是乎,他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但這些政策是否有用,是否靠譜,特朗普並不關心。他需要給選民做個樣子,他所說的謊言,搞的政策,都是出於這個目的。

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態度,是很複雜的。但是,他們普遍失去了理性,這給特朗普提供了機會。他現在執掌白宮,是美國權力最大的人物,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不斷的製造大動靜,藉此擴大影響力。例如,他攪亂了中東局勢,在歐洲敲詐盟友的保護費,還要在核武器上做文章。這些行為,都是要塑造一個強硬形象,以爭取更多的選民。

目前來看,特朗普的支持率並不樂觀,而美國經濟也沒有出現顯著的改善。這意味著,特朗普的承諾,是難以兌現的。他的表演,早晚會被拆穿,他的謊言,也將就此失效。美國民眾雖然不理性,但肚子不會騙人,他們看重的是現實。特朗普畫了大餅,但民眾沒有吃到餅,他的支持者也將越來越少。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特朗普其實並不是騙子,其也沒有說過多少謊言。特朗普的問題是嘴巴大,什麼都敢說,不怕得罪人,也不怕說錯。但要說騙子還真不準確,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其正在努力實踐自己競選時期的口號,一件一件把它們實現。

比如,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在揚言廢除伊核協議,上任後果然開始啟動。在面對強大的國內外壓力下,特朗普並沒有一改初衷,現在的美國不僅早已經啟動退出程序,甚至還在逐步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即使是更為棘手的國內問題,特朗普也在實現,突出反映在移民問題上,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正在日益縮緊。

現在的美國政客中騙子太多,特朗普還算得上是“清流”,當然特朗普的政策只是在滿足支持他的美國利益群體,現階段反特朗普的美國人非常多,相信不久後特朗普會有所收斂。


琺大庶吉士


據說每年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比尤特都要舉行一場特殊的比賽:撒謊比賽。還是所謂“美國西部文化活動”的一部分,但是從第一屆開始比賽主辦方就禁止政客參加,理由是他們是職業撒謊者。這個問題有點無厘頭,而且不夠準確:特朗普雖然在諸如豔星門之類的私生活問題上撒謊,而且在國際上不講信譽,但是

他兌現了幾乎所有的重要競選承諾。還是那句話,對於政客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與他關係不好的媒體說他愛撒謊,本身也就是謊言。


美國反特朗普的媒體和政客都說特朗普經常撒謊,但這本身也是個謊言。所謂“特朗普的謊言一個接一個”來自於國內的自媒體轉引美國媒體的說法,有的說是《華盛頓郵報》報道的,有的說是《華爾街日報》報道的,大意是美國一家知名數據庫The Fact Checker’s 調查統計,

截止到今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649天,總計說謊話6420次,平均每天撒謊10多次。我就很好奇,這到底是怎麼統計出來的,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例子,評判的標準是什麼,由誰來評判?後來又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這是《華盛頓郵報》為了黑特朗普而專門做的局,在去年也發佈過類似的報道:去年2月22日《華盛頓郵報》報道,該報成立了一個叫The Fact Checker的團隊,專門統計特朗普的言論,得出的結論是特朗普上任33天以來,平均每天說四個“謊言或誤導性言論”,並且沒有哪一天不發表虛假言論。特朗普喜歡發推特而且口無遮攔,但對同一句話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說特朗普誠信不高可以理解,但是說謊6420次則純屬胡扯了。


目前可以坐實的“特朗普撒謊”例子只有"豔星門": 他明明給了丹尼爾斯封口費,但在FBI調查前卻堅稱沒有。至於其他的,比如有人質疑他減稅政策實際效果、沙特軍購的實際金額等等都可以由不同的解釋口徑,你可以說他狡辯,但就像在法庭上的律師辯護一樣,不能說和你理解的不一樣就說他有罪吧。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是兌現了他大部分的競選承諾:比如減稅、修建邊境隔離牆、打擊非法移民、廢除奧巴馬醫改政策,在國際事務中的美國優先、退出伊朗核協議、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等等。最重要的是目前美國的經濟增長強勁,今年上半年4.2%和前三季度3.5%的增長率,就是他對選民兌現的最大承諾,無論支持還是反對他的選民大部分都從他的政策中受益了,還在乎他在私生活問題上的撒謊?還在乎他口無遮攔的大嘴巴?


目前來看,特朗普當選總統的基本盤非常穩固,支持他當總統的選民仍然支持他(共和黨的支持者中有88%的人支持他),至於討厭他的選民仍然討厭他無所謂,但是中間派的選民雖然在嘴上罵他但在投票時還有可能站到他那一邊。現在不能肯定他可以連任,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的謊言一個接一個的說法並不存在,而且對他的連任沒有什麼影響。


雲霄飛翼


特朗普瀟灑,說話表情嗨,動作誇張,顯擺自己,又自我中心,在臺上能交聚看客眼球,大嘴、心直、是一商人,不懂政治操作,引來非議,千萬別小看了特朗普,敢說,敢做,撕破臉皮,魚死網破,地地道道商業惡霸。被後隱藏著兇殘的一面。




為了選舉,為了支持率,為了選民,在反對派面前稱能,和媒體對憨,這個老大一日三變,為了給選民掙得利益,不擇手段,別人說什麼才不管呢,他喜歡玩推託,也只有在推託裡面,才能看到一個真實的特朗普。

特朗普為了對選民約承諾,逼相關企業迴流,或給來美投資辦廠減稅,拿糖引誘,讓利給實企,來增加就業崗位給自已的支持者,另對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增加關稅,利率幾次上調,讓美元迴流,讓美國市場繁榮,有錢搞基礎建設、美元一路堅挺,剪世界羊毛,攪得世界各經濟體慌慌不安,因為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一舉一動受各國關注,若不留神就會出現經濟紕漏。特朗普有很多資源可用,招數又很,傷人之深,一不在意,就會吃特朗普的虧,所以世界給特朗普一外號不靠普、難纏。



不過特朗普有通天的本事,不和東亞大國合作,達成一定成度默契,會受到制約,他也行而不遠,很難舉步,將受到衝擊,特朗普要的是經濟、民調、和美低層民眾支持度,美國經濟只要向好,失業率減少,就業增加,經濟又不出現大的波動,其它的事,特朗普才不當事呢。民調顯示,支持率不降反升,下一屆總統選舉就可能當選。是小編本人看法,若有意見望指正。謝謝!


兔吐2


特朗普說謊是否影響他在2020年的連任關鍵在於支持特朗普的選民是否樂意相信特朗普所說的話,是否在特朗普說謊後依然選擇信任特朗普。就目前來看,特朗普的謊話連篇並未影響他的鐵粉對他的支持。

特朗普一向是謊言大王,可以滿嘴跑火車而沒有任何愧疚感。任性說謊可謂是特朗普的一大特質。早在特朗普贏得2016年美國大選前,特朗普便是以淡定說謊而風靡於美國各大媒體。對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而言,這是特朗普率真坦誠的表現。即便是特朗普說謊,他們也不認為是特朗普出於邪惡用心。在他們看來,特朗普的說謊習性只是小瑕疵,比那些他們所認為的陰險虛偽的華盛頓建制派要靠譜得多。

自2017年1月其就任美國總統後,特朗普在說謊的道路上更是放飛自我。根據CNN統計,特朗普在上任後的466天裡提供說謊3000多次,平均每天說謊6.5次。但這並未影響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支持率。根據蓋洛普在今年6月份的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在共和黨選民中的支持率高達90%,其在美國國內的總支持率達45%,創歷史新高。

因而可以斷言,特朗普的說謊特性對他在2020年的連任概率影響很小。真正影響他連任的是特朗普的實際政策是否能夠贏得民心,是否可以保住他的鐵桿粉絲。


睿恪煦


特朗普哪有那麼多謊言?誰能舉出幾個確切的例子?不是道聽途說的,是他的原話。

有人能指出來嗎?

如果沒有一手資料的話,就沒必要指責他說謊。

相反,他的很多政策都是以一貫之的。比如和全球的摩擦,從來都是這麼表態。這叫撒謊麼?

對於政治家而言,很多表態不是說謊,本來就是模稜兩可的話,這樣的話叫競選語言,或者叫政治語言,涉及到外交,就叫外交語言。

這樣語言的特點類似於我們常說的算命的話,兩頭堵,你怎麼理解都可以,怎麼解釋都有理。

不只是特朗普,任何美國政治家都要學會這麼說話。特別是一些重要場合,比如記者會,這樣的表態更多。不直接和你說對錯,你去猜吧!

如果認為這也是撒謊的話,那木叔就沒話可說了。

相信大部分人不認為這就叫謊言,畢竟這不是特朗普的問題,是政治模式和政治設計的問題。

比如“競選語言”,這就是為了吸引選民和選票,而作出的一個承諾。但上任後因為情況和形勢變了,不能完全實施了。很多人可能認為這就是撒謊。

這麼想太小兒科。也是太不懂政治。

舉個例子——

比如特朗普上任前抨擊很多次美國介入敘利亞戰爭,甚至表達了要撤軍的願望。但是幾個月前他改口了,將美國撤軍加上了幾個條件——一是當地恐怖主義勢力完全消退,二是伊朗人的勢力要全部撤出。

這當然不是撒謊,木叔沒見到有一家美國媒體或者美國民主黨議員指責他撒謊。

因為這本來就不是謊言,他沒否認撤軍,只是給撤軍加上條件,真是你都不能說他違背了選舉的承諾。

木叔這個例子就說明,政治家通常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把自己的表態“包裝”的,非常正常。

因此,所謂的謊言和選舉沒有必然聯繫。這不會給特朗普尋求2020年的連任帶來任何影響。

對他連任的影響只能是政策。老百姓看得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聽他們說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民主黨等反對派也是看特朗普政策的影響,而不是總是糾纏他今天說吃了啥,結果不是這樣,然後就大罵他撒謊。

美國的政治還沒無聊到這種地步吧!


你如何看待特朗普所謂的謊言?



木春山談天下


文章摘自中讀專欄-袁越·生命八卦

http://m.lifeweek.com.cn/h5/zhuanlan/detail.do?id=5

藍色謊言

在任何人的字典裡,撒謊都是貶義詞。但是,根據一家曾獲普利策獎的新聞事實核查網站PolitiFact的統計,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公開發表的聲明當中有一半都是赤裸裸的謊言,剩下的一半也大都是有疑問的事實,只有4%是確鑿無疑的真話。不過,美國選民顯然並不在乎這件事,甚至他有好幾次被媒體揭發撒謊之後,支持率都不降反升,這是為什麼呢?

也許有人會說,政治家都是騙子,撒謊是家常便飯,大家肯定早已習慣了。這話有一定道理,但特朗普也太愛撒謊了!《多倫多明星報》記者統計了特朗普的撒謊頻率,發現他在競選期間平均每天都要撒20個謊。而根據PolitiFact網站的統計,上一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自2007年以來發表的講話當中僅有14%是謊言,這個比例遠比特朗普要低。事實上,數家與PolitiFact類似的網站所做的統計結果顯示,特朗普絕對是美國曆史上最愛撒謊的總統,其撒謊的數量和頻率都遠比第二名高出很多倍。

為什麼這樣一個撒謊慣犯竟然當選了美國總統?這件事應該如何解釋呢?

美國著名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撰文指出,要想理解這件事,必須從謊言的分類說起。心理學界通常把謊言分成3類,分別以白色、黑色和藍色來代表。小孩子一般在3歲時開始學會說“黑色”謊言,也就是專門利己毫不利人的謊言,比如“是小狗把杯子碰掉的”,或者“是他先打了我”。小孩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終於意識到父母是無法看出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的,於是人類的自私本性開始起作用了。

小孩子們長到7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學會說“白色”謊言,也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謊言,比如“你的衣服好漂亮”,或者“我喜歡吃你做的飯”。如果一個小孩子學會了撒這種善意的謊言,就說明他真的長大了,知道在某些情況下不妨撒個小謊,以此來維繫某種人際關係。

小孩子再長大一些,才能學會說“藍色”的謊言。這種謊言的特點就是既利己又利人,只不過這一次利的只是少數人而已。比如為了讓本班級在體育比賽中獲勝,很多孩子都會不惜撒謊,隱瞞本班代表隊在比賽中作弊的事實。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家李康(Kang Lee,音譯)曾經調查過7~11歲年齡段的孩子,發現他們年紀越大,撒的藍色謊言就越多。李康教授認為,這一結果說明藍色謊言與一個人社會閱歷的增加有關。在他看來,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動物,我們天生就知道應該如何和別人打交道。但與此同時,人類還有很強的部落屬性,我們從漫長的進化中學會了抱團,知道如何團結親朋好友一起來爭奪有限的自然資源。藍色謊言就是部落或者集團之間相互爭鬥的最佳武器,撒這種謊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小團體的利益,即使得罪其他大部分人也在所不惜。

事實上,生活中類似的案例非常多。我們從小就聽過很多戰鬥英雄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可以為了國家的利益而撒謊,比如從事間諜活動。不但如此,幾乎所有國家的小說和電影都在不斷地灌輸給國民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為了國家利益可以做任何事,甚至包括對敵人使用暴力。

問題在於,對於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撒謊和暴力又都是中小學教育體系中最被鄙視的兩種品德,通常情況下沒有任何一所學校的老師敢於在課堂上公然鼓勵學生撒謊,也沒有任何一家主流媒體會公開為撒謊者叫好。美國人之所以選出了特朗普這樣一位習慣性撒謊者,只能說明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極端分裂的國家,左右陣營的選民們已經把對方視為敵人了,而對敵人撒謊不但在任何國家裡都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會被認為是一種英雄行為,就像羅斯福總統在“二戰”期間所做的那樣。


三聯愛樂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以毫無底線的滿嘴跑火車而擊敗一個個對手,當選總統已經算是奇蹟了。對特朗普自己而言,更是一份意外的收穫。但治理好國家,則需要超人的智慧、非凡的魄力和洞察力、嚴謹縝密的邏輯思維、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處事不驚的鎮定從容、心胸寬廣地接納和調合各派別的能力、高超嫻熟的政治駕馭經驗、對國際局勢的準確把握和判斷⋯⋯⋯這些做為大國領導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我們在特朗普身上看不到一點。

上任一年來的種種糟糕表現(具體例子大家都清楚,不作說明),已經證明特朗普無法勝任美國總統的使命。民意支持率創歷屆總統的最低點,20日一週年之際,有100萬以上的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特朗普下臺。由於缺錢,政府的財政預算沒有通過,讓許多政府部門被迫關門(也算送給特朗普一週年的禮物)。

內外交困的特朗普,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可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特別是通俄門事件,就是危險最大的定時炸彈。再加上他那張經常招惹麻煩的大嘴,隨時讓他陷入窘境。

所以,特朗普能夠平安地幹完四年都是不太容易的事兒,連任總統根本沒有可能。特朗普無論慌言也好,還是滿嘴跑火車也罷,最終還是靠政績來說話的。當他屆滿之時,他的政績能留下多少,能夠讓世人看到再次強大的美國嗎?也許就是一個笑話。


禮剛62190236


不管問題陳述的內容是否真實,即特朗普是否是“大話王”,這與他是否能夠連任,其實沒有多大關係的。除非有實際證據表明特朗普在某些重要場合,比如說國會聽證會,或者檢察官傳喚作證時,說謊了,那麼他可能就因為“偽證”而可能影響連任。

首先,一位總統是否能夠連任,與其第一屆任期,尤其是第一屆任期最後一年的支持率緊密相連的,而與這位總統是否兌現承諾、是否總是說謊沒有太大關係。從美國曆史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歷任連任成功的總統與連任失敗的總統的情況來分析,所有連任成功的總統,必然在支持率上,超過其對手,而這與總統是否是“大話王”,沒有什麼邏輯關係。當然,某些總統,還是靠著被認為是不誠實的方式獲得連任的。比如說杜魯門總統,其在接任羅斯福總統後的近四年的總統生涯,其實並不是太成功,支持率也並不是太高,尤其是他在處理罷工問題上,惡化了民主黨與美國勞聯和產聯(其態度對大選影響非常大)的關係。194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不利勞聯和產聯的《塔夫脫-哈特萊法》,杜魯門其實本心是支持這一法案的,但他卻利用否決權否決了這一法案,並且猛烈抨擊通過這一法案的、被對手共和黨控制的第80屆國會,而國會則以全院三分之二多數推翻了他的否決,該法案生效。這樣,杜魯門既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法案,又獲得了勞聯和產聯的“友誼”,從而在1948年大選中,利用這一法案作為大選中的關鍵議題,扭轉原來的劣勢,從而獲得連選連任。而如果一位總統要是在第一個任期,沒有獲得選民的“心”,那麼他在任期內的“功績”再多,也只能是被取代。典型的就是老布什總統,在其任內,美國“贏得”了冷戰,打贏了海灣戰爭,可以說老布什在外交上收穫滿滿。因此在1992年大選中,老布什就大打外交牌,強調自己在外交上的成就(都是實話啊)。但再多的成就,也比不上他的對手,克林頓的一句

It's the economy stupid!

就讓老布什連任失敗。另外,在2012年總統大選前,美國政府統計的失業率直線下降,可以說為奧巴馬連任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而至於美國官方統計失業率在當時為什麼像那樣“詭異”的大幅度下降,相信大家應該知道,為了選舉獲勝,應該怎麼做了吧。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找一個美國電影《政壇混戰(The Campaign)》,真的非常生動的表現了美國的選戰。因此,參加總統競選的人,包括想要連任的現任總統,是否是“大話王”其實說到底,和該人是否能夠競選成功,或者在任總統是否能夠連任成功,沒有什麼直接的因果關係。競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否能夠競選成功,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候選人的形象是否符合選民的口味,候選人的選戰口號與競選綱領是否能夠打動選民,符合選民的利益,競選方案是否有效,能否動員更多的自己的支持者來投票,是否能夠讓對手形象受損,能夠降低對手的支持者的投票熱情,等等。因此,特朗普是否能夠連任,與上述這些因素有關,但與特朗普是否是“大話王”,關係並不大。

其次,這個世界上,完全不說謊的人,在社會中,真的是“寸步難行”。而且,很多群體,尤其是政客和商人這樣的群體,本身就是“大話王”群體。

美國的政客群體來看,本身就是愛開空頭支票,做過的承諾,遠遠多於其最終落實的,說的遠比做的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單獨把特朗普拿出來,說特朗普

謊言一個接一個,

這其實是雙重標準。不能只看到特朗普的大嘴巴,亂說話,不看到其他的政客的言行。而且,選擇總統,又不是選擇“聖人”,但凡當上美國總統的人,真沒多少能夠真正從個人倫理道德角度可以稱得上完美無瑕的道德完人的。連華盛頓都做不到,怎麼可能用來要求特朗普這樣的富二代加富一代呢。而特朗普商人出身,我們都知道,商場與政界相比,其風波詭異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特朗普是個“誠實小郎君”早就被人吃幹抹淨了,那還有今天的億萬富翁特朗普。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成為總統之後,仍然會帶有其作為商人時的作風,說話真假虛實難辨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了。如果不斷攻擊特朗普的這一點,以及抓住他那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即大嘴巴,亂說話不放的話,說實話,真的不理智。

當然,如果特朗普在某些重要場合,比如說在國會聽證會上“說謊”或者在面臨檢察官傳喚作證的時候“說謊”,並且被戳穿了的話,那麼到時候特朗普才真是說謊說出大麻煩來了。因為在這些場合,他所說的話,相當於在法庭上作證的證言,這時候可不能亂說,必須都是有根據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被抓到馬腳的話,他很可能會面臨著“藐視國會”或者“偽證”等罪名而被彈劾,畢竟在美國曆史上,所有被彈劾的總統,包括安德魯·約翰遜、克林頓,以及彈劾醞釀過程中辭職的尼克松,眾議院提起彈劾的罪名,都 包括了“偽證”這一重罪,而安德魯·約翰遜的彈劾則還包括了“藐視國會”這一罪名。但個人以為,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應該不會讓別人抓住什麼把柄的,畢竟特朗普作為一個老辣的商人,對於這種可能嚴重影響其政治前途,甚至可能會導致其鋃鐺入獄的問題,肯定會非常警覺的,更不要說他的律師團和幕僚們,也會時刻提醒他不要犯這種錯誤的。

最後,特朗普這個人,個人特質非常鮮明,喜歡他的人幾乎將他神化,不喜歡他的人,將他貶的一無是處。但這兩種看待特朗普的方式,都是非理智的,都是戴著有色眼鏡,根本不利於正確認識特朗普這個人,也不利於認識美國的各種政治現象。所以,問題中將特朗普“謊言一個接一個”和特蘭普是否“可以連任”聯繫在一起,本身就存在問題的,應該說兩者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hording


特朗普連任不連任和謊言沒多大關係。試問哪個政治人物沒有謊言?

特朗普作為政治“素人”和一個本來就有極高曝光率的公眾人物(房地產商人,還做過真人秀節目),在對於自己的形象維護方面與傳統政治人物還是有區別的。

從參與共和黨初選開始,他就以敢說和“大嘴”為自己積累了很多的人氣,當然也召來了很多的憎惡。總的來說一句話,性格鮮明,大開大合,與傳統政治人物都注意收斂鋒芒有很大的不同。

以這樣的性格示人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支持他的人覺得他犯點小錯誤,說錯點話都是可以原諒的,而討厭他的人則會認為,不管他說什麼都是信口雌黃,滿嘴跑火車,也就無所謂謊言不謊言了。

現在的情況是,中期選舉民主黨重奪眾議院,但共和黨仍然守住了參議院。可謂打個平手。但是特朗普的支持率卻在中期選舉後得到了小幅提升,所以後面會不會連任還真不好說。就看最新加入民主黨的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會不會給他發起挑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