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来山西“回头看”,看什么?

直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来山西“回头看”,看什么?

直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来山西“回头看”,看什么?

11月6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西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本次“回头看”总的思路是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标本兼治、依法依规,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紧盯不放,一盯到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不达目的决不松手。同时,通过重点领域环境保护专项督察,进一步拧紧螺丝,强化震慑,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本次“回头看”主要工作是

主要督察山西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情况,省级有关部门整改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情况,地市级党委和政府整改工作具体实施情况。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和“一刀切”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此次“回头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聚焦重点,始终坚持精准深入,始终坚持严查“一刀切”问题。山西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配合督察组工作,确保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山西各级各部门的主要工作是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支持配合督察组开展工作。要以这次“回头看”为契机,狠抓整改深化。坚持真改实改,确保改到位;坚持精准治理,不搞“一刀切”。要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阶段。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山西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安排,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进驻期间(2018年11月6日-12月6日)设立专门值班电话:0351-3805000,专门邮政信箱:山西省太原市A1811邮政信箱。督察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督察组职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主要受理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交由被督察地区处理。

第二批环境保护“回头看”督察

进驻完毕

随着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西,8天内,第二批环境保护“回头看”督察组已完成湖南、湖北、安徽、山东、四川、陕西、辽宁、贵州、吉林、山西10个省份的进驻工作。

生态环境部公告称,督察组将“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和‘一刀切’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中央环保督察组是中国继反腐之后推出的反污染巡查机制。由原环保部门牵头负责,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督查结果将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6年1月4日正式亮相,实行“党政同责”,督察结果将转交给中央组织部。2016年8个省份的中央环保督查过后,共有3100多名地方政府官员受到纪律处分,310人受到拘留。

生态环保督察目的并非仅仅查办案件,而是督促地方落实环保责任。国家环保督察办副主任刘长根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中解释称,原区域督查机构主要以“查事”为主,中央环保督察实现了从单纯“查事”向“查事察人”转变,在督察中要“见事见人见责任”。

2018年10月,生态环境部陆续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环保督察“回头看”的反馈情况。督察组在2018年5月30日至7月7日先后进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十省(区),共受理37640件群众生态环境问题举报案件,责令整改28407家,立案处罚7375家,罚款7.1亿元。此外约谈3695人,问责6219人,610人受到行政和刑事拘留。

针对第二批“回头看”督察组进驻情况,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11月5日发布公告称:“督察组陆续进驻以来,各个省份绷紧环保弦,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各地区的党政一把手就’回头看’纷纷表态,部署工作落实,接到转办信访件后迅即行动,马上整改。”(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平台据山西新闻网、界面新闻等相关消息编辑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