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第一人”:總有一個故事讓你淚流滿面!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今天,2018年11月8日,第19個記者節如約而至,這是屬於記者的節日,也是屬於每名新聞工作者的節日。

在你心中,記者的職責是什麼?是奔走新聞一線,探究事件背後的真相?是揮斥方遒,“敢當天下向導”?還是見多識廣,“雪亮眾目昭彰”?

誰能如此幸運,在歷史長河中徜徉漫步含英咀華?誰能如此堅守,在社會變遷中記錄人間百態?誰又能如此執著,立於時代潮頭撥開迷霧探明暗礁?自1899年,《清議報》第7期上首次出現“記者”一詞以來,千千萬萬有志之士,伴隨中國歷史的腳步走過百年風雲激盪,而那些開山者的名字,直到今天仍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時刻提醒後來人:何謂新聞人的堅持與理想。

沈藎:近代記者殉職第一人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1903年,俄國拒不履行與清政府簽訂的《交收東三省條約》中分撤兵的條件,反而進一步提出在中國東三省等地強要領土權的“七條”要求,清政府受迫準備與其簽訂《中俄密約》。而在清政府簽署之前,一位記者將《中俄密約》內容公佈於眾,阻止了這一喪權辱國的條約的簽訂。而他卻因此被慈禧太后下令杖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殉職的記者”,他就是沈藎。

沈藎被行刑時,刑部為此特製了一塊大木板,打了二百多下,直打得血肉飛裂,骨頭如粉,他都未出一聲。行刑者都以為他死了,不料血肉模糊的他發出聲音:“何以還不死,速用繩絞我。”最後只能用繩子將他活活勒死。

黃遠生:中國第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記者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黃遠生是我國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記者,是中國第一個以新聞採訪和寫作聞名於世的人,被人譽為“報業之奇才”,他殞命時年僅30歲。他從事新聞工作短短3年,卻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績。作為新聞記者,黃遠生信仰法治下的自由,但並不反對威權政治;他一生無黨無派,卻死於黨派暗殺。

胡石庵 :中國第一位戰地記者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1911年,最先報道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武昌起義的胡石庵(1879-1926),可以算得上中國第一個戰地記者。武昌起義之後,胡石庵創辦了《大漢報》,一人承擔採訪、撰稿、校印、發行。有文記載,胡石庵“白天上前線採訪,夜間為文紀事,平明出版,軍民爭以先睹為快。”

胡政之:採訪巴黎和會的唯一中國記者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胡政之名霖,筆名冷觀,生於四川成都,曾留學日本學習法律。1916年10月,他在天津受聘擔任《大公報》主筆,開始了他服務於該報33年的報人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於1919年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實際上這是一次帝國主義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分贓會。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參加會議。當時,中國公眾十分關心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能否交還中國。胡政之出於職業記者的新聞敏感,他毅然決定到巴黎採訪,瞭解和會真相,將中國代表拒籤和約的消息及時發佈回國內。

範長江:報道長征第一人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在中國的新聞記者中,範長江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

1935年7月中旬開始,他追尋紅軍長征足跡,在長達3000公里、歷時10個月的新聞採訪活動中先後寫下了一系列關於紅軍長征的詳細報道,引起了強烈反響。1936年,他的通訊作品結集為《中國的西北角》出版,這部作品集被認為“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觀地報道了紅軍長征的行蹤和影響”,比陳雲的《隨軍西行見聞錄》發表早半年,比斯諾的《西行漫記》最早的中譯本早一年半,讓範長江成為報道紅軍長征的第一人。

蕭乾:二戰歐洲戰場唯一的中國記者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蕭乾,是上世紀30年代就已成名的小說家和戰地記者,在文學、新聞、國際評論和文學翻譯等多個領域均有傑出貢獻。1944年6月,蕭乾放棄劍橋學位,毅然擔任起《大公報》駐英特派員兼戰地隨軍記者,成為當時奔走於西歐戰場上唯一的中國記者。

在戰火瀰漫的歐洲,他隨英軍幾次橫渡德國潛艇出沒的英吉利海峽,到達過美、法佔領區,也曾隨美軍第七軍挺進德國萊茵,進入剛剛解放的柏林。從蘇、美、英三國首腦討論戰後問題的波茨坦會議到紐倫堡審判納粹戰犯,再到聯合國成立大會,這些重大的歷史性場面他都報道過。

方大曾:報道“七七事變”第一人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方大曾是“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中國戰地攝影的先驅。“七七事變”爆發,身為《大公報》戰地記者的方大曾隻身離家到烽火連天的抗日前線採訪,從此失去音訊,當時年僅25歲。但他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民族記憶。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方大曾第一時間趕赴盧溝橋前線,拍攝照片,訪問官兵,最先報道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尤其是著名的長篇通訊《盧溝橋抗戰記》,被中外媒體廣泛採用,成為世界詳細瞭解中國抗戰發端的第一手信息。

沙飛:八路軍第一位專職新聞攝影記者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他是八路軍第一位專職新聞攝影記者,參與創辦了《人民日報》前身《抗敵報》,《解放軍畫報》前身《晉察冀畫報》;他所拍攝的魯迅去世前夕的系列照片,成為後人瞭解魯迅形象的重要參照;他曾記錄下白求恩在中國的身影,後者臨終前囑託把個人相機贈予他。他就是中國革命現實主義攝影奠基人沙飛。

李莊:朝鮮戰場上的第一位中國記者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1950年7月20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一篇報道———《人民軍寬大對待美俘,美俘已在反對美國侵略朝鮮》,這是中國記者在朝鮮戰爭前線發出的第一篇現場報道,署名為“本報朝鮮戰地特派記者”,而這位戰地特派記者就是時任人民日報社時事部主任李莊。

臨行前,人民日報社社長範長江語重心長地告訴李莊:當記者,要儘量“前伸”,千方百計取得第一手材料。

李莊到朝鮮後隨人民軍主力採訪,部隊進到哪裡跟到哪裡。在不太長的時間,訪問了相當多地區的人、事,出了《朝鮮戰地目擊記》小冊子,深受讀者歡迎。李莊在為期三個余月的採訪中,獲得了大量第一手的,鮮為人知的事實材料,為國內廣大讀者瞭解、掌握朝鮮戰局提供了極為寶貴的信息。

高殿民:中國奧運金牌報道第一人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為中國軍團奪得奧運首金,創造了中國體育的歷史。而首個記錄下這榮耀一刻的人,正是高殿民。他第一個向全世界播發了許海峰奪冠的消息,被稱為”中國奧運金牌報道第一人“。高殿民採寫的“中國獲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系列報道於1985年獲得中國新聞作品最高獎——全國新聞評選特等獎。這是迄今在全國新聞作品評選中唯一一篇獲得特等獎的體育新聞。

高殿民是新華社前體育部主任、倫敦分社社長、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委員。1978年開始從事體育報道,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連續參加了洛杉磯(1984年)、漢城(1988年)、巴塞羅那(1992年)、亞特蘭大(1996年)、悉尼(2000年)、雅典(2004年)、北京(2008年)、倫敦(2012年)、里約(2016年)九屆夏季奧運會報道,是體育媒體圈當之無愧的NO.1。2016年10月11日,在參加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會議期間突發心臟病去世,因公殉職。

新華社:湧現戰地記者最多的新聞機構

中国记者“第一人”: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從1931年誕生至新中國成立,新華社經歷了整整18年的殘酷戰鬥歷程,僅是這段歲月,新華社就犧牲了139名烈士。在中外新聞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媒體像新華社這樣,連續經歷過如此漫長的戰爭歲月,也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媒體像新華社這樣,在如此短暫的時空內,獻出這麼多寶貴的生命。

自百年前始,記者歷來就被稱作“無冕之王”。在新時期,他們是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設立記者節,向記者致敬的同時,也是提醒廣大新聞工作者:要時刻堅守職業道德,常懷新聞理想,在多元的社會價值觀中堅守“初心”。(何豔)【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軍報記者、中國軍網、大河報、新京報等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