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高會提前感受“陝西三峽”雄姿

一座東莊水利樞紐模型亮相本屆農高會,吸引著眾多參觀者爭相目睹8年後將建成的“陝西三峽”壯美雄姿。在這個宏大水利工程的背後,不僅承載著陝西水利人六十餘載的夢想,也凝結著住陝全國政協委員情繫陝西發展和民生福祉發出“政協好聲音”

農高會提前感受“陝西三峽”雄姿

東莊水利樞紐模型吸引參觀者駐足觀看 記者 張晶 攝

□ 記者 原登榮

高峽出平湖壯闊景象,巍峨險峻的涇河大峽谷,奔湧而下的涇河水……11月6日,在第25屆楊凌農高會農業產業與技術展館陝西水利展廳內,一座東莊水利樞紐模型吸引參觀者聚攏過來,大家爭相感受“陝西三峽”帶來的震撼。

看到展館這座“明星級”模型,來自咸陽市禮泉縣東相虎村的參觀者王輝發出“哇”的驚歎。他激動地說:“我還記得多年前和朋友去涇河峽谷邊遊玩的場景,峽谷很深,大家都不敢往下看,只是遠遠望著奔騰的涇河水,沒想到建成後的水庫這麼雄偉!”

在王輝記憶中,涇河水是洶湧彪悍的。聽過講解人員介紹,他才知道以後的涇河水會變得“溫柔”,不僅能灌溉、發電造福百姓,還可以緩解涇河、渭河下游發生洪澇災害,庫區“高峽出平湖”景觀將作為景區開發,屆時人們還能泛舟湖面。

“長江三峽我沒去過,不過建成後我可以到咱‘陝西三峽’遊玩,離我家也就10公里左右,騎摩托車20分鐘就到了。”王輝笑呵呵地說。

據陝西水利展廳工作人員王瑞琨介紹,涇河東莊水利樞紐模型按照1∶100比例製作,真實、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工程建成後的宏偉雄姿。“模型長6米,寬4.5米,高2.5米,全面展示了混凝土雙曲拱壩、洩洪排沙設施、引水發電系統及涇河大橋等壩前景象。”

據瞭解,為了徹底解決渭河水患,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一代代陝西水利人經過多年反覆論證,才得出在涇河峽谷段修建東莊水利樞紐工程的規劃設想。

東莊水庫項目的立項獲批,也凝結著住陝全國政協委員的關切之情。為支持東莊水庫建設,2011年,住陝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為之建言;2013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時任陝西省政協主席馬中平提交《關於提請國家發改委審批陝西省涇河東莊水庫樞紐項目建議書的提案》,呼籲加快東莊水利樞紐立項建設步伐,早日完善渭河下游防洪體系。

在展廳現場,陝西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宏武告訴記者:“涇河是關中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的河流,修建東莊水利樞紐工程是立足當地水源、近期緩解關中特別是渭北地區缺水的現實選擇。此外,壩址控制涇河流域面積4.31萬平方公里,佔涇河流域總面積的95%,庫壩區深切河谷200—300米,灰巖壩址地形、地貌條件好,淹沒區較小,建庫條件十分優越。”

“現在大家都被眼前的東莊水庫模型驚歎,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等到2026年水庫建成將更加震撼。”肖宏武自豪地介紹著:水庫的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高230米,總庫容32.76億立方米,相當於16個黑河水庫,今年6月29日已正式開工建設。

“這是一項惠民和生態工程。”肖宏武說,8年後工程建成後,通過攔蓄洪水、削峰錯峰提高涇河和渭河防洪能力,能確保下游150萬人口、76萬畝農田的防洪安全,工程年平均供水量可達4.35億立方米,年平均發電量3億度。此外通過調節,將保障下游河道和溼地生態水量需求,蓄水後將形成長97公里、面積7.3萬畝的浩淼水面,有利於改善庫區兩岸區域性氣候。

肖宏武說:“通過本屆農高會對東莊水庫模型的展示,讓人們提前8年一睹東莊水庫建成後的震撼場景,以及瞭解到陝西水利為渭北及渭河下游西區所作出的貢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投稿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投稿微信添加:xiaowugediao或者wh315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