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寫材料像“擠牙膏”,半天憋不出幾個字,怎麼破?


新手寫材料像“擠牙膏”,半天憋不出幾個字,怎麼破?


在公文寫作中,有些初學者往往存在這樣的苦衷:先是擔心“無米下鍋”,像“擠牙膏”一樣寫不長,等寫長了又覺得“塊塊是肉”,哪一句都捨不得刪,又變成“寫不短”了,等到對文章的篇幅長短滿意了,可又被認為該寫的沒寫足,寫足的又被認為不該寫。

要解決這一系列公文寫作的“兩難困境”,走出“語言悖論”的迷霧,就必須學會公文寫作內容的“加減乘除法”。

一、“加法”

所謂“語言加法”,就是“博觀”的方法,把當初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都寫下,哪怕是“靈光一閃”,也可列入寫作的提綱,“寧可錯寫一千,也不漏掉一個”。例如:

【例1】 個人“四風”問題整改方案

一、針對形式主義問題,要加強學習,增長才幹,始終以學用結合為努力方向

(一)明確目的意義,努力提高學習效果。

1.進一步認識學習的緊迫性,做到學有所謀。

2.進一步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做到學有所用。

3.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做到學有所好。

4.進一步完善學習的系統性,做到學有所專。

5.進一步增強學習的獲得性,做到學有所成。

(二)堅持有的放矢,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1.轉文風改會風,不斷鞏固整改成果。

2.抓重點破難點,牢固樹立創新意識。

3.重效率求效果,著力完善工作機制。

二、針對官僚主義問題,要多接地氣,勤勉務實,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一)要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心中永遠裝著群眾。

(二)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立足全局服務群眾。

三、針對享樂主義問題,要率先垂範,錘鍊黨性,始終保持昂揚的工作激情

(一)要戒驕戒躁,堅定理想保持鬥志。

(二)要以身作則,抓大放小統籌兼顧。

(三)要兢兢業業,發揚優點保持本色。

四、針對奢靡之風問題,要嚴於律己,健全制度,始終倡導厲行節約良好作風

“例1”是就“四風”整改所能想到的,列出的初步方案。應該說,能想的都想了,該寫的都寫了。在實際寫作中,也可能要打破這個初步列出的“框框條條”,這樣的結構畢竟有些複雜,如果再有篇幅限制,那就更不可能事無鉅細,照單全寫了。此時,“減法”也就“粉墨登場”了。


二、“減法”

所謂“語言減法”,就是“約取”的方法。它是根據文章主旨表達的需要,對那些於表現主題無補、於體現成效無利、於凸顯特色無益、於彰顯意圖無用的語言單元,堅決地予以刪縮,通過“減法”進行大幅度“瘦身”,實現越減越少、越減越精、越減越好的目的。

前面所說的“刪縮”,包括“刪”和“縮”兩道工序。所謂“刪”就是要刪繁就簡,刪長就短,刪空就實;所謂“縮”就是縮多為少,縮泛為要,縮粗為精。例如:

【例2】××年是搞好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年,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全體民政幹部要繼續深入學習《決定》,認真搞好整黨,切實端正業務指導思想,從搞好改革,加速經濟發展,使國家更快地強盛起來,使人民更快地富裕起來這個大局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改革,開拓前進,努力開創民政工作新局面,為黨的總任務總目標服務。

“例2”是某單位新一年度的工作要點,其實並無多少實質性內容,完全可以再做壓縮。後來,在大家的建議下,改成了:“××年,全市各級民政部門要通過整黨端正業務指導思想,銳意改革,開拓前進,努力開創民政工作新局面。”這樣一壓縮,減少了字數,但文章的原意“毫髮無傷”,可見,這樣的壓縮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公文的語言表達,最怕重複囉唆,“看山跑死馬”,雲山霧罩的,始終不見文章的“主峰”。筆墨不夠儉省,帶來“氣韻堵塞”“功能失調”,從而有礙理解,產生“執行疑慮”。

做好“減法”的途徑有三個:一是前面說到的“刪縮”;二是“提純”,也就是歸納,從一堆素材中抽取出有價值的東西;三是“斟酌”,也就是通過精挑細選,從一開始就將“渣滓”拒之門外。


三、“乘法”。

這是突出寫作重點最常用的技法。所謂“語言乘法”,就是“外拓”的方法。一篇文章大致的框架和內容基本確定以後,甚至是已拿出了初稿,但是寫作者或領導對某些方面還不太滿意,或認為太空,或認為角度太單一,或認為還有無限可以挖掘的空間。為此,寫作者就要在把“眼”打在某一或幾個點上,廣泛取材,生起“篝火”,多角度、深層次地把這些“眼”照亮。例如:

【例3】××縣以“四個實現”措施貫徹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精神。(1)做活旅遊實現富民。充分發揮旅遊產業的關聯帶動功能,探索“旅遊+農業、林業、工業、地產”的“1+N旅遊富民”新模式,到××年前接待遊客××萬人次、旅遊收入××億元,直接、間接帶動創業就業××萬人。(2)做強經濟實現為民。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到××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億元。通過財力提高,帶動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人均年補差水平提高××%。(3)做優農業實現惠民。籌集各類資金××億元,投入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引導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為農戶提供種苗、技術和銷售支撐,到××年全縣培育銷售額在××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以上,農民參加專業合作社達到××%以上。(4)做細民生實現安民。投資××億元,全面推進“宜居老秘網”建設,人均住房達到××平方米,新建廉租房××套。

“例3”作為一篇簡報質量很高。一是立意明。即“以‘四個實現’措施貫徹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精神”。二是內容實。文章雖短,卻從大處著眼,小處著筆,有著實實在在的“硬幹貨”,一項項惠民利民舉措都很實在、有效。三是構思巧。以“四個實現”概之全文,要言不煩,將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到了實處。四是提煉精。文章的大標題準確集中,四個小標題鮮明工整,就像一棟勻稱的樓宇,給人以整齊別緻的美感。本文對市委三屆七次全會中貫穿的“以民為先”理念,進行實際做法的“乘數效應”似的放大,該寫的寫得神完氣足。


四、“除法”

這是提取寫作精粹最常用的技法。所謂“語言除法”,就是“內斂”的方法,說白了就是要提升“概括力”。為了衡量一篇文章是否具有概括力,有人曾引入了評判公文概括力的“商數”概念。所寫的內容,用英文字母C(Content)來代表,把表達這一“內容”所需要的字數用N(Number)來代表,再把N除C的商數用Q(Quotient)來代表,那麼,就可以列成下面的公式:N/C=Q。按照這一公式,如果寫同一內容而又都按照要求表達了完整意思的公文,那麼其商數Q就越小越好。按照這一“商數”原理,用最少量的文字表達最大量的“意義”,努力提升語言對意義的“收納空間”,應當成為我們寫作的努力方向。例如:

【例4】圍繞“服務、創新、效能型”數字××的建設要求,我們堅持信息××管理的“公司制”、隊伍管理的“輪訓制”、人員評定的“星級制”、質量管控的“巡查制”、疑難處置的“協同制”、應急響應的“互補制”、問題的“備貨制”和考評成績的“公示制”,確保了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問題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實現。

“例4”是一篇千字材料中的一段。這“八項機制”,每一項都有很多內容,按照慣常的彙報做法,很難做到縮減。而且,在規定的千字材料內,還有其他的相關內容。大幅縮減,勢在必行,後來作者將2000餘字的“業務板塊”的內容經過高度的概括提煉,形成了上述內容,既為其他內容板塊的寫作“讓”出了筆墨空間,也通過濃縮,提高了“亮度”,受到了上級單位的高度肯定。如果用上述的“商數”來計算,這個“概括”的數值將是一個很理想的數字。

像這樣的壓縮,不僅給人清晰的整體印象,也能使文章脈絡分明。例如:

【例5】回顧這三年來,在省市領導的關心下,在中心班子和同志們的努力下,工作中心方向是明的,步子是穩的,風氣是正的,勢頭是好的。總體來說,我們圍繞“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創先爭優,務實求新”這十六個字,推動了數字城管的新發展,掀開了智慧城管的新篇章。

(一)強基固本,為增強發展後勁積蓄力量。

(二)提質增效,為彰顯平臺優勢完善機制。

(三)創先爭優,為打造“貼心城管”優化服務。

(四)務實求新,為推進城管創新加快轉型。

“例5”僅用“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創先爭優,務實求新”這十六個字就概括了近5000字內容,如“一柱擎天”,支起了整個文章的大廈。作為一名寫作者,必須提高這種能力,養成這種習慣。在長期的文字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對相關文字的理念化、概念化、經驗化的改造,來實現“文中乾坤大,字裡日月長”的理想境界。

推薦網站:老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