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雄甘地名言“看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待動物的態度”,你怎麼看?

l剷除狗黑人人有責I


甘地是印度的聖人,不是中國的聖人,針對中國的言論極其極端。想知道他的言論是否正確,就先要了解甘地這個人,首先甘地是律師,屬於高級知識分子,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促成了印度的解放。但是甘地錯以為英國人的退步完全是由於他的思想所導致的,他在推廣和宣揚非暴力思想上漸漸越走越偏。其次,在1940年,正在抗戰中的國民政府派當時的考試院長戴季陶出訪印度,向甘地介紹了抗戰形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甘地說了這麼一番話:

“不管怎麼說,中國不是在實行非暴力,以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來對付一個開化了的日本,我以為這是不適當的。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剩下的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中國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中國人的奴隸。”甘地給出的意見是中國放棄抵抗,4億人口犧牲一半,讓日本人殺夠兩億,侵略者就會害怕退縮!戴季陶聽完這段話大驚失色,簡直不知如何回應!還有甘地在歷史上的形象一直是清心寡慾的禁慾主義者,穿的也很樸素。可是晚年的時候突然有一天,甘地發現自己晨勃了!他並沒有感到羞恥,反而打算實驗一下自己的“忍耐力”,於是他安排不同的年輕姑娘一絲不掛的陪他睡覺,甘地要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忍住。

最令人詫異的是甘地12歲的侄孫女也被安排和甘地裸睡,令人遺憾的是所有的試驗,最終都失敗了,也就是說,甘地一次都沒忍住…… 然而甘地絕不輕易屈服,失敗了還要繼續試驗,這種無恥的行為連他的學生尼赫魯都看不下去,慢慢減少了和甘地的來往。

甘地這種人,極具複雜性。他的不抵抗思想堅持一生,但他始終不明白英國放棄印度的根本原因是殖民時代無法維持下去,這是歷史的進程,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這樣的聖人幸虧出生在印度,否則漢奸的名單裡必定有他一個!


明月無情不留人


一個文明的國家,就會把流浪狗全部消滅。

一個野蠻的國家,就會把惡狗當做聖靈供奉起來,導致狂犬病害死成千上萬的人命。

越是把狗的生命當一回事的國家,越是草菅人命。

愛狗人士的社會地位越高,這個國家的價值觀就越混亂。

在一個正常的國家,輿論就是要把愛狗人士徹底打垮,讓愛狗人士永遠抬不起頭。

愛狗人士的那一套鬼話是對人類極為有害的。


Gamgaulin


不好看,怎麼看都不好看

文明的發展必須跟經濟,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結合起來才有評定的價值。從道理上說,他說得有道理,但從實際出發,未必。

澳大利亞的野兔就是例子,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殺兔兔,可是那麼可愛的兔兔都要把澳大利亞的生態整垮了。

動物與人和諧共處,或者人愛護動物的基礎。在於互不侵害,如果動物經常侵害到人的利益,那就是公害。如果人無緣無故殘害動物,那就是惡人。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拋開實際談理想,總是可笑的。

另外,對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那一套,我也是不感冒的,只不過那時他遇到了一個已經衰弱的英國和一個沒多大油水的印度而已。


老子是誰不重要


這個確實是一個因素,不過怎樣對待動物怎樣處理動物不是一個簡單分辨對錯的事。

有的人因為“愛護動物”所以買了一些野生動物放生,然而卻沒有深入瞭解該物種的習性,盲目放生後對該區域的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你該說這人是對還是錯呢?出發點是好的,有保護動物的心。可是怎麼對待動物不是一個是非題,不是除了是就是非。

所以這句話說的有道理,但不是全面的。


橙子是咖啡味


中國對待動物的太度比任何國家都好。。。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前不久才有因為逮麻雀被抓的報道。。。對流浪狗之類的動物也是收容後給養老!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對人類沒用的動物一水的安樂死!我們比他們文明瞭嗎?


初級發燒友


流浪狗咬人,城管負責;散養狗咬人,狗主負責,城管撤職


異煙肼不如硝氯酚


回答:這一個人荒謬的觀念至今搞的印度阿三國猴不能殺,牛不能殺,老鼠有神廟!烏煙瘴氣,愚昧可悲!!中國這些年出現了不好的惡俗苗頭≈:拜狗為聖物!!對社會對人是有害的!!


小五劉刻


是不是甘地說的?不知道!

但是,毫無疑問,對待動物的態度的的確確是文明與否的標誌之一。


薩摩大奔jacksonzhang


這話有一定道理。當然,不是說人民對待動物的態度與否。就取決於這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高低。但有一點可以說明,關愛動物,人人有責。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讓動物與人類共享藍天白雲,和諧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