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企500強杭州獨佔36席 快抓住最新機遇!

中國市場經濟中的弄潮兒都知道,

杭州是民營企業的天堂。

先亮出一張成績單——

上個月,

杭州8位大佬入選改革開放40年

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

再退回8月,

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

杭州市有36家企業入圍,

連續16次蟬聯全國第一。

這些響噹噹的數字背後,

是一座城市民營經濟版圖的逐年擴張。

在這裡,無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在杭州都能紮根。從80年代的魯冠球、宗慶後,到90年代的李書福,再到互聯網時代的馬雲和丁磊,一代代的民營企業家帶領著數以萬計的創業型企業在長柳垂拂的西子湖畔成長。

中国民企500强杭州独占36席 快抓住最新机遇!

中國民企500強杭州獨佔36席

連續16次蟬聯全國第一

近日,華日集團在桐廬舉行“2019年華日新時代產品推薦訂貨會”,現場新品雲集吸引了眾多優質客戶。作為一家老牌民營企業,華日從成立至今,30多年來一直堅守主業——“對於華日來說,最重要的事永遠只有一件,就是造冰箱。”集團董事長陳勵君表示。

“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辦好企業。”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杭州作為浙江的省會,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民營企業實力非常強大。

今年8月29日,全國工商聯發佈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浙江省有93家企業入圍,位列全國省份第一;杭州市有36家企業入圍,連續十六次蟬聯全國城市第一。

中国民企500强杭州独占36席 快抓住最新机遇!

△ 吉利控股集團上榜2018年民企500強,是杭州排名最靠前的民企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榜單上,吉利控股集團排名第11位,比上年進了兩位。據悉,今年吉利汽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上半年銷量達到76.66萬輛,同比增長44%,吉利汽車市場佔有率也從去年的5.1%,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4%。在中國汽車銷售排行榜上,面對國外大牌的包圍競爭,已穩居第四大車企之位。另外,榮盛控股、恆逸集團雙雙突破千億元大關,規模居杭企二、三名。

而全國工商聯發佈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中,8位杭商企業家榜上有名。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宗慶後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雲

富通集團董事局主席 王建沂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書福

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 汪力成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冠巨

萬向集團原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已故)

另外,據統計,2017年末杭州擁有上市企業163家,數量居全國城市第4位,僅次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省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創新企業有23家,杭州佔22家。

同年,杭州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561億元,佔GDP的60.2%,當年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6.4%,比2016年提高4.6個百分點。杭州市統計局表示,“近年來,民間投資已經成為我市投資增長新亮點,呈現出國有投資向民間投資轉移的態勢。”

數字經濟“開路”

“天堂硅谷”湧現小微企業

作為有著“天堂硅谷”稱號的創業之城,這幾天杭州的新設小微企業不斷湧現。

日前,杭州首次發佈新設小微企業活力指數報告。2015年至2017年,全市三年累計新設小微企業19.97萬家,2017年杭州市新增小微企業數達到84964家,同比2016年增加30.32%,呈較快增長趨勢,杭州市首輪“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取得佳績。

杭州成了創業之城,年輕的創業者不斷湧入,人才淨流入率連續7個季度居全國城市首位,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連續5年居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第一,平均每天誕生602家企業,舉辦10場以上創業活動。在巨大的創業浪潮下,杭州湧現出了阿里系、浙大系、浙商系、海歸系等“創業新四軍”。

作為上屆優秀創業團隊代表,金鑫和他的杭州百菜園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出現在了2018“沃土杯”大學生網絡創業大賽總決賽宣傳片上。這位90後CEO曾站在同樣的舞臺,意氣風發地對臺下的評委說,“我們公司從600萬元營業額到4000萬元營業額只用了3年時間,在下一個三年規劃中,我將帶領團隊衝刺新三板。”

眾多像杭州百菜園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這樣生機勃勃的企業,默默支撐著浙江省八大萬億級產業目標。當前杭州正全力打造“1+6”產業體系,重點建設萬億級數字產業集群,文化創意、金融、時尚和生物醫藥等新興優勢產業也正迅猛發展。

“很幸運,我們現在正趕上杭州發展數字經濟的風口。” 浙江拓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赤告訴記者,公司從成立至今,一直在自動化設備和機器人視覺領域深耕,主打產品就是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的“視覺系統”——PET視覺檢測技術,讓機器人能夠“看得見”。

“而這又趕上了杭州發展信息經濟、機器換人、智慧經濟等‘風口’,現在又趕上了杭州發展數字經濟的機遇。這都體現了杭州對民營企業的關注和扶持。” 徐赤表示。

走出國門,拓展業務

杭州民企要遍佈全球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有一大批杭州的民營企業家勇敢走出國門,在海外市場上大力拓展自己的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民營企業在杭州外貿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前三季度,杭州市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2353.6億元,增長7.5%,佔同期全市外貿總值的60.5%。此外,全市外貿主體繼續保持穩定擴大態勢,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達11485家,增加了3.1%。其中,民營企業數量達9798家,增加3.8%。

據杭州海關統計,9月份杭州市(含省級企業)進出口495.4億元,增長20.7%,其中出口323.3億元,增長19.0%,進口172.1億元,增長24.1%,出口值和進口值均創歷史新高,出口值則繼8月後再創年內新高。

今年10月21日,杭州海興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孟加拉國國有西部配電公司(WZPDCL)簽署合資協議,在孟加拉南部的庫爾納地區成立該國第一家國有智能電力設備製造企業,以共同生產智能電力設備,供孟加拉本國使用及出口到其他國家。據介紹,合資公司的成立不僅能夠降低孟加拉國使用智能電力設備的成本,還將為本地民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這僅是海興電力“走出去”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家為全球電力客戶提供智能產品和配用電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海興的客戶遍佈全球90多個國家,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展開合作的達到36個,並且在全球設立10個海外子公司和5個區域總部。

而從建德走出的全球農化銷售20強企業新安集團,已深耕西非市場十餘年,其於2009年成立的新安陽光加納農資有限公司,通過在非洲成立企業,建立生產、銷售、服務一整套的本土化產業運作,不僅實現了年銷售從最初的不足3410萬元人民幣到2017年6億元人民幣的迅猛增長,更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以優質產品和專業服務贏得業績和口碑,新能源與電力能源設備製造領軍企業正泰集團也成為杭企發力非洲新市場的樣本。

從貨物貿易到服務、技術輸出,從產能合作到生活、文化方方面面的交流,杭州企業的腳步沿著“一帶一路”不斷推進,在自我發展同時更實現與沿線國家的互惠互利。

民營企業是杭州經濟的“鐵柱鋼樑”,也是杭州發展的制勝法寶。面對未來,讓民營經濟迎來發展新機遇,杭州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

(政在解讀 記者 莊鄭悅 阮妍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