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與我國“東亞病夫”遙遙相對的“西亞病夫”,為何慘遭瓦解

英國於1840年的6月發動鴉片戰爭,在慘敗中我國近代拉開了序幕。清王朝此時再也不復昔日榮光,面對列強的打擊,一敗再敗,更加激起了列強們的垂涎,隨即更加深重的災難引發了。

曾經與我國“東亞病夫”遙遙相對的“西亞病夫”,為何慘遭瓦解

19世紀末期與20世紀初,面臨著被列強瓜分我國的萬分危急之下,若無意外的話,進入20世紀後的中國,恐怕再也不是領土上的大國。

此時此刻,在西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一樣在掙扎,曾經強大無比的帝國,列強們正在逐漸蠶食他們的領土。當時的奧斯曼帝國,被稱為“西亞病夫”,和我國的“東亞病夫”遙相呼應。

1914年之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加入到同盟國陣營的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遭到徹底瓦解,國土只剩下不到百萬平方。

和土耳其相比,清朝無疑是幸運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如今依舊是清朝的不朽功勳!

曾經與我國“東亞病夫”遙遙相對的“西亞病夫”,為何慘遭瓦解

有相似遭遇的兩國結局為何有南轅北轍?

首先,清朝更愛好“和平”,平時的割地還有求和等等都是常態;但是政教合一的土耳其帝國卻十分好戰,常年的戰爭致使國力難以支撐!

最初鴉片戰爭之時,清朝外交的主旋律就是割地賠款。因為逢戰必敗,求和平安穩的清朝也早已習慣割地賠款了。

為何不打?拼一下哪怕戰敗也是雖敗猶榮!

現今看到以往的歷史無一不對晚清咬牙切齒,丟失的土地在那時,可以抵得上等於整個西歐!

曾經與我國“東亞病夫”遙遙相對的“西亞病夫”,為何慘遭瓦解

雖說這是個無法原諒的行為!可是當時國家貧弱,根本沒有其他路可走。

每割一次地的清朝,客觀上其實就延緩了各列強前進的腳步,像是我們當時的沙俄鄰國。很多衝突都以割肉自保的方式形成相對較小的強度過渡,使得我國最終熬到民族復興的那天了!

至於土耳其,以穆斯林為主政教合一的一個國家,外交形式 一般就是開戰,在歐洲地區與西歐開戰,又與沙俄在黑海纏鬥三百年,元氣大傷的奧斯曼帝國遭受的戰爭,已經透支了全國,覆國也只剩下時間問題而已,第一次世界大戰便是導火索。

雖然割地是恥辱的,特別被沙俄一嚇,便拱手相讓百萬土地之事!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清朝的崩潰也客觀上減緩了!

曾經與我國“東亞病夫”遙遙相對的“西亞病夫”,為何慘遭瓦解

其次,列強們需要中國這個一個大體量去遏制日本與沙俄,至於土耳其,則正好相反,土耳其肢解之後相當於絆腳石被搬走了。

其實瓜分中國的狂潮還是美國攪黃的,愛上了玩平衡遊戲的美國,在中國誰也休想獨大,如此也避免了我國被徹底肢解。

沙俄當時上演著滅亡前最後的瘋狂,從新疆至山海關畫出了一條線,打算以北地區作為勢力範圍,一旦成真,中國此時的北界就會止步在山海關了。咄咄逼人的沙俄引起了其他列強的強烈不滿,於是開始聯手遏制,各國默許日本發動日俄戰爭,最終沙俄勢力被逐出東北地區。

曾經與我國“東亞病夫”遙遙相對的“西亞病夫”,為何慘遭瓦解

不過當時的西歐列強和美國也不想日本在中國一家獨大,日本作為海洋國家,海軍強大,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給美國重創,遏制是必須的!所以說,在日本扶持遏制日本的勢力,才更加符合美國還有西方各個列強的利益,正因如此,必須保留大體量的中國,最終我國才能得以保全。

再來看土耳其,土耳其崛起之後,作為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西歐國家東去的巨大障礙就是它。所以說土耳其在西歐各國眼中始終是個絆腳石。失去了遏制沙俄南下能力的土耳其,最好的選擇就是肢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土耳其戰敗後,遭到了英法等列強們的報復,曾經輝煌的奧斯曼帝國也不復存在了!

曾經與我國“東亞病夫”遙遙相對的“西亞病夫”,為何慘遭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