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倒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什麼?

潛規則為王


毫不客氣的說,在任何一個社會壓到每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都是生存成問題,收入不足以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存。

在當今社會,討論壓倒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還為時過早,因為社會發展現在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的人的生存需求,如果不是奢侈的生活,不是過度的鋪張浪費,每個人都能生活得很自在,但是這需要清心寡慾。

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討論壓倒老師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時候,是討論老師有可能會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失去一種尊重感,或者說自己對於工作的目標僅僅維持在應付上,這可能就是題目提出的原因。

如果針對這個問題,那有哪些可能會讓老師放棄作為教師的一種職業崇敬感,我想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無論做什麼事都有可能是錯的,做與不做都是錯,做多了多錯少錯,永遠沒有正確的。

當今社會對於老師的要求是在用變態二字最為合適,佈置作業多了我負責任,不是作業少了不負責任,所有的家長都處於一種想當甩手掌櫃的情況下。

因為老師還要面對幾十個不同心情不同狀態的學生,總支老師很難把握住自己應當怎麼做,應當不怎麼做,反正怎麼做都是錯。

在單位在社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說自己自尊心沒有得到滿足,我想這可能是影響老師對工作的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收入與付出在小範圍內都不成正比,那麼對於老師的傷害是很大的。

最後希望全社會尊師重教。


談笑有白丁往來無鴻儒


看到這個標題,也真是醉了,教師就真的到了這一步?作為教師的我,承認承受了一定的壓力,也存在很多的不如意,但絕沒有到一根稻草壓垮的地步。

現在教師普通反映的問題主要在這些方面:

1、教育工作繁重,而收入與付出不成比例。一線教師擔負著較多的教學工作,往往還擔任班主任工作,起早貪黑,超負荷工作,收入並沒有所謂"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水平",覺得付出太多回報不足。

2、校內分配不公問題。學校內部的管理存在不公平,把一線教師的績效扣下來,到年底了,自己那麼大的工作量,竟然連自己的績效工資都拿不回來,讓我們去補貼行管領導,那心理不平衡。

3、職稱制度也讓教師不滿。往往中小學教師職稱職數較少,僅有的那幾個往上的職稱都被領導優先佔用,一線教師職稱上升無望。而職稱高低對收入的影響權重很大,所以對職稱制度吐槽較多。

4、社會對教師的苛刻要求及對教師的不理解也讓教師不滿。教師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角色,但教師是人,不可能事事完美。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很難,要求管理到位,又不能出現偏差,一旦批評了,孩子受不了做出出格的事情,那老師會吃不了 兜著走。一旦教師與學生髮生矛盾,教育主管部門首先會處理教師,讓教師真的不敢管。

雖然有以上一些問題,但國家已經看到了,並且著手改進。比如提高教師待遇,改革職稱制度,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等,讓我們期待一下吧。

我是良心老師,請關注我。在這大年初一,給廣大條友們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以上是我個人理解,你們有什麼想法呢?請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教師又稱老師,現在是名副其實的“老實”,簡直就是弱勢群體的“形象大使”。壓倒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什麼呢?讓我這個30年教齡的老教師好好想一想吧!

作為一名平凡的教書匠,實事求是講,我沒有過高的要求,從小就渴望當個老師。師範院校畢業後,國家統一分配,如願以償走上三尺講臺。始終如一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安心從教,講求奉獻。老天待我沒有什麼不公平的,工資收入儘管不高,但養家餬口足矣!職稱評定按部就班,目前已經晉升高級教師,至於正高心有餘,恐怕力不足。



作業教師中的一員,近年來,耳聞目睹,確實為極個別的同仁不良做法感到汗顏和不齒。教師口碑江河日下,教師地位驟然墜地,與此有莫大的關係。也許這就是壓倒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嗎?也不竟然,因為絕大多數教師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腥了一鍋湯的那條魚”不能代表整個群體,儘管令教師蒙羞,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會就此沉淪,“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至臻的稱號,還是屬於我們新時代的教師。

伴隨《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出臺和實施,教師職業的責任感,榮譽感,使命感定會油然而生。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提升指日可待,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不再是夢。《意見》發出了時代教師奮進的最強音,壓倒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還存在嗎?不!世上從來就沒有壓倒教師的稻草,一根都沒有。


俺油菜


作為一名有十幾年教齡的一線老師,我想說,壓倒老師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工作的辛苦,評優選模的不公等,而是來自家長及學生的不理解、不尊重。



家長的不理解。上學期學校發放貧困生補助,班主任要求學生將家長銀行卡的卡號正確填寫在相關資料上,結果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都填寫錯了,導致無法按時發放。班主任又讓賬號填寫錯誤的學生將銀行卡帶到學校,自己親自填寫。就是這一要求,某學生(留守兒童)的爺爺大鬧校園,認為該班主任做法不當,給學生和家長增添了麻煩,本來就忙碌的自己不得不停下手頭事情來給學生送卡。

該老師因此受到學校的批評,取消當年評選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資格,年底量化考核不合格。當年,該老師就考取了公務員,離開教師隊伍。



不被自己的學生所尊重。去年發生了幾期震驚全國的“弒師案”,讓很多老師感慨教師已經成了高危職業。在平時的工作中,雖沒有發生如此嚴重的事,但學生謾罵老師、暴打老師的事情還是經常發生。

阿坤是某名牌大學畢業的英語老師,由於剛畢業,工作熱情很高,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單詞沒背完的學生常常被教到辦公室,逐個檢查。有幾個性情頑劣的學生對此做法頗有微詞,遂當面頂撞老師。矛盾升級後,這幾名學生聯合起來將該老師打至住了一個多月醫院,醫藥費由該老師自己負責。就這樣,該老師在出院後動用各種關係,逃離了教育行業,進了行政單位。



作為一線老師,我深有體會,苦點累點都沒關係,但不被尊重不被認可不被理解,不被好好對待才是老師們最傷心的,才是壓倒老師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你們認為是什麼呢?工資低?社會地位低?工作繁雜?歡迎留言!


暗香屋


看到這個話題,心中不是滋味。怎麼可能存在壓倒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真理,沒有教師哪有教育。“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提出這個問題的應該是位老師,也不知遇到過什麼事,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但不能否認的是,目前教育存在不少問題,教育環境也不再單純。這是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過程中需要經歷的陣痛,但不論是老師還是社會人士,我們都不應為此喪失信心。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教育事業的發展,不論是從教師的待遇,還是學校的硬軟件建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近年來,各種教育改革正在逐步解決和完善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一系列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文件如雨後春筍,特別是十九大後,黨和國家圍繞“優先發展教育”做了明確的部署。都給教育帶來了新時代的新氣息,正在邁出教育的新徵程。


輕風教育


死亡,也只能是死亡,才能壓倒老師!

工資不漲,這是壓不倒老師的。曾經,老師的工資比現在要低得多,甚至,工資拖欠數月乃至更長時間,老師沒有被壓倒。

績效考核,這是壓不倒老師的。不說曾經,就說現在,有多少老師在每學期期末才能領到長達半年的績效工資,老師沒有被壓倒。

職稱評定,這是壓不倒老師的。有多少老師,把一輩子的時間放在了農村娃娃的教育上,卻因為沒論文,少實績等原因和職稱評定失之交臂,老師沒有被壓倒。

……

小草雖然不起眼,但是,在石頭的縫隙中也能生存。老陳以為,老師呢,有著小草一樣的生命力。

老陳說的對嗎?


禮泉老陳


【壓倒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一一萬惡的職稱】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通俗的說,教師的工作就是教書育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想當教師,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當教師註定要奉獻一生,清貧一世。

清貧,勞累,清苦,堅守,這些,當教師的人都認了,只為了要培養下一代,為國育人才。

但教師也是人,也需要生活,有自己的家庭,收入低,地位低,工作累,教師們都認了。

為師是一種精神富有,為師是一種至上的追求。教師師耕耘在三尺講臺,年復一年,如老馬拉動沉重的大車,不等眼前飄過鞭影,就前行不輟了。

可悲的是,有一種機制,壓在教師身上,幾十年,如一根稻香,卻有千鈞之力,這根稻草,就是職稱制度。

因為職稱和工資多少掛鉤,評職稱便成了眾多教師的夢魘。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教師職稱的評定卻沒有一絲陽光:

第一,花錢買指標。評職稱要有指標。一個單位每年只給少量的晉級指標,三五十來個老師去爭一個指標,使得本來融洽的同事關係變得緊張。另一方面,你要是上面有人或者花錢,又可以輕鬆得到指標。這讓老實工作,不善人際的老師苦不堪言。

第二,花錢發論文。現在發論文,多有版面費。評職稱必須有論文,這又逼著老師們去花錢發表論文。

第三,託關係弄榮譽證書。要想評上職稱,必須有先進模範優質課之類的證書。而這些證書又多為學校領導把持。沒有辦法,普通教師只能低三下四求人送禮,疏通關節以得到領導的同情,獲得職稱所需的證書。


職稱,折磨一線教師精神扭曲。筆者知道許多因評不上職稱,而跳樓,痛哭的教師。但評上職稱者,因為大家都知道職稱是怎麼回事,也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從而,評上職稱者得不到尊重,評不上職稱怨聲載道。

職稱,就是壓垮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裡,我們代表眾多的一線教師呼籲:取消職稱!


小桔燈


這個問題有300多回答,我都不滿意,不能說回答的不好,而是不夠一針見血!

有人說教師工作繁重,管的事特別多,在學校充當各種角色。

有人說教師雖然掛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責頭銜但是實際地位還不夠高。

有人說是成績的壓力大,職稱晉升難!

對不對呢?也對,但是沒有點題啊,同事們!

在這裡我想借用孔子的話來解釋這個這個問題:“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一句話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教師工作忙,任務重,成績壓力大,能有普華永道忙嗎?那為什麼總是報道教師壓力大呢?

教師職業地位還不夠高?我們家鄉有一個廠,叫菸廠。前幾年好多都是初高中畢業世襲進去,職業地位不會有教師在太陽底下光輝吧?怎麼沒見菸廠的職工抱怨職業地位不高呢?


有人說職稱晉升難,確實難,往往晉升了年紀也大了,工資還高幹的活反而少了。而是年輕的乾的多,領的少。那有公務員晉升難嗎?像我們縣裡熬到退休晉升到科級幹部基本就到頭了,怎麼沒人說公務員晉升難?只見教師考公務員,沒有公務員考教師呢?

突然想起來,縣裡公務員職級並行了,工作幾年自動享受科級待遇,唉,真的比不過公務員待遇。上一條算我沒說。

所以,明白了嘛?能把人壓垮的只有人心!同樣工作比人待遇低,同樣的待遇比人累,同樣的工作人家公務員自動晉級啦!教育部長說的好啊,要把好政策落實到人心裡去!

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師說教育


沒有什麼能夠壓倒教師!

不知道出題者的目的是什麼!“壓到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經隱含了以判斷——教師會被壓到,所以,他的問題是“最後是什麼壓倒”!

毫無疑問,當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並不讓人滿意,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經濟待遇差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近年來,一些有識之士,就教師的經濟待遇問題,在兩會上紛紛提出建議,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文件,但事實上,《教師法》早已有明確的規定,落實,卻是大問題。不然,安徽六安的老師豈會討薪?

說起待遇問題,我不得不提出另一個讓人擔憂的教育問題,那就是男教師越來越少,讓校園裡少了許多陽剛之氣。男教師為什麼少呢?原因肯定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待遇——作為家庭的頂樑柱,你的收入不能養家餬口啊!

二、社會地位低

表面上,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卻往往是弱勢群體的代表。曾經有一個做小學教師網友非常悲切的對我說,他丈母孃看不起他,每次都說,大女兒嫁了一個輔警,還可以幫親戚朋友處理一下違章,小女兒嫁了一個老師,一點面子都沒有。他說他想離婚,問我該怎麼辦?各位,想想,一個男人,悲催到了什麼地步?

三、工作時間長

看起來,教師有寒暑假,長達2個多月,這是任何其他行業都不具有的。但仔細思考,你會發現,教師的寒暑假,是以平時更長的工作交換來的。教師則大多在早上7:30左右到校,小學下午要5:00離校,中學則為了輔導孩子,很多老師晚上6、7點鐘孩子還在學校。我在中學做老師的時候,十多年都是早7:30——晚7:30,中午還沒有休息。如果在初中高中,有晚自習的話,工作時間就更長了,我在中學曾經還要管理住校生,很多時候,回到家裡,已經是深夜12點了。

自己算算賬吧!

四、工作壓力大

其實,寫出這一點,我自己的底氣都不足——難道只有教師有壓力,其他各行各業就沒有壓力嗎?是的,公務員群體也有壓力,各種目標任務,社會安全治理等等。

我這裡要說的壓力,還不是學生學業質量的壓力,而是安全。想想,現在的教師,只有教育權,但沒有教育權中很重要的懲戒權,學生群體的複雜性,讓教師在履職的時候如履薄冰,想想去年的幾起殺師事件吧,你就知道,為什麼有老師哀嘆了!而最近一段時間,四川某地學生家長和某副局長,在高考結束當晚,毆打教師;安徽某地的學生家長,因教師為及時在微信群中回答問題,而拳腳相向。

那麼,面對“收入低、地位低、時間長、壓力大”等等不利局面,教師的真的會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倒嗎?

我的答案是,沒有!任何壓力都不能壓垮教師!

忽然想起關漢卿在《一枝花·不伏老》中這樣說自己: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

教師也是如此,在教師被當做“八加一”時,但教師何曾彎下過腰,何曾被壓跨過?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市場經濟的浪潮,全國的教師,有多少人下海?又有多少人抵禦住各種誘惑,在三尺講臺上守候心靈的一方淨土?
——他們,何曾被壓跨過?

隨著高物價時代的到來,面對遠遠超過收入水平的房價,有多少老師,依然在方寸之間嗎,用黑板和粉筆書寫著自己的教育人生?
——他們,何曾被壓跨過?

價值多元化時代裡,家長和社會對教育提出各種各樣的苛求,多少教師,還在默默守候著初心?

——他們,何曾被壓跨過?

弒師、辱師時有發生,甚至因為自己是回應家長就被幾個耳光,又有多少教師,忍受屈辱,負重前行?
——他們,何曾被壓跨過?

可以說,中國的教師,具有超高的柔韌度和抗壓性,想想6月10日,因公殉職的李芳老師吧,再想想汶川大地震中的《師魂絢麗如虹:記5·12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師》的教師群體!

——他們,就是中國人的脊樑!

最後,想提醒那些試圖用一些聳人聽聞的問題賺取流量的人

——中國教師的尊嚴不能挑戰!
——中國教師的職業情懷不容置疑!
——中國教師的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但,社會,各相關的部門,是否應該自覺行動起來,將尊師重教,落實到日常的工作和行為之中,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大話空話和套話呢?


三水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