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肢弱小的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為什麼會進化出發達的大腦

文:初意00

為什麼四肢弱小的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為什麼會進化出發達的大腦

一個昏昏欲睡的夏日中午,頭頂的電扇無精打采地轉著,外面悠悠傳來的蟬鳴像是一首大自然的催眠曲。正是午休時間,不識趣的生物老師卻一個箭步闖入沉悶的課堂,精神抖擻地說著生物考試的要點。

沈飛是班上的初二學生,小學時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縣裡的重點初中,但聰明伶俐的他在上了初中後,心思卻一直不在那些冗長而枯燥的數理化試卷上,即使父母老師一直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來勸導他,他的成績也一直處在中下游。

沈飛非常偏科,他最鍾愛的課程只有生物,對達爾文的進化論一直情有獨鍾。

因為前天看書耽誤了睡眠,這時的他正在迷迷糊糊地打瞌睡,即使生物老師的靠近也不能驅散他的睡意,他只抬了一下眼皮就重新趴在桌面上。老師們似乎也見怪不怪了,對於沈飛這樣的學生,他們沒有更好的辦法。

不過當老師在圈點關於進化論相關考點的時候,沈飛的精神卻突然活躍起來,因為這是他真正感興趣的地方。

其實年幼的他一直以來都有些疑問:為什麼地球上能發生生物大爆炸呢?人類四肢弱小,論身體強度連一隻野狼都不如,人今天能站在食物鏈頂端全憑一顆發達的頭腦。

但是大腦發展過程歷時漫長,四肢肌肉卻與生俱來,在遠古叢林逐鹿的時候,把進化點選擇在大腦顯然會帶來無法預知的風險。那為什麼人類祖先放棄了四肢的進化,反而青睞“不那麼靠譜”的大腦進化呢?

這種種的疑問縈繞在他的腦中。今天,正好借這個機會問問老師。殊不知,這種極其專業的問題老師也不能作出解答。

果不其然,老師睜著迷惑的眼睛,口中急切地訓斥沈飛:“好好的知識點不去記,老是整這些沒用的幹啥!”

“這是沒用的嗎?這是人類根源的問題啊!”沈飛回到了座位,心裡暗暗地想。

為什麼四肢弱小的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為什麼會進化出發達的大腦

放學後,沈飛回了家。考試臨近的他,心思還根本不在試題上。

因為從那天以後,這個問題就像魔怔一樣困擾著他,他從小就是一個執著的人,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他可以拼盡一切。那幾天裡,他瘋狂地詢問所有認識的生物老師,也深入圖書館翻遍了有關進化論的書籍,他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反覆思考其中的可能性,毫無頭緒的他感到非常茫然。

“這樣哲學與科學交織在一起的難題,我能找到答案嗎?”他苦思冥想。

那天晚上,煩悶的他去了海邊,微涼的晚風夾雜著海水的鹹腥吹拂在他的臉上,使他這些天發熱的頭腦清醒了大半。

有時候,長久深入的思考反而會使人懷疑自己的想法:“也許我不該想這麼多吧?進化論被大家廣泛接受,所解釋的一定是正確的,不是嗎?”

幽藍的海潮隨著微波輕撫在他的腳面上,酥酥麻麻的感覺像母親的手掌。

一個異物沖刷到他的腳背上,軟軟蠕動的感覺讓他寒毛直立。他趕忙把腳甩開,蹲下身子,就著幽涼如水的月光細細查看。他看到一隻小小的章魚,純白的身體猶如一個無暇的雞蛋,正不小心被海浪帶著遊動著,張牙舞爪的觸手看起來煞是可愛。他要伸手去抓,章魚卻靈巧地躲進了沙丘裡,

剎那間,沈飛的心頭靈光一閃,他想到了章魚保羅,想到了那些媒體上提及的“聰明的章魚”。

是了,章魚是水生生物,他們的身體形態與地球生物的祖先更為貼近,而且他們聰明,觸感神經發達,有人說,人類如果不出現,這個世界就會變成章魚的天下了。不過,怎麼看章魚都更像是地球生物進化真正的產物呢。

“那人類呢?人類的身軀本就不適合地球生態的生存競爭,除了那顆發達的頭腦外,甚至一無是處,人類的出現就如同憑空被安置在地球上。如果章魚是地球的“原住民”,那人類會不會是進化完成的外星人後裔呢?”沈飛被自己這個想法嚇了一跳。

為什麼四肢弱小的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為什麼會進化出發達的大腦

那天夜晚,沈飛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夜晚的晴空繁星點點,沈飛枕著頭,透過洞開的窗戶出神地望著天際深空裡那片未知的黑暗。這個驚世駭俗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逐漸醞釀成形,像一團揮之不去的濃雲一樣繚繞在他心中。

他多次想向身邊人求證,又怕遭到人們的偏見。他沉悶地思考著,清爽的晚風帶走了桌上茶水的熱度,卻無法帶走他心中的愁思。

他知道,不管他的想法是否正確,如能進入人們的視線將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而這個想法如要求證,將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共同努力,也許他終其一生都不能得到解答。他把心中的想法記在紙上,沒有跟任何人說。

升上高中,學業愈加繁忙了,高考的壓力如同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胸口,這小小的想法也被他拋之腦後。

尾聲

大學的某一天,冬日裡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沈飛趴在桌上小睡,陽光均勻地灑在他的身上。

突然,“叮”的手機聲像一個清脆的小鈴把沈飛從睡夢中搖醒,他揉揉發紅的眼睛,打開手機,看到上面赫然寫著一條信息:“我曾是你初中的生物老師,現在是市研究院的院士,你當年跟我說的想法很奇特,可否和你聊聊。”

沈飛望向窗外明亮的天光,長吁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