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動態漫畫:2019等待“出圈”

专访│动态漫画:2019等待“出圈”

作者 | 小賀

版式 | 小鹿

視覺 | Miss.Z

動態漫畫在發生變化。顧名思義,“動態漫畫”就是會動的漫畫,作為介乎動畫與漫畫之間的表現形式,成為IP孵化路徑裡的故事放大器。

“現在各方面對動態漫畫的認可度都提高了許多。”抖漫工作室負責人童千格在接受骨朵國漫(ID:guduoguoman)採訪時表示。目前各大平臺方和漫畫CP方自主開發動態漫畫的意向日趨較強,甚至在簽約漫畫版權時,都會明確關於動態漫畫的條款,這在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

专访│动态漫画:2019等待“出圈”

回到2016年,如童千格所言——人民日益增長的國產動畫文化需求和當下較低的國產動畫生產力矛盾日益明顯。2016年傳統出版公司出身的中南天使成立抖漫工作室,以動態漫畫這種輕體量形式切入具有巨大缺口的動畫市場。

而到了如今2018年年底,回顧全年國產動畫電影無爆款,動畫番劇遭遇政策管控,漫畫經歷精品化變革,整體國漫行業表現不太如意,寒冬論調來襲。童千格認為在動畫、漫畫市場遇冷後,動態漫畫會再往前走一步,因為對於內容的需求不會變少。

在她看來,對於內容品質,她的團隊已經有了成熟的內容打造經驗鋪底,更多的困境來自於行業不被認同,2019年會是一個等待出圈的“迎風”機會。

動態漫畫的“前世今生”

“一個內容改編成動畫,其實很少人能夠確定成品一定是能夠成功的,而且投入量會非常大,相對來說動態漫畫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試水形式。”童千格介紹道,《這個包公不太行》就是在2014年底出了動態漫畫,效果和形勢喜人,為開發動畫進行了一次有利的前期市場實驗。

而動態漫畫的發展正是在2014年產生雛形冒出勢頭,剛開始,還只是屬於國內核心二次元愛好者他們出於為愛發電做的一些同人作品。2015年有一個小爆發,燃也文化推出改編自夏達代表作的《長歌行》,讓行業正式認識到動態漫畫的存在。2016年就有了資本和公司的入局。2017年經過了新鮮的“蜜月期”,又無爆款誕生,又進入了不被看好的狀態。

童千格回憶當時的情景。“其實業內至少是在2017年之前,對動態漫畫整個都是持一種懷疑態度,2017年年底我去談發行的時候,我都能明顯感覺到平臺方對於動態漫畫形式的不認可,那個時候不願意給動態漫畫入番的,覺得動態漫畫還是同人愛好的形式。我們當時要開付費觀看的時候,平臺都不知道我們在想什麼,覺得我們瘋了。”

但在當下僅從流量判斷的話,動態漫畫在頭部IP的表現已經證明了自身的實力。由抖漫工作室製作的動態漫畫作品《斗羅大陸2:絕世唐門》全網播放量超7億。不可否認頭部IP的影響力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觀眾對於新的表現形式並沒有產生排斥。

专访│动态漫画:2019等待“出圈”

可以看到,動畫番劇和動態漫畫達成了某種互相成就,從而達到維持熱度,將IP的能量放大。動態漫畫的確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

動態漫畫的“出圈”

談到如何面對“出圈”機會,童千格談到目前動漫市場風向男頻IP無論在市場表現還是商業價值上都優於女頻IP。正是基於此,以《斗羅大陸》作為旗艦產品繼續切入市場。它和其他一些大IP內容,再加上其他漫畫平臺委託創作或者聯合開發的優秀的內容,還有開發原創短視頻節目,組成抖漫的內容矩陣。

“後續我們也可能會進行部分劇集的招商植入合作。精細化運營粉絲,實現從流量到衍生品的消費的流量變現。”這些在動漫商業化運營中無數次被實踐的成熟“果實”,也將“反哺”回動態漫畫產業裡。而動態漫畫的優勢正是在於輕量化,它無論以什麼方式切入也都會相對容易。

专访│动态漫画:2019等待“出圈”

在童千格的團隊總結看來,動態漫畫“出圈”基因在於四個字,少、快、好、省

“少的話就是所需的製作人員少,因為像動畫的話,動輒就是一兩百人,大的項目可能三四百人要參與,但是咱們一個項目組就五個人。製作人員也比較容易培養。快的話就是說製作週期會比較短,快的話一週就能出一集的內容。好的話,其實就是相對於漫畫形式來說,因為隨著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改變,看文字,看漫畫的其實會相對較少,大家都變懶了,更傾向於連手指都不用動的閱讀模式,所以相對於漫畫來說的話,動態漫畫的閱讀門檻更低,而且傳播速度會更快更廣。省的是製作成本較低。”

動態漫畫“出圈”有了如上這些迎風的條件,還欠的是一部爆款好作品的東風。而這需要不斷的粉絲積累,和對於IP的精細化管理,抖漫有了這方面的謀劃。

動態漫畫的“門檻”

“很多東西門檻低,但是要把它做好還是必須得用心的。”

童千格認為,動態漫畫這個門檻不高,一旦有了熱度和熱錢,原本不是做動態漫畫的人都會湧進來。她觀察到,看到很多動態漫畫其實都改編得不那麼理想,有些動態漫畫的人氣,還不如漫畫,並沒有起到它應該起到的放大作用。

而抖漫的製作流程是從動畫製作裡提煉出來的。“我們的流程也是分為前期、中期跟後期。前期就是剛剛說的一個立項會議,立項會議結束之後就是劇本,我們會著手編寫劇本,劇本結束之後會進入導演做腳本、分鏡腳本和Demo的環節。中期流程就比較簡單了,主要將漫畫的圖片進行處理,交給鏡頭製作。後期就是合片,配音配樂,字幕壓制。”這樣整套流程是也是靠團隊磨合探索出來合適的作業方式。

专访│动态漫画:2019等待“出圈”

在她看來,內容黃線的把控也是更為重要的環節,她說道,有些內容團隊對內容的把控經驗不足,像動態漫畫這邊也被迫下架了一些項目。這塊還是得更專業一點,嚴格把握內容尺度,傳播正向價值觀,才能帶動動態漫畫行業整體向上發展。

而對於寒冬中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童千格有自己較為清醒的認知。“我們的定位其實一直都是內容開發的伴侶,它其實也就是眾多內容形式之一,它在2019年這個寒冬的時候,它可以身先士卒地國漫內容開發探個路,也可以為國漫內容去護航。但是真正的國漫彎道超車,僅僅也不是靠動漫公司,而是靠整個行業的努力。單純靠一個作品,一個形式,總體力量還是很微薄的。”她說道。

已開通留言評論,互動起來吧!

喜歡記得分享轉發哦!

新浪微博:骨朵國漫 知乎號:骨朵國漫

专访│动态漫画:2019等待“出圈”
专访│动态漫画:2019等待“出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