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萬紫千紅,為什麼紫砂只叫“五色土”

五色土,指白、青、黑、紅、黃五種顏色的純天然土壤。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壇包含著古代人對土地的崇拜,五種顏色的土壤,由全國各地納貢交來,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五色土包含著古人對土地的崇拜,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數千年來被賦予了無限美好的寓意。那麼,為什麼紫砂泥也有“五色土”之稱呢?

明明萬紫千紅,為什麼紫砂只叫“五色土”

如我們所見,“紫砂壺”並非只有“紫”色。基礎大類有紅泥、紫泥、綠泥,再加以細分,又有段泥,底槽清,天青泥,墨綠泥,降坡泥等等,如果加上調配,以及窯溫影響,紫砂壺的顏色會更加多樣。

明代制壺名家時大彬的高徒——徐友泉,對於紫砂壺顏色調配,有自己獨到的技藝,他能夠採用宜興泥,製出如硃砂紫、海棠紅、冷金黃、淡墨等多種色調的紫砂壺。

明明萬紫千紅,為什麼紫砂只叫“五色土”

在中國,許多關於數字的表示,都是一種泛指,如“三教九流”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而不單單指三個教,九種流。

五色土的原意,是指白、青、黑、紅、黃五色土壤,這五色又對應中國“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而“五行”又可以代指天地萬物。紫砂壺的顏色如此變化多端,用一個指代天地諸般的詞語形容,自然再合適不過。

明明萬紫千紅,為什麼紫砂只叫“五色土”

茶文化於中華民族,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瑰寶,覆蓋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壺在茶文化當中,又是即為重要的一物,一壺事一茶,象徵著傳統文化中的忠貞與和諧,而“壺”又與“福”字音相近,送壺等於送福,俗語稱:送壺送福,壺中納福。

明明萬紫千紅,為什麼紫砂只叫“五色土”

如此象徵吉祥的“紫砂壺”,與寓意美好的“五色土”相提並論,自然是相得映彰,美上添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