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姝》:名利場背後的社會與人性

最近迷上了一部劇,這部講述200多年前英國倫敦妓女生活百態的劇,憑藉新穎獵奇的題材,年代感十足的服化,油畫般精緻的畫面,讓它去年在一眾劇中脫穎而出,它就是《名姝》。故事發生在1763年的倫敦,女性地位低下和經濟落後使得大部分女性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如果想要活下去,除了嫁一個金龜婿外,就只能成為妓女。瑪格麗特和莉迪亞各自經營著當地最有名 的兩家妓院,莉迪亞為了做好生意不惜採用一切手段,瑪格麗特也不甘示弱。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部劇可以說是外國版的甄嬛傳了,只不過身份不同。個人覺得就是特殊時代裡女性們為了生存而展開的一場規模巨大的戰鬥。

《名姝》:名利場背後的社會與人性

這部劇可以說是如實反映了底層勞動民眾特別是婦女所遭受的多重剝削和壓迫,即使身為貴族卻不過是男人們眼中的玩物而已。演員的演技和配樂也可以說是超讚,個人特別喜歡瑪格麗特的大女兒。坦蕩蕩撕逼,為什麼配樂那麼搖滾?因為這部劇骨子裡,就在說女人的搖滾氣質

《名姝》:名利場背後的社會與人性

看這部劇時你肯定會想為什麼那個時候的女性要去賣身呢而不是老老實實地正經工作呢?這世上的貧困分兩種,一種是相對意義上的,眼睛總往有錢人那兒瞥,再看看自己就覺得特窮;還有一種,是絕對意義的,就是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得到維持個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資源。當時英國的單身女性們就處於這樣一種生計無保障的狀態。

《名姝》:名利場背後的社會與人性

17、18世紀處於英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18世紀初時,婦女們還是農業上的主力,但在後半葉,單身女性在農村工作的機會就變得越來越少了。如果生在皇室貴族起碼不用為了生計發愁,但她們的地位依舊低下,就像劇中家道中落的貴族男人因妻子帶來的家族財產而重新富有,揮霍錢財花天酒地,丈夫高興時倒沒事,丈夫不高興時一巴掌扇過去,妻子一聲不敢吭更別說反擊了,在家庭中扮演著玩偶一樣的角色。

而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女性要麼去做女僕,要麼女工。無論做什麼,女性的地位和工資往往都比男人低下。像《唐頓莊園》裡,有這樣的一個場景:當聽到前門大廳門鈴響,女僕不能去開門,只能等待管家或伯爵的貼身男傭來開門迎客;倫敦的男性工人們還曾發起過“將婦女趕出工廠”的罷工運動。

這些女性們,特別是單身女性,最終不還都是為了賺點兒錢養活自己,沒有誰願意低三下四去給別人做牛做馬。當時英國約定俗成的“習慣法”,父權、夫權、長子繼承製,都是以男性為本的原則。單身女性們為了生計肯定要去搏一搏。劇中有一句話:這個世界上,錢是女人唯一的權利金錢腐蝕人性,可在沒有出路的男權社會,錢、卻是女性獨立的唯一路徑

《名姝》:名利場背後的社會與人性
《名姝》:名利場背後的社會與人性

這部講述女性在特殊年代夾縫求生的故事,更像是一種革命。像這部劇以搖滾風格主導的音樂一樣,代表著獨立和自由。不甘於依附男人,不甘於命運,女性骨子裡的獨立自由意識才是這部劇的主角

《名姝》:名利場背後的社會與人性

喜歡這部劇並不是有多崇拜女權主義,只是覺得不管時代如何,不管女性男性,都希望大家能夠活的灑脫明白,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絕不拖泥帶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