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農村,這次剛好碰上炒榛子,炒完我也吃足了,帶著美美的回憶


榛子(zhēn zǐ)是重要的堅果樹種之一,是木本油料樹種,為榛科榛屬植物,全世界有16種,主要分佈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在閩北山區,山上榛子比較多,我們小時候經常去撿,這就是剛撿來的榛子。

果形似慄,卵圓形,有黃褐色外殼。種仁氣香、味甜、具油性,秋季成熟採、收。主產地土耳其,在我國,榛子的大面積栽培種植比較少,但東北、華北的廣大山區,都有野生品種,當地人採集來作為山貨出售。採來的榛子要放在陰涼的地方自然涼幹,待榛子外殼變花即可,一般放置時間在半個月左右。

樺木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榛的種子。又稱棰子、山板栗。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和陝西、甘肅等地。秋季採收成熟果實。除去總苞和果殼用。我們一般是把榛子洗淨,然後放到鍋裡去煮,待煮熟水乾後再炒。


性味甘平。能補脾益氣,澀腸止瀉。《開寶本草》謂能“益氣力,實腸胃,令人不飢,健行。”故性能極似栗子。但少用作補腎強腰的藥物。可用於脾胃虛弱、少食乏力、便溏腹瀉等。單用或與山藥、白朮、栗子等配伍。生嚼、熟食均可。但以熟食為好。炒榛子一般火候是外殼剛有點焦。

一般人皆可食用。也是癌症、糖尿病人適合食用的堅果補品。炒熟的榛子最好吃,外殼就是這樣,很誘人,比街上賣的那些榛子要好。

存放時間較長後不宜食用;榛子含有豐富的油脂,膽功能嚴重不良者應慎食;每次食用20粒為宜。剝開的榛子是這樣的,那種金黃金黃的為最成熟,最甜,最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