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樓市突發‘降息利好’,環京樓市抄底時機真的到了嗎?

近日,多地樓市繼續發佈“降息利好”,房貸利率下調的城市已經愈來愈多。此前這些城市下調的房貸利率還特別是針對首套房貸款,但這次下調的利率還包括了二手房,更有一些媒體,把這次利率下調冠以

“房貸利率全面鬆動”的字眼。

多地樓市突發‘降息利好’,環京樓市抄底時機真的到了嗎?

有媒體算過這麼一筆賬,“從1.2倍利率降低到1.1倍利率,相當於100萬貸款30年總利息減少了11.1萬”。金融面不斷釋放利好,是否意味著被冰凍的市場資金又要流進樓市了?樓市抄底的時機真的到了嗎?

多地樓市突發“降息利好”

先來梳理一下近日媒體們報道的房貸利率下調。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首套利率下調的銀行數量為19家,較上月增加16家銀行。據報道,第三季度,特別是年底,銀行往往收緊銀根,但是今年同期,北京、廣州、杭州、武漢、南京等多個城市房按揭利率出現了鬆動,還有一些城市例如上海、深圳,雖然按揭利率沒有出現明顯鬆動,但放款速度加快。

10月底,如杭州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部分支行率先下調房貸利率;最近,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匯豐銀行等也相繼回調。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針對剛需購買的首套房,甚至還包括二套房。下調後,杭州大部分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上浮10%,而在此之前,首套房整體維持在15%~20%,其中四大行基本上浮15%,股份制、城商行相對較高,還有個別支行曾經上浮30%甚至是40%。

多地樓市突發‘降息利好’,環京樓市抄底時機真的到了嗎?

此外,北京首套利率普遍執行基準上浮10%,個別股份行首套按揭利率由上浮20%下調至上浮15%。其中,北京工農中建國有四大行、招商銀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均執行上浮10%的首套房貸利率政策,民生銀行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至10%,放款速度上各大銀行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加速。

深圳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在廣州地區執行首套房貸利率上浮25%,較此前下調了5個百分點;廣州部分銀行將首套房申請利率由上浮20%下調為基準上浮10%;武漢首套房、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環比均下降;南京首套房貸利率平均值環比下降0.84%......

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達到5.71%,相當於基準利率1.165倍,環比上升0.18個百分點;同比去年10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5.30%,上升7.74個百分點。總體來看,10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持續上漲,漲幅明顯收窄。業內人士多認為,在市場轉冷下,預計到2018年年底前,首套房貸利率將會見頂,然後趨於平穩。

多地樓市突發‘降息利好’,環京樓市抄底時機真的到了嗎?

房貸利率下調會給購房者帶來多大的實惠,有媒體就算了這麼一筆賬。以貸款100萬為例,按揭30年,從一年多前的利率到現在,購房者需要多支付利息多達37.6萬。最近部分城市出現的從1.2倍利率降低到1.1倍利率,相當於100萬貸款30年總利息減少了11.1萬。

樓市抄底的時機真的到了?

多城房貸利率下調,北京也在其列,而對於環京樓市來說,北京的下調則更具有利好效應。關於金融面及槓桿成本,一般意義上來講,降準、降息或充裕的資金流動性對投資品來說都是利好,且這種利好是根本層次上的利好。我們之前說,房價是被“炒”上去的,如果再深化一下的話,其實就是被“錢”炒上去的。所以,短期上看,大家都期待央行的貨幣政策能夠寬鬆,因為政策一寬鬆,錢也就進來了,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大水漫灌”。

多地樓市突發‘降息利好’,環京樓市抄底時機真的到了嗎?

而這次全國多城下調的房貸利率,其實也是貨幣政策“轉向”的一個體現。但與其他實體領域可能不同的是,房市的“水”來的稍晚,其他領域的“水”或許早就“灌溉”下來了,樓市只不過被調控著呢,來得稍晚而已,但只要是“放水”,資金之水還是不可避免的會流入樓市這個“夜壺”來,這也是當局調控之下的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這輪房貸利率為何會下調,就貨幣面來說,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央行就一改之前緊縮的貨幣政策,開始頻繁向市場釋放寬鬆信號。其中,僅3月份,央行就有6次MLF操作,總計超2.3萬億,而這些錢,主要用於補充銀行內部流動性。另外,7月份,國常會提出“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也便宣告著,貨幣政策即將正式“轉向”,再到10月份,央行正式宣佈“降準”,態勢已經愈發明顯。至此,全國各地房貸利率明確出現鬆動,當然也包括北京,而環京的利好正是來源於北京的資金流寬鬆。

多地樓市突發‘降息利好’,環京樓市抄底時機真的到了嗎?

那麼,現在是不是真到了“抄底”樓市的時機了?其實,就這個問題,我個人仍持觀望態度,現在樓市的問題不單單是資金面寬鬆不寬鬆的問題,資金即便真的寬鬆了,那麼,還有限購、限售等一系列調控政策把控著呢,而就環京來說,“三年社保的斷頭鍘”還沒解除,即便資金面真的充裕了,恐怕也有不了什麼大作為。更何況,目前的資金面還不能算“寬鬆”,否則,基準利率之上為什麼還要“上浮”,還有上一輪“降準”為何要對樓市嚴防死守?這說明當局仍然在調控樓市,仍在竭力的防範資金之水流入樓市。

但筆者還是那個觀點,現在抄底環京也無可無不可。剛需剛改或理性、長線投資的朋友,如果遇到合適的項目,現在入手就是在“抄底”。短線投資者,如果計算入時間成本的話,則有必要再等等,當然,如果忽略時間成本,那麼,現在入手也不妨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