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NBA球員在NBA失業後會首先選擇CBA,而不是水平更高的歐洲聯賽?

體育鑫觀念


簡單總結一下,NBA球員大量湧入CBA只因為三點,錢、水平、時間。作為一些NBA的邊緣球員,或者說是一些因為某些原因錯失NBA比賽機會的球員,選擇來CBA打球不外乎上述三點原因,中國籃球市場對於他們的吸引還是非常大的,至於歐洲職業聯賽,他們和NBA絕對屬於是互相看不上。

第一點, 錢!一個NBA邊緣球員,或者說板凳球員,充其量拿個100萬美元左右的無保障合同,球隊說裁你就裁你,有的甚至還是7天的合同,保障性太差了,在漫長的NBA賽季隨時都有可能面臨失業。而來到CBA,至少200萬美元起步吧,而且一打就是一個賽季,裁了我還能賠錢,這麼好的機會,只要有能力,傻瓜才不來CBA。

第二點, 水平!只要能在NBA出場的球員,在水平上絕對都應該是遠遠高出CBA球員的,尤其是當你擁有超強的得分能力時,你往往可以在CBA拿到非常好的合同。同時,CBA聯賽的水平也要遠遠低於NBA,也就是說,你可能在NBA一場只拿個5分,10分,但是你來到CBA就有可能拿到20分甚至30分,還能享受聯盟巨星的待遇,面對這種情況,傻瓜才不來!

第三點, 時間!相比於NBA漫長的賽季和比賽密度,CBA聯賽簡直是太小兒科了,飛到中國住上幾個月,拿下個50+的得分,打出名氣,順道保持狀態,CBA聯賽一結束,搞不好你就成了季後賽球隊的首選,在球隊補強時還有機會重回聯盟,對於這些球員來講,傻瓜才不來!

至於為什麼不去歐洲,很簡單,這是兩個相互都看不對眼的聯盟,去了也不好混,索性就不去了。


菱鏡頭


NBA失業,基本上意味著自己這輩子在NBA沒有什麼前途。這個時候,美國本土的球員就可能為了生計選擇遠赴海外,CBA成了很多人的首選。

1、賽程短,工資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CBA只有32場常規賽,不打季後賽的球隊每年的三月份左右就能結束賽程,如果表現的好,還能回NBA打份短工。比如江蘇隊的小科比馬尚布魯克斯,打了一輪季後賽以後迴歸NBA後表現突出,下賽季幾乎確定留隊。



2、更多的原NBA球員湧入。隨著馬布裡、麥迪等原NBA明星球員的湧入,CBA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美國人不熟悉國外環境就會排斥出國打球,但是熟悉了CBA,他們自然願意前往。


總之,吸引外援球員的主要就是金錢,畢竟千里迢迢而來,真正紮根CBA聯賽的估計也就那麼幾個。


小麥哥體育


當然是因為CBA的外援薪水高啦,而且打球時間短。中國各CBA籃球俱樂部的老闆都差不錢,NBA級別的外援在CBA薪水大概是200萬~500萬美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雖然這些薪水在NBA不是很多,只能算是中下游的水平,但也總比去紛紛複雜的歐洲聯賽強。

而且CBA的賽程極短,跟NBA的季後賽一點兒也衝突,很多NBA球員在打完所有的CBA聯賽之後,還能趕上各支季後賽球隊的末班車,重新回到NBA打季後賽。而歐洲籃球聯賽的冠軍爭奪戰則是和NBA季後賽衝突的,這意味著只要球員去打歐洲籃球聯賽,就無法在NBA季後賽中出戰。

而且CBA的對抗程度遠低於歐洲聯賽,CBA外援們也可以盡情享受砍高分的快感。中國的籃球市場前景廣大,廣告贊助也非常多,很多NBA球員都想來中國分一杯羹,繼續擴大其影響力,說不定還能撈著一些廣告贊助,賺更多的錢,比如上海男籃隊的弗雷戴特。

如果在CBA打得好了,像馬布裡一樣為球隊爭奪總冠軍,說不定老闆還會獎勵更多的錢給這些NBA外籍球員,說不定還能定居中國。所以許多NBA球員在美國失業之後,都會選擇加盟一支CBA球隊,掙點兒外塊,來錢快而且還能砍高分。

比如17年剛剛加入CBA山東高速隊的泰勞森,當時簽訂的合同是一年240萬美元,在CBA效力了一整個賽季。山東高速的CBA季後賽之旅結束後,泰勞森於18年4月13日重返NBA,加盟華盛頓奇才隊,並在季後賽中出戰,場均得到5.8分3.0助攻。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籃視野


簡單的來說就是薪水高、賽程短、練級容易!以至於很多在NBA暫時失去工作的球員紛紛來到CBA淘金,近幾年甚至很多來自歐洲聯賽的頂級外援也紛紛湧入到中國賽場。

薪水高是目前CBA聯賽的一大重要特色,有意思的是CBA薪水的猛漲幾乎是跟著房價一起起步的,遙想十年前,在當時的國內聯賽流行的還是月薪制,每月5到7萬美元就可以引進一個有著NBA資歷的球員,2003年遼寧男籃以月薪8萬美元引進曾經在NBA聯賽效力過的賈斯丁布朗,2005年江蘇南鋼以10萬美元的月薪引進曾經在雄鹿等球隊效力過的傑拉尼麥考伊,如此的價格在當時的聯盟掀起了一個小地震,但到了現在,這種工資待遇已然算得上是白菜價,2010年以後,CBA萬元的身價開始暴漲,開始由幾十萬美元年薪向上百萬美元年薪發展,而現如今的聯盟,俱樂部引進的外援年薪沒超過100萬都不好意思對外宣傳,生怕各地媒體和球迷認為自己是窮鬼,買不到像樣的外援。



就拿上個賽季來說,遼寧和新疆兩個外援的投入都達到了400萬美元左右,山東甚至達到了驚人的500萬美元,中國聯賽對外援的投資已經超過了外援在海外聯賽的實際收入,例如遼寧的主力外援哈德森,早年在NBA聯賽效力的時候基本是底薪合同甚至是短合同,最多也就幾十萬美元而已,即便是大外援巴斯最後一年扣稅收入也沒超過100萬美元,而兩個外援在當前的遼寧都可以拿到兩百萬美元的年薪,即便是隻在歐洲聯賽效力過的福特森和亞當斯等人,新疆和廣廈等球隊開出的薪水也超過了他們在歐洲的收入,在金錢至上的概念下,越來越多的外援喜歡來到中國淘金。



而除了金錢方面之外,還有兩個優勢比較讓外援喜歡,首先就是聯賽賽程,CBA聯賽賽程並不長,通常十月底開賽,第二年二月底或三月初常規賽就結束,大部分球隊的外援直接結束了工作,在距離下個賽季還有將近八個月左右時間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在東南亞或者歐洲聯賽再簽下一份合同,應對新東家剩餘的比賽,順便也可以賺取第二份工資,相當於一個賽季拿兩份工資,如此便利,何樂而不為?



除此之外,由於目前的聯賽基本圍繞外援主打,不誇張的說外援來到中國幾乎就成了大爺,一切戰術圍繞他來設計,外援完全可以在中國聯賽刷到一個驚人的數據,然後以此為資歷向第二支新東家球隊報取更高的報價,同時中國的聯賽環境,也完全方便外援利用中國聯賽來提升自己的能力,畢竟一切戰術都是圍繞著自己主打所有的開火全都有自己來主導,自己打球四個陪練,在這樣的模式下很多外援都可以得到驚人的提升,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遼寧的功勳外援哈德森,八年前他第一次來到中國聯賽時,投射能力非常一般,但第二年從轉戰青島開始,球隊戰術基本以他為主打,他可以享有絕對的開火權,在這樣的模式下,他的投射功力也是越來越高,等到了四年後,他加盟遼寧的時候,他的不講理投籃在整個聯盟當中都首屈一指,也是上賽季總決賽遼寧男籃取勝的重要手段。

而到了本賽季,外援的地位更是更上一層樓,不久前上海對陣北京北控的那場比賽,全場雙方得分273分,四個外援就得分將近200分,本土球員幾乎成了看熱鬧的看客,但這樣的模式對中國籃球的發展真的有利嗎?


遼寧資深球迷


瀉藥~

四元認為,金錢利益問題吧

當今社會,金錢大於一切物質,水平比較起來,或許是這些NBA球員最好的歸宿

其次,CBA雖然水平不比歐洲聯賽的水平高,但是CBA唯一給這些NBA球員的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充足的薪資

再者說,例如,打個比方吧,馬布裡來到NBA後,可謂是巔峰球星,在這裡四元理性看待中國籃球,的確比不上美國,希望評論不要噴四元,我們要有一種意識,認識到這種不足我們才會進步!籃球的確國人出現過姚明,易建聯,王治郅等很好的球星,但是對於整體來說還是不足的。好啦,繞遠了,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籃球這一項運動對於各個國家。

最後,

四元想說的是,無論CBA還是NBA,或者是歐洲聯盟,都是看個人追求,有的NBA球星沒辦法,或許中國能給他們更多的榮譽感吧!



四元愛看球


呵呵,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啊!因為在CBA打球競爭更小,同時賺錢卻很多啊!你看看遼寧的哈德森,他的水平回NBA做一個替補是可以的,但是他就是願意打CBA的比賽。在這裡賺錢多,同時自己的優勢也更大,打球更輕鬆。試問,你不想找一個輕鬆又可以多賺錢的工作?你是這樣想的,那些NBA的邊緣球員也是這樣想的。

在中超賺到大錢的胡爾克買了一傢俬人飛機 CBA球隊外援的薪水,雖然比不上類似詹姆斯那樣的高薪,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比在歐洲打球多。CBA的外援薪水,普遍是70萬美元上下,而且賽期只有10月份到4月份左右,只有半年的比賽期。在CBA沒有合同是時候,你也可以去其他的一些聯賽參與比賽,賺點錢。而NBA就不同了,八十多場常規賽,讓球員有點苦不堪言、說到這裡,很多人會不同意小編的觀點,理想呢,理想在哪裡?理想其實就在給球員大把大把的鈔票裡。中超拿了冠軍的巴西球星胡爾克從俄超到中超效力,兩年回家就買一架飛機。在CBA效力的NBA球員,能做到嗎?


球哄哄


大量的NBA球員流入中國以及歐洲,這是一個事實。但並沒有明顯的數據證明,在中國打球的前nba球員數目要多於在歐洲打球的前nba球員。

撇開其他因素,單看即能夠在中國立足,也能在歐洲立足的這些球員的選擇,他們來中國最大的原因應該還是經濟利益。比如上賽季在山東打球的莫泰尤納斯。他在山東的薪水應該要高於他在nba打球時的水準。如果他回歐洲的話,依然也能夠得到一份不錯的薪水,但是我個人覺得,不會比中國更高。另外一個現實,有時在中國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這邊有全球最大的球迷市場,在中國能夠恢復狀態的話,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返回nba的舞臺。比如比斯利,比如之前的布魯克斯。

另外還有一點可能你會忽視,這是中國球隊選擇球員,而不是球員選擇中國球隊。因為在薪水上面有一定的優勢,並且有球迷市場的保證,所以CBA的球隊在挑選外援的餘地上也會比較大,一般在中國成功的外援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得分能力特別強。所以對於一些防守型的nba球員,他們來中國的發展都不會很好。比如我們熟悉的阿泰斯特。所以像當年火箭隊的喬伊多西,最後還是選擇了去歐洲的球場發展。

綜合很大一部分的考慮,對於從nba退出的這些球員,他們進入中國市場和進入歐洲市場的機會相對也是均等的。中國市場有很大的優勢,這是歐洲市場沒有的,所以,更高水平的運動員的引入未來會越來越多。


神劇本日誌


1,賽季、賽程時間短!2,薪金不俗,誘惑大!3,對抗程度不強,有足夠能力應付!4,有足夠的上場的時間,可以保持競技狀態!

CBA聯賽的賽程不長,也就只有38場比賽(季後賽除外),NBA球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賺取更多的外快,何樂而不為?

由於現在CBA各支球隊的攀比慾念太重,所以就有了錢多就犯傻而且任性的舉措,最為典型的是山東高速和新疆廣匯!

由於CBA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聯賽,都是以中國籍的球員為主,對抗程度相對於歐洲籃球聯賽、NBA聯賽來說,並不是一個檔次,所以NBA的失業球員或者是過氣的球星,在經紀人的遊說下來CBA打養生球!

有些在NBA經過了短暫失業後,為了可以重返NBA賽場,所以選擇來CBA打球,其目的就是為了始終保持競技狀態,不會因為短暫失業影響競技狀態而為此遭受NBA球隊的淘汰!最為典型的也是山東高速所聘請過的外援!

雖然CBA聯賽成立至今20年有加,但是有很多的條款條例並不成熟,也因此經常給外籍球員鑽了空隙!為此,新一代的籃協領導班子真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堵住空隙!看來,為了中國男籃早上崛起,新籃協的領導人任重而道遠啊…


文香武強


因為中國人人傻錢多,盲目崇拜,導致於大量NBA球員來中國撈金!突然想起來一個女生,拿到科比的鞋子,聞著鞋子激動的哭泣了😂,如果換成我我估計也會激動的落淚!!哈哈。做個理智球迷吧,不要太把球星當回事,當普通人看待吧!



壞-男-人


還用問嗎?提問的人自己不知道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