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垣公在春秋戰國時也是個有名的霸主,為什麼最後餓死連屍體都沒人收拾?

老朱018046


主要原因是這位英雄在年老時卻昏招層出。再加上這時管仲也去世,聽信奸匿小人。最後落得餓死幾個月都無人知曉。

這一年的冬天,管仲病危。齊桓公到管仲家中探望,看到管仲瘦弱不堪,便拉起他的手說:“看來愛卿病得確實不輕,假如你不幸而去,國家大事我該交給誰呢?”管仲低頭沉思,齊桓公又問:“鮑叔牙可以勝任嗎?”管仲中肯地說:“鮑叔牙是個正人君子,而且是我的好朋友,可是他並不適合管理政事。一個人特別喜歡好的事物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太厭惡醜惡的事物。鮑叔牙愛憎過於分明,對別人的壞處難以忘懷,這是不明智的。”齊桓公說:“雍巫、豎刁和衛國的公子開方,這三個人對我都很忠誠,可以重用嗎?”管仲急忙阻止說:“主公,千萬不能那樣做啊!您即使不問,我也要講到他們三個,因為他們是奸邪的小人!

齊桓公不解地問:“我想品嚐人肉的味道,雍巫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掉,做成肉羹給我吃,這說明他愛我勝過愛他的孩子,為什麼不能信任他呢?”管仲說:“按理說,每個人最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而雍巫對自己的孩子都下這樣的毒手,怎麼可能對您效忠呢?

“豎刁是個太監,為了伺候我,他閹割了自己,這說明他愛我勝過愛他的身體,這樣的人也不能相信嗎?”齊桓公問道。管仲急忙阻止說:“這世上哪有不愛惜自己身體的人呢,而豎刁對自己的身體都這樣殘忍,還會對您效忠嗎?”

齊桓公不甘心,又說:“開方原本是衛國的公子,為了跟隨我,他放棄了世子高貴的地位,甚至在父母去世的時候都不回去奔喪,這說明他愛我勝過愛自己的國家和父母,這樣的人還能懷疑嗎?”管仲語重心長地說:“按照常理,誰會不愛自己的國家和父母呢?可開方竟然對自己的父母無情無義,難道還會對您效忠嗎?至於他放棄自己的國家,那說明他的志向不只是自己的國家,還想著霸佔您的國家,可見他的野心是多麼大啊!”

齊桓公覺得很奇怪,接著問:“這三個人跟隨我,時間已經不短了,為什麼你以前沒有對我說這些呢?”管仲嘆了ロ氣,說:“我之所以以前沒有說過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有我在,他們不敢胡作非為。我怕現在不說以後就沒有機會了。請主公記住我的話,遠離並時刻提防著他們啊。

這些話後來傳到了雍巫那裡,他非常生氣,便找個機會對鮑叔牙說:“我聽說,管仲能夠登上相位完全是由您舉薦的,可現在他卻對主公說:鮑叔牙不能料理國政。我真為您鳴不平啊。”雍巫滿以為鮑叔牙會憤怒地找管仲評理,沒想到鮑叔牙卻笑著說:“這正是我舉薦管仲為相的原因啊。管仲一心為國家社稷著想,卻不徇私情。如果讓我做將軍,我可以領兵打仗,但讓我料理國事,你們這些人還有容身之地嗎?”雍巫聽了,只好灰溜溜地退下。

管仲不久就去世了。齊桓公悲痛地哭著說:‘’管仲走了,這是老天把我的一條胳腳砍掉了啊!”之後,將管仲厚葬了。齊桓公開始還能按照管仲所說的去做,重用一些賢明的大臣,將那些小人流放。可時間一長,齊桓公就覺得生活索然無味,吃不香,睡不甜,終日悶悶不樂。這時,一些小人趁虛而入,勸他把雍巫、豎刁、開方三人召回官。齊桓公把管仲的話忘得乾乾淨淨,馬上把他們三人召回宮來,整天和他們混在一起,連鮑叔牙的規勸也聽不進去。不久,鮑叔牙憂鬱而死。漸漸地,齊國的國政開始走下坡路了。

鄭國有位名醫,名叫扁鵲。一天,他來到齊國,被引進王宮拜見齊桓公。扁鵲抬頭看齊桓公,就說:“主公,您已經生病了,現在病在皮膚之間,比較容易治癒,應當趕快醫治,如果不趕快治的話恐怕會嚴重的。”齊桓公擺了擺手,不以為然地說:“我身體很好,不需要醫治。”過了幾天,扁鵲又來見齊桓公,說:“主公的病加重了,已經到了血脈,應該抓緊時間治療啊!”齊桓公陰沉著臉不說話。又過了幾天,扁鵲求見,說:“您的病已經到了腸胃,應該馬上治療!”齊桓公冷冷地不予理會。扁鵲走後,齊桓公嘆著氣說:“這些醫生,就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把功勞加在自己頭上。沒有病都會說出病來。”

又過了幾天,扁鵲遠遠地看見齊桓公,竟繞道走開了。齊桓公很納悶,派人去問情況。扁鵲回答說:“現在主公的病已經在骨髓裡了。如果病在皮膚,用湯藥可以治癒;病在血脈,用針劑可以治癒;病在腸胃,用濁酒可以治癒。現在病已經到了骨髓,就連掌管生死的神都沒有辦法了,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沒出幾天,齊桓公果然病倒了,派人去請扁鵲,才知道他早已經離去了。齊桓公懊悔不已。

更加糟糕的是,由於齊桓公在繼承人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決,所以他的幾個兒子都在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造成國內政局混亂。雍巫、豎刁和開方三個小人更是趁把朝攻搞得烏煙瘴氣。

在齊恆公病重的時候,雍巫,豎習和開方假傳旨意,不允許任何人接近齊桓公的寢宮。他們把齊桓公身邊的人全部趕走,並且把門堵死,只在寢宮的牆下挖了一個如狗洞般大小的洞,每天派人去打探齊桓公的生死情況。同時,他們還把軍隊調集起來,防止幾位公子的政變。

可憐的齊桓公呼喚左右,卻無人應答。這時有個人翻窗而進,齊桓公行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小妾。齊桓公說:“我很餓,正想喝粥,給我端一碗來吧。"小妾說:“外面有人看管,現在已經沒有粥可以端進來。”齊桓公嘆了口氣又說:“喝口熱水也可以解渴啊。"小妾無奈道:“恐怕連熱水也沒有。雍巫、豎刁和開方作亂,已經把宮裡封鎖,吃的喝的從何而來呢。我以前承蒙主公關照,所以冒死前來見最後一面的”聽到這番話,齊桓公用力大喊道:“天啊!天啊!難道我就應該這樣死去嗎?”說完,噴出數口鮮血。

齊桓公真是欲哭無淚!他長嘆一口氣,說,管仲真是個聖人,他料事如神啊,怪我當初沒有聽信他的話,現在落得這樣的下場。人死了沒有靈魂還好,萬一有靈魂的話,我還有什麼臉面去見地下的管仲呢。然後反覆唸叨著最後這一句話、用衣袖蓋住自己的臉,鬱鬱而終。當年颯爽英姿、威風八面的一代霸主終因為親小人,疏賢臣而狼狽而終。


歷史說是非


齊桓公年老,信任和重用豎刁,易牙,開方等人,最終導致齊桓公死後六十多天,屍臭傳數里,長了屍蟲,不得安葬。

同時不是沒有人收拾屍體,是沒有人知道齊桓公已經死了。

齊桓公在管仲死後,開始也聽從了管仲遺言,斥退豎刁,開方,易牙等三人,可是時間不久,生活感覺無趣,齊桓公不顧其他老臣的反對。又把他們找了回來。

到齊桓公年老的時候,豎刁等三人專權。把齊桓公困在宮殿裡,並且命人把齊桓公住的屋子門窗四周都封死,只留一個可以送進飯碗的小洞。

開始的還有人送飯給齊桓公,後來就沒有人送飯了,沒有管也沒人問。直接到齊桓公餓死也無人問。

齊桓公死後,屍臭傳出數里,人民只聞到臭聞,卻不知此味是從哪裡傳來,直到齊桓公死去六十多天後,才被發現,發現的時候,屍體已經長滿屍蟲了。



堂堂一代霸主落了這個下場,其實年老被餓死的君主,還不止他一個,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最後也是落了個餓死沙丘宮的下場。


中孚鑑


齊桓公是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可更多的時候他給人的趕腳是完全依靠丞相管仲,而他自己似乎一直扮演著一個甩手大掌櫃的角色——不是今天發表什麼重要講話就是明天接見哪國外賓,幾乎可以說他是一個以天下為舞臺的演員,天天作秀給天下人看。對此當時就有人質疑道:“如此為君豈非太過容易?”而齊桓公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如果朝廷上下各司其職,君主就只需要負責一些禮儀性工作;如果朝廷上下政令不暢通,君主就必須凡事親力親為。要想讓朝廷上下各司其職就必須選拔才能之士治理國家,君主在沒得到人才之前勞心勞力,得到人才後就輕鬆多了。"幸運的是他任用的管仲以及管仲所任用的各級官吏都矜矜業業恪盡職守,於是齊桓公輕輕鬆鬆就成為春秋戰國第一代霸主,別不服氣就憑人家包容管仲這個曾經刺殺自己的仇人這份胸襟氣度也不愧為一代霸主。

遺憾的是齊桓公也就心胸氣度開闊而已,真要論治國的本事充其量算個小學生,所以當他所倚靠的管仲病故後齊國的霸業瞬間灰飛煙滅。管仲病重期間齊桓公親臨病榻,對這位最信賴的大臣進行探望,而且還想從老臣這兒得到些指點。齊桓公問管仲:“大臣之中還有誰有資格能接替宰相這個職位呢?”管仲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最瞭解大臣的人,莫過於國君了,想必國君心中自有答案吧。”齊桓公說:“易牙對我可謂是忠心耿耿了,有一回我吃膩了各種宮中美食,覺得沒什麼可口的東,開玩筆地說了一句:山珍海味我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不知人肉的味什麼樣。結果易牙回家後就將他的兒子殺了作了一頓鮮美的菜餚,雖然後來我知道以後覺得很不舒服,但是易牙這個人愛戴我超過愛自己的兒子,我看讓他辦事,我是放心的。”管仲聽了都快吐出來了,管仲的原則是君主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只要不涉及到政治大事,管仲是不會干涉的,對於易牙這種小人,管仲認為只是齊桓公私生活中可以寵幸的人,不想老暈的齊桓公竟然把將相位交給這種小人,於是對齊桓公說:“易牙殺了兒子,並非愛戴君主超過愛兒子,只是為了取悅迎合國君罷了,連自己兒子都烹殺的人,還有什麼人不可以殺呢?”

齊桓公不太以為然,於是又說:“那麼開方這個人怎麼樣?開方十五年來一直服侍在我身邊,一次都沒有回家看望過父母,父母親死的時候他都捨不得離開我而回去奔喪,這個人愛戴我超過對父母的孝順,我看他忠心為國,當國相是合適的。”管仲一聽,心想這齊桓公真是老糊塗的到了極點了,便說:“這個開方,根本就不孝順嘛,連有生養之恩的父母親,他都忍心背棄,還有什麼人他不會背棄的呢?這處這樣不近人情的人,還是要小心點的好。”

齊桓公一聽,又碰釘子了,於是又說道:“那麼豎刁一定就可以勝任了。豎刁他既沒有殺兒子,也沒有背棄父母,他為了好好侍候我,把自己給閹了,這樣心無雜念,可以說是一個忠心無經的人了。”管仲聽了真是渾身的不舒服,這齊桓公都看上啥樣的小人啊,盡說這些讓管仲聽了覺得噁心的名字,便勸桓公說:“豎刁這種人為了得到您的寵幸,連自己的身體都可以殘毀,這種人真是無情到了極點,決計不可讓這些人當國相的。

齊桓公也很不太高興了,便問:“這三個人在我身邊己經很久了,你現在覺得他們一點也不好,為什麼從前你就不提呢?”管仲說:“一個君主生活不可太枯燥,所以享受些快樂也是應該的,我在相國的位置,總能控制著他們,不讓他們為非作歹。現在我病得快不行了,大堤要垮了,水就要氾濫起來,您一定要當心啊!”

管仲在這次與齊桓公會談之後不久,便病情加重去世,管仲的去世不僅意味著齊國霸權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齊桓公政治生命的結束,甚至是意味著齊桓公個人生命的結束。管仲臨終前的一番善言,並沒有改變齊桓公的看法,齊桓公對易牙、開方、豎刁三人的寵幸有增無減。

管仲去世之後,齊桓公也已經年邁,於是齊桓公的六個兒子就紛紛起來要爭奪君位的繼承權。這六個兒子是: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在管仲還沒去世時,當時確定下來由公子昭擔君位的繼承者,即太子。但是這個決定對易牙和豎刁這些寵臣都不利,因為易牙、豎刁都被到公子元虧的生母長衛姬的寵幸,他們希望齊桓公去世之後,還可以牢牢地把持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於是決定協助長衛姬,將公子無虧擁立上臺。由於易牙和豎刁都深受齊桓公的寵幸,所以齊桓公便答應立公子無虧為太子。但這樣一來,其他的幾位公子都非常有意見,於是便一哄而上,個個要爭當太子。易牙、豎刁等人為了謀求公子無虧上臺,便利用手中的權力,對反對者採取打擊的措施,讓齊國的宮廷中充滿了殺氣,但是可憾的齊桓公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早已習慣倚賴管仲的齊桓公顯然對於宮廷政事有些麻木不仁了。於是易牙、豎刁等人加緊了安排在齊桓公死後,讓公子無虧上臺的計劃。年老力衰的齊桓公終於病倒了,易牙、豎刁等人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為了防止齊桓公在病終前做出不利於自己的決定,索性將齊桓公的房間給反鎖了,將齊桓公的房間四周壘起高牆,只留下一個小洞,可以窺視齊桓公的生死。然後派軍隊守住宮門,嚴禁一切人進出。可憐齊桓公一代雄主,曾經叱吒風雲,令諸侯國膽戰心驚、開拓一代偉大事業的英雄,最終的結局竟然是死於幾個小人之手,而且是在身患重病之後,活活餓死在高牆之內。而且在他死後六十七天,這封閉的高牆才被破開,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具躺在床上,從衣服間、從屍體的腐爛不堪的皮肉中,爬出的是一群群肥大的蛆蟲。

堂堂一代君王一代霸主最後竟被活活餓死,變成一具爬滿蛆蟲的屍體可憐嗎?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誰把齊桓公害到這般田地呢?是他自己。他只看見別人對自己好就以為人家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可他卻不看一看那些所謂對他好的人對自己的親人有多狠。齊桓公這個富N代雖然心胸開闊,但自幼長於深宮婦人之手,從小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漸漸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總是認為別人對自己好是天經地義的。殊不知別人看中的只是他手中的權力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當他不能再給別人帶來好處時那些曾經對他好的人拋棄他比什麼都快。齊桓公的一生可謂是成也用人敗也用人:用對了管仲、鮑叔牙,稱霸天下;用錯了易牙、豎刁、開方,活活餓死。由此可見識人用人何其難也!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說到齊桓公,先簡單介紹一下他:齊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與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並稱“春秋五霸”,齊桓公位列春秋五霸之首。他任用管仲為相,實行改革,使齊國逐漸強大起來,自己也成為一代霸主。不過,齊桓公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之後,他任用小人,最終使得小人專權。

那麼,如此霸主,為何最終餓死,並且無人收屍呢?其實落得此結局誰也不怪,要怪就怪齊桓公他自己。前面我們說過,他晚年昏庸,任用小人,餓死他的正是他寵信的小人之一,易牙。怎麼回事呢?其實,易牙早就想做齊國之主,在齊桓公病重之際,易牙人露出猙獰面目,他與豎刁狼狽為奸,派人把守宮門,不許準任何人入內,致使齊桓公最終被活活餓死。

齊桓公逝世之後,齊國大亂,齊桓公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率兵互相攻打。至於齊桓公的遺體,早就沒人管了。因為沒有人安葬,導致齊桓公屍體放了六十七天,早已腐爛生蛆,蛆蟲都順著窗戶爬了出來。後來,公子無虧在王位之爭中勝出,成為新一代齊王,才把桓公收殮。

可憐一代霸主,結局竟然如此悽慘。


壹墨書香


歸根結底是那個時代造成的悲劇。

歷史上評價春秋戰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周禮講究的是“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周天子權利被諸侯架空,報應不爽,上行下效,各個諸侯國國主的權利陸續被權臣架空,在當時那個時代來說,君主就是一個隨時可以被取代的位置,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就連最最注重周禮的魯國都被一個奴隸專權過,史稱陽虎之亂。

齊桓公晚年由於精力不濟,已經無力掌管齊國朝政,五個兒子一個比一個狠,只知道爭奪大位,哪還有心思管這個垂死老人的死活,權臣伺機作亂,一個煮了自己孩子給他吃的易牙,一個自己把自己命根子割掉的豎刁,這些連自己都下得去手的狠人,餓死個把君主簡直就不叫個事。

如果放到禮制健全的時代,哪怕是胡人血統的李世民發動了兵變,老爹也得恭恭敬敬的養著。


三日軒主人


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的第一人,他早期任用管仲支持改革,使齊國迅速成為諸侯國中的強國,在位期間“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好不壯哉!



但是中國的明君年紀大了都極有可能會變得昏庸,這是生物老化的現象,不知道是不是屬於大自然的規律,典型的就是唐明皇,而齊桓公也不例外,晚年的他變得腐化,寵幸三個小人。其中一個叫易牙,他是齊桓公的廚子,為了討取齊桓公的歡心,無所不用其極,齊桓公曾開玩笑說想吃人肉,易牙居然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掉取肉做給齊桓公吃。

另一位開方本是衛國人,為了依附強大的齊國,忠於齊桓公十五年不曾回國,連自己父親被殺都未見掉一滴眼淚。

最後一位也是最讓我佩服的—豎刁,如果前兩位只是殺害自己的骨肉,漠視至親的死亡,那這位絕對屬於自殘了。他為了達到接近齊桓公的目的,不惜閹掉自己,是為了練葵花寶典自宮的東方不敗的祖師爺。

管仲臨死之前就曾告誡過齊桓公要遠離三人,管仲死後,齊桓公曾採納的管仲的意見,將三人流放,但是沒過三年又把三人召回,而且把治理國家的重任都交給三人。當齊桓公生病,易牙,開方,豎刁原形畢露他們將宮殿用高牆圍住,任何人不得探望,一代諸侯齊桓公活活餓死。三人則在十幾位公子中周旋,拉幫結派,掙奪權利,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齊國也因此陷入混亂。齊桓公去世後,屍體整整停放了六十七天才有人為他收屍。齊桓公因此被史學家稱為中國歷史上死的最窩囊的國君,之一。齊國的春秋霸主的地位也到此終結。


鐵齒金不換誠實小郎君


齊桓公年輕時可謂是春秋時第一霸主,其實他的本身能力並不咋地,關鍵在於他要懂得如何用人,。重用賢相管仲和鮑叔牙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齊國的國力不斷提升,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成就春秋諸侯第一霸主的地位


而這樣一位有伯樂眼力的君主卻在晚年的時候變得老眼昏花,昏庸無能。寵幸的三個奸臣叫易牙、豎刁和開方。這三個小人只會拍馬屁,齊桓公叫他們幹啥就幹啥,易牙因為齊桓公一個笑話殺了自己的兒子,把兒子的肉給齊桓公吃;豎刁為了接近齊桓公,甘心閹割了自己做太監;開方為表忠心十五年不回見父母。可想而知這是一群為答到目的而心狠手辣的小人。正是因為他們天天把齊桓公伺候的舒舒服服,最終得到了齊桓公的信任重用。

管仲還在世的時候就對這三個小人的目的瞭如指掌,曾經就勸過齊桓公不要相信和重用他們,但是這個曾經的春秋霸主不知是否換上老年痴呆反而不相信曾經幫他成就霸主地位的管仲,而還重用這這三個小人。



管仲去世之後,這三個小人原形畢露,挑撥關係,拉幫結派把整個齊國上下搞得是烏煙瘴氣民不聊生。逐漸齊桓公病重,他們掌握大權就不在把齊桓公當回事,把這位曾經霸主打入冷宮建立圍牆,讓他與外界斷了一切聯繫。他們不給齊桓公治病,連飯都不去送。讓這位一代豪傑活活餓死在宮中。屍體足足放了60多天都沒人去過問,臭氣熏天屍體生出的蛆蟲都爬出了宮外。

一代霸主晚年卻混到如此田地,真的是讓人感慨世事淒涼。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時刻防備著奸詐小人,他們多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嘴巴比抹了蜜還甜,但卻特別愛背後捅刀子。大家有碰到過這種人麼?


醉裡挑燈思華年


對於齊桓公印象最深的就是吃人肉的故事,當時桓公對易牙說:“寡人嚐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為憾事。”沒想到這個易牙竟然親手燉了自己的孩子給齊桓公吃。齊桓公知道後甚為感動,覺得易牙愛他勝過愛他的親生骨肉,從此便開始寵信易牙。

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齊桓公人生的價值觀就不一樣。以致後面管仲提議不可信的三個人他全都重用。這三個人就是易牙,衛開方,豎刁。而這三個人用我們現代的話講就是品行有問題的人,全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毫無人性可言的人。。

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所以齊桓公重用這三位無德無能的人,自己的德行也好不到哪裡去了,最後落得個這樣的下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緈諨洋娃娃


應該是齊恆公吧,任管仲為相,保周襄王為天子,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可惜晚年昏庸,死在自己的排洩物中,很悽慘。輝煌時就不說了,有個中華第一相輔助。可惜管仲在生前沒有找到自己的接任者,也沒有想辦法除掉後來亂政的三害。齊恆公是個孤傲之人,和管仲是相輔相成,在管仲死後,直接將其死前遺言拋於腦後,重用三個奸臣,一個拋棄親人,父親死都沒回去奔喪,一個殺了自己四歲的親兒子做成佳餚獻給齊恆公吃,一個閹割自己表忠心,三個人的做法其實都是齊恆公輝煌時造成的,給本就是小人的三人的心裡造成了更加無可磨滅的傷害,等到管仲死,齊恆公病重,三人就開始肆無忌憚的亂政,直接囚禁齊恆公。齊恆公之前沒有明確的立下繼承遺囑,導致病重後,五個兒子擁兵自立,為了王位互相殘殺,根本不管臥榻上的齊恆公,這說明他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嗣。你身在輝煌,所有人敬畏你,當你昏庸,沒有了權威,隱忍立身於黑暗中的魑魅魍魎就會跳出來吞噬你,齊恆公晚年的悽慘可以說是他自己造成的,在王位之爭結速後新任君王無虧還是將齊恆公收斂安葬了。



郭嘉72


很正常啊,歷史上本身文治武功但是死了之後子孫不孝的例子很多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壯大了趙國軍力,後來被兒子餓死,跟齊桓公這個有點像

梁武帝,梁國(梁朝也行)開國之君,後來侯景叛亂,沒人救他,80多歲高齡也被活活餓死

就想起這倆,生前難料身後事,自己再厲害也難保後代不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