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 靠“定力”走出獨特發展道路

近年來,汕頭經濟健康發展、穩中求進,且在協調發展中追求高質量發展。方淦明 攝

汕頭 靠“定力”走出獨特發展道路

如今高樓林立的龍湖區,是當年汕頭經濟特區的起點。楊立軒 攝

汕頭 靠“定力”走出獨特發展道路

汕頭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楊立軒 攝

汕頭 靠“定力”走出獨特發展道路

民營經濟已成為汕頭經濟的主力軍。方淦明 攝

汕頭 靠“定力”走出獨特發展道路

全域多點錯位發展是汕頭工業化佈局的全新形態。楊立軒 攝

汕頭作為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在改革開放40年來被賦予“窗口”和“試驗田”的歷史重任,曾創造多個全國率先的成功經驗。然而,與同為經濟特區的深圳、珠海、廈門相比,汕頭的發展速度似乎不是特別快。

長期從事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省委黨校教授、廣東省首屆優秀社會科學家陳鴻宇認為,40年前汕頭在興辦經濟特區之時,除了主城區,其他的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包括經濟總量、人均收入、產業結構等,都居於全省中下水平,落後於珠三角地區,甚至也落後於粵北山區的韶關、肇慶。然而,作為全國最“微型”的經濟特區,先天不足的汕頭並沒有單純去“等靠要”,而是走出了一條不同於深圳、珠海、廈門等經濟特區的獨特發展道路。

正如陳鴻宇所言,改革開放40年,汕頭依靠比較完善的市場網絡、活躍的民營經濟和深厚的僑鄉、潮人人脈,以發展的質量與效率彌補區域發展條件的不足,以多點錯位發展構築穩定“核心—邊緣”結構,以跨區劃合作重組區域網絡,以全方位開放拓展特區發展空間。汕頭,堅持走著自己的發展道路,有其獨特的“定力”所在。

汕頭市委書記方利旭曾表示,要贏得新一輪賽跑,必須有“汕頭定力”。40年來,汕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定力和韌性,以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來哺育市場經濟的發育。也正是這一系列成就,構成了汕頭新一輪發展的基礎。

認識自我,才能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回望過去,才能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擁有定力,才能積蓄能量、行穩致遠。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汕頭被賦予了新的使命。而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底氣和動力,正來自於這一股“汕頭定力”。

汕頭經濟發展曾受多方面因素制約

“汕頭髮展沒有實現高速騰飛,比不上同為經濟特區的深圳、珠海、廈門,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陳鴻宇認為。

這些制約因素體現在哪?陳鴻宇說,首先,汕頭市距離廣東發展的主核心區——珠三角較遠,在投資者眼裡,產業區位差,投資成本偏高;加之汕頭市原來的經濟腹地比較窄小,土地等自然資源匱乏,上世紀90年代初期被分拆為3個地級市以後,市場網絡、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更加碎片化,難以通過經濟網絡的整合來節約粵東的交易費用和生產成本。

其次,汕頭作為粵東的中心城市的地位長期未能確立,無法發揮區域經濟中心的帶動功能。汕頭經濟特區的面積一開始僅有1.6平方公里,1991年擴大到234平方公里,2010年才擴大為覆蓋全市的2064.4平方公里。作為全國最“微型”的經濟特區,窄小的地域極大地制約著政策綜合效應的形成和發揮,也制約了體制機制優勢的重塑和發揮。

再次,汕頭市的工業化進程走過了艱難和曲折的道路,中心城區的工業化始終沒能完成,產業層次長期偏低,嚴重影響汕頭經濟特區的帶動能力,也影響了主城區人口和產業雙重集聚的速度和規模。

在協調發展中追求高質量發展

正是因為諸多的“先天不足”,汕頭才會走上一條具有自身特點的差異化發展道路。在陳鴻宇看來,汕頭很早就意識到,必須以發展的質量與效率彌補區域發展條件的不足。經過近40年的努力,“從人均可支配收入、工業化、城鎮化等反映經濟發展質量的指標看,汕頭並不落後。”

陳鴻宇認為,城市之間的發展水平,不能僅用GDP總量這一把尺子來衡量。經濟總量的增速也會受到區位因素、資源稟賦程度和人文歷史因素的影響,簡單地比較絕對值指標或相對值指標是不科學不客觀的。即使用綜合指數指標進行比較,也容易受到指標體系和指標權重的選擇等主觀因素影響,偏差依然存在。

“發展質量的比較才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說,對發展的效率、效益、結構指標進行比較,才是有意義的。”陳鴻宇說。

例如,2017年汕頭GDP總量為2350.76億元,人均GDP為4202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521元。與同為經濟特區的深圳相比可發現,深圳GDP總量是汕頭的9.54倍,但人均GDP只是汕頭的4.35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則是汕頭的2.35倍;再與粵西中心城市湛江相比,湛江GDP總量雖為汕頭的1.2倍,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汕頭的0.92倍、0.87倍。由此可見汕頭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是比較快的。

再從三次產業比重來看城市的工業化水平。2017年,全省非農產業比重為95.8%,深圳為99.9%,汕頭為95.4%;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經濟總量最高的茂名和湛江分別僅為84.4%和81.4%。可見,汕頭的工業化水平基本接近於珠三角核心地帶。

2017年,汕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7%,增速為全省第一;規上工業增速為10.3%,也居於全省前列。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關係到這一地區的發展後勁,可以大致視為經濟增量指標;規上工業增速則大致可視為經濟存量潛力得到發揮的指標。存量與增量同步上升,說明汕頭經濟健康發展、穩中求進,且在協調發展中追求高質量發展,發展動力也在集聚。”陳鴻宇說。

此外,2017年汕頭的城鎮化率為70.39%,高於湛江的42.09%、茂名的41.90%,說明汕頭城鎮化佈局正向全域推進,城鄉融合水平較高;汕頭高新企業數量為554個,超過了同期潮州、揭陽、湛江、茂名等幾個城市高企數量的總和。

“如果從40年的長跨度看來,汕頭經濟發展速度並不慢,從城市的建成區面積、城鎮化水平、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柱產業及其集群的形成、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和儲蓄等方面看,與全國中等城市相比,汕頭都相對領先。”陳鴻宇說。

以內生方式多點發力推進工業化

這條獨特的發展道路,汕頭是如何走過來的?

在經濟腹地窄小等因素的制約下,汕頭工業化走出了另外一條道路:以多點錯位發展構築穩定的“核心—邊緣”結構,其工業化的推進由周邊縣區共同完成,區域以內生方式多點發力。

陳鴻宇告訴筆者,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大潮,再一次讓汕頭抓住了“因海而生”“因港而興”的機遇,汕頭經濟特區的興辦,汕頭港的復甦與擴建,澄海、潮陽、潮南以及潮州、揭陽各市成為粵東城市化的主戰場,民營企業崛起為市場主體,為汕頭的工業化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活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汕頭的工業發展已經不再侷限於主城區,全域多點錯位發展成為汕頭工業化佈局的全新形態。被細化了的專業市場導引的紡織服裝業、化工材料業、玩具業、食品業等優勢行業,取代了原來生存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小而全”的工業體系,汕頭市的工業化進程逐漸步入持續穩定發展的成熟期。

“在汕頭主城區40公里的半徑範圍內,集聚著全省約20%的專業鎮。嚴格意義上講,粵東地區工業化進程的‘主角’不是汕頭主城區,而是根植於澄海、潮陽、潮南、潮安、揭東、普寧的民營經濟、草根經濟,由此形成了潮汕地區多點錯位發展的工業化、城鎮化佈局。”陳鴻宇說,汕頭經濟的活力在草根、在基層,如同“滿天星斗”,而這正是汕頭經濟的韌性所在。

在陳鴻宇看來,“精細”這一潮汕文化的顯著特點,在民營經濟、草根經濟的發展中淋漓盡致地體現——腹地小、資源有限,就更要精打細算,用好資源、合理配置,做到“小而精”“小而優”。也正是因為如此,汕頭民營經濟的發展更為紮實、穩健,即便遇到風浪,也能憑著韌性得以避過。

在多點錯位發展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同時,汕頭還發揮主城區的樞紐功能,以跨區劃合作重組區域網絡,並將這一區域網絡不斷向下延伸。隨著汕潮揭同城化的推進,汕頭周邊城市、區縣的產業逐漸成為汕頭經濟的服務對象,形成了汕頭工業化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汕頭、潮州、揭陽不斷融合發展。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汕頭民營企業發揮內生動力,不斷實現自我積累、自主創新。截至目前,汕頭已有民營經濟單位約30萬戶,佔全市經濟單位的99%,民營經濟已成為了汕頭經濟的主力軍,並形成了多個特色產業集群。而汕頭市場網絡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形成了比較成形的、發育比較健全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

全方位開放拓展特區發展空間

汕頭是著名僑鄉,特區因僑而立,具有對外開放的先天優勢。在陳鴻宇看來,改革開放40年來,汕頭正是通過藉助外力不斷聚集內力,以全方位開放拓展汕頭特區的發展空間。

“開放,是潮汕文化的另一個特點。”陳鴻宇說,以“精細”謀有限資源使用的質量,是潮汕文化的顯著特點,但“精細”也是有邊界的有極限的,要謀求更高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藉助外力、全方位利用國內外的資源和市場。

汕頭是中國沿海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1860年汕頭開埠前後,數以十萬計的潮汕人從這裡出發,搭乘紅頭船下南洋。改革開放40年來,“新潮商”在珠三角、長三角、在境外海外闖蕩江海。陳鴻宇認為,潮汕人向外走,凸顯了潮汕文化開放的特質,體現了市場的力量,潮汕的人力、資本、信息等資源要素,得以更有質量效率的配置使用。

近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潮汕人才、資本資源的“走出去”,逐漸形成了海內外潮商群體,為汕頭積累了深厚的僑鄉、潮人人脈。通過“走出去”,海內外潮商群體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領域裡譜寫和演繹著“掘金”的傳奇。改革開放40年來,他們又積極參與汕頭經濟特區建設,不僅為家鄉帶來了投資,也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著家鄉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陳鴻宇認為,正因為有了“走出去”,才有了後來的一次次“引進來”。“走出去”和“引進來”不是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得益彰、同向並進的。如今,潮汕人依然會“走出去”,但也有更多潮汕人看到了汕頭的發展機遇、發展前景,或者回汕頭創新創業,或者為汕頭髮展搭橋牽線,讓更多的海內外資源流入家鄉,讓汕頭經濟更充分地融入國家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鼓勵汕頭人帶著資源外溢,與提升資源聚集的虹吸效應是並行不悖的。讓資源要素更自由地流動,汕頭的經濟發展才能更有活力。

目前汕頭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短板。方利旭指出,科技創新能力、城市化進程、城市軟實力已經成為制約汕頭未來發展的三大短板。在開創汕頭髮展新局面的關鍵時刻,“我們更應該以改革開放的眼光來看待汕頭的改革開放,把被實踐檢驗過的‘汕頭定力’進一步轉化為自信自強的前進動力,推進汕頭改革開放再出發。”陳鴻宇說。

撰文:黃學佳 楊可 黃東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