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下發文件!三大互聯網銀行規模擴張遇阻

監管下發文件!三大互聯網銀行規模擴張遇阻


據財聯社報道,去年一度傳言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日前終於下發。在意見稿中,對商業銀行互聯網端的貸款業務進行了具體而嚴格的規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關聯合貸款的新規,對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新網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帶來負面衝擊,未來增速或下滑,整體放貸規模也將受到嚴格限制。

政策核心是限規模控風險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意見稿中指出,互聯網貸款是指商業銀行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基於風險數據和風險模型,線上自動受理貸款申請及開展風險評估,並進行授信審批、放款支付、貸後管理,為符合條件的借款人提供的用於借款人消費、日常生產經營週轉等的個人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

意見稿對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提出了6大限制條件,互金商業評論認為,這些措施背後透露出的監管理念是限制放貸規模,控制互聯網貸款風險。

1)授信額度限制:個人貸款額度不超過30萬;企業授信額度不超過50萬,貸款週期不超過1年。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雖然有互聯網銀行和城商行給予的授信額度最高50萬,但實踐中發放的個人信用貸款基本都在20萬-30萬以內。

2)風控不得外包:銀行不得將授信審查、風控等核心業務環節外包給合作機構,此外,銀行不得僅僅根據數據合作方提供的風險數據直接作出授信決策,變相讓渡貸款風險管理職責。

這一條目前看,基本都能滿足。

3) “屬地化”放貸:地方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應主要服務當地客戶,外省客戶互聯網貸款餘額不得超過互聯網貸款總餘額的20%。

這一條對地方商業銀行衝擊較大,將約束地方商業銀行跨區域發放互聯網貸款的衝動。

4)聯合貸款:銀行與其他有貸款資質的機構聯合發放互聯網貸款,聯合貸款各方銀行應分別獨立對貸款進行審批,不得以任何形式為無放貸資質的合作機構提供資金,不得與無放貸業務資質的合作機構共同出資放貸。

這一條對合作放貸方資質的要求,目前也基本能滿足。目前商業銀行放貸合作方基本是兩類,一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助貸模式,由商業銀行提供資金,助貸服務機構提供獲客、面籤、審批、貸後管理等全流程服務。二是聯合貸款模式,目前比較流行的是網商、微眾、新網等互聯網銀行牽頭、其他中小銀行參與提供資金,互聯網銀行承擔借款用戶風險審核等工作。

5)聯合貸款出資比例:單筆聯合貸款中,作為客戶推薦方的商業銀行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接受推薦客戶的銀行出資比例不得高於70%。作為客戶推薦方的商業銀行全部聯合貸款餘額不得超過互聯網貸款餘額的50%;接受客戶推薦的商業銀行全部聯合貸款不得超過全部互聯網貸款餘額的30%。

這一條對目前的互聯網銀行衝擊較大。目前互聯網銀行聯合其他商業銀行發放貸款,通常出資比例是20:80。而且這一比例隨著規模擴大有不斷降低趨勢。30%的比例鎖死了互聯網銀行的槓桿比,而後者無法大規模吸儲,必然造成資金成本上升,利差減少,規模和營收下降。

6)催收合作:商業銀行不得委託有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記錄的第三方催收機構進行貸款催收,商業銀行發現合作催收機構存在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立即終止合作,並將違法違規線索及時移交相關部門。

這一條對催收機構影響較大,有助於催收機構合規化操作,減少暴力催收等惡性現象。

對三家主流互聯網銀行影響幾何?

互金商業評論將主要從聯合貸款出資比例及放貸資金來源角度討論下,新規對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和新網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的影響。

2017年11月,曾有媒體報道稱,除了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和新網銀行之外,銀監會暫停了其餘的民營銀行線上借貸業務。因此,這條新規衝擊最大的也是這三家互聯網銀行。

微眾銀行:淨息差或下降1/4—1/3

微眾銀行2014年12月開業,為首批互聯網銀行之一。微眾銀行註冊資本金42億元人民幣,目前第一大股東為騰訊,佔股30%以上。

目前微眾銀行主要信貸產品是面向個人小額借款的微粒貸、面向中小微企業的微業貸,以及與汽車電商平臺合作的微車貸。其中,微粒貸是微眾銀行的拳頭產品。

2017年年報顯示,微眾銀行貸款餘額47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5%;存款餘額5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2%。年末註冊用戶超過6000萬,授信用戶3400萬,累計向1200萬人發放8700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7倍和3.27倍。

截止2017年底,貸款不良率僅0.64%。2017年,微眾銀行實現淨利潤14.48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的4.01億元飆漲261.1%。

在資金來源方面,微眾銀行主要依靠同業負債支持規模擴張。截止2016年末和2017年末,微眾銀行同業負債分別為385億元和467億元,佔同期總負債的85%和64%。客戶存款方面,2016年和2017年,微眾銀行僅有33億和53億元人民幣。

據互金商業評論瞭解,在目前的聯合放貸模式中,微眾銀行提供20%的資金,其他80%資金由合作銀行發放。而在分成方面,微眾銀行和合作銀行按3:7分成。其中多收的10%可以視為微眾銀行收取的導流服務費用。

微眾銀行2017年年報顯示,其聯合貸款金融機構超過50家,分享了75%的業務。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微眾銀行更準確的定位其實是一家資金端(商業銀行)和資產端(借款人)的連接方,或者中介。

值得注意的是,微眾銀行2017年度的淨淨息差高達7.02%,遠遠超過傳統銀行1.5%—2.5%的平均水平。其息差來源於微粒貸的較高利率(最高年化18.25%,考慮到其客戶構成及風險等級,大部分客戶進入較高的利率區間。具體可見微眾銀行2017年年報

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出資1:4形成的高槓杆和分成方面的3:7的合作機制,讓微眾銀行利潤得以最大化。

2016年底,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初微粒貸的放貸資金全部來自微眾銀行自有資金,發展到現在大約一半的放貸是來自於微眾銀行自有資金,這個比例會逐步減少,明年應該會降到三分之一,這個比例會逐步下降。

自有資金比例的大幅下降也可以解釋微眾銀行2017年的淨利潤為何會猛增3.6倍。但是,根據目前出臺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政策,微眾銀行將不得不將自有資金比例提升至30%。

考慮到此前微眾銀行出資比例和分成比例,新政策可能會讓微眾銀行淨息差減少1/4—1/3。

網商銀行:同業負債率52%

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批試點的民營銀行之一,於2015年6月25日正式開業。螞蟻金服持股30%,為第一大股東,復星和萬向三農集團分別持股25%和18%,為第二和第三大股東。網商的貸款產品包括網商貸、旺農貸、信用付,目標客群是全網電商創業者和農村經營者。

2017年年報顯示,網商銀行累計向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發放貸款4468億元,資產總額781.7億元,負債總額735億元。

在資金來源方面,年報顯示,網商銀行2017年獲准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銀等中心)開展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此外,網商銀行還通過債券回購、同業存款、同業存單以及同業拆借等方式,保持了較好的流動性。年報顯示,2017年網商銀行同業負債380億元,佔總負債比例52%。相對微眾銀行,同業負債比例較低。

不過,在淨息差方面,網商銀行略遜一籌。2017年的淨息差為5.38%;2018年6月末,這一數據為4.93%。據網商銀行對外披露,2018年上半年,融資成本上升差不多1個百分點;而在資產端,網商銀行放給小微商戶的貸款利率下降接近1個百分點。由此看,其淨息差基本保持穩定。

新網銀行:累計放貸超過1000億

四川新網銀行於2016年12月28日正式開業,註冊資本30億元,由新希望集團、小米、紅旗連鎖等股東發起設立,是銀監會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七家民營銀行,也是一家純互聯網銀行。

新網銀行披露信息顯示,其基本模式是將金融業務嵌入到各個互聯網流量平臺,例如京東金融、滴滴、美團、今日頭條等,例如滴滴的“滴水貸”的資金方之一就是新網銀行。此外,新網銀行也和宜人貸、拉卡拉、來分期、優信等有合作關係。

成立短短一年半多的時間,新網銀行規模發展迅速。新網銀行行長趙衛星曾透露,截至2018年五月底,該行用戶超過1400萬,累計放款金額超過700億,人均借款金額3300元,筆均借款週期75天,信貸業務99.6%以上均機器自動審核。

而截至8月下旬,新網銀行的累計放款額已超過1000億元。一個季度放款量猛增300億。由此計算,到年底,新網銀行的累計放款量有望達到1500億。

由於新網銀行尚未公佈過年報或季報,因此無法查看其詳細的資金來源情況。但在上述三家互聯網銀行中,其模式更近似於微眾銀行,考慮到其快速擴大的規模,其最新的同業負債率或接近、甚至超過微眾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