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Q3強勁增長,黃崢:中國農業將被AI、5G和物聯網改變

經歷7月份上市後的系列考驗之後,拼多多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據拼多多日前Q3財報顯示,在年度活躍買家數和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大幅增長的雙重驅動下,過去12個月,平臺GMV達到344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6%。年度活躍買家數為3.855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44%,比上季增加4200萬。第三季度,拼多多移動端平均月活為2.317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26%;比上季增加3700萬。

拼多多Q3強勁增長,黃崢:中國農業將被AI、5G和物聯網改變

20日財報發出後,創始人兼CEO黃崢在當晚的電話會上,沒有滿足當前的增長,而是重點解析了拼多多"拼模式"的未來潛力,以及在AI、5G與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結合下,對傳統農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拼模式"加速農產品上行

黃崢觀察到,與美國的標準化農業不同,中國的農業生產有它的特殊性。也是"拼模式"可以變革的一個領域。

其一,中國農業整體呈現分散的小規模耕作,農民缺乏市場信息,在整個農業週期中,"種什麼,能銷售多少以及能賣多少錢",都面臨著不確定性的市場因素。

其次,農民和消費者間的分銷流通結構錯綜複雜,農產品損耗大,保質期也被縮短。因此,農民經常被迫提早收穫農產品,或用化學品處理以延長保質期。消費者不僅要支付高價,還只能獲得較差的產品。

而拼多多當前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拼團模式聚集消費者需求,並傳遞給上游農民生產端。依賴這些市場信息,農民可與全國同行比較價格,以合適價格和包裝向3.855億拼多多用戶銷售產品。消費者最終可以用更優惠的價格,獲得更新鮮、更安全的產品,農民也可以獲得更高收入。這達成了一種雙贏,也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產銷結構,對改變農業和扶貧都有很大意義。

早在11月8日,黃崢在參加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曾表示:"過去三年,拼多多平臺已累計幫扶139,600戶建檔立卡扶貧家庭,產生超過21億筆扶貧助農訂單,累計銷售109億斤農產品,相關交易總額達510億元。"這些數據的背後其實是技術所釋放的影響力,對拼多多這種模式而言,扶貧助農與它的業務模式基因是契合的。

拼多多Q3強勁增長,黃崢:中國農業將被AI、5G和物聯網改變

雲南邊陲小鎮蒙自的特產小黃姜,不到一年在拼多多上賣出了1700噸。

不僅僅適用於農業,"拼模式"也能助力供應鏈升級

事實上,這一方案不僅僅適用於農業,也可以應用到廣大的消費側供應鏈的改造升級當中。我們知道,經過30多年的飛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品生產基地。然而,消費品的產品銷售流通系統還存在諸多短板。

與農業供銷環節類似,大部分消費品生產商對消費者的理解和對產品需求的預測並不到位。產銷模式容易受外部環境與消費需求變化的影響——產品受歡迎,自然會供不應求;但產品不如預期,又要打很高的折扣來消化庫存。總的來說,它缺乏一套精準的消費端的需求供應預測模式。

但在技術發展的驅動下,拼多多的拼模式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需求,也能模擬預測消費者未來的需求,並將預測傳遞給上游生產商。這種模式的本質是通過對生產商數據賦能,給予他們更充足的時間來計劃生產,開發出更符合目標客群的特定需求量的產品——通過減少中間環節,生產商可以保留更多利潤,用戶也可以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總的來說,這種"拼模式"在精準預測消費需求之外,它其實也在減少生產端的浪費,這其實有助於生產商建立起更懂消費者的原創品牌。而隨著未來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對個性化、定製化的產品的需求,這種供應鏈模式還在繼續升級。

農業將被AI、5G和物聯網改變

在黃崢看來,"拼模式"升級過程中的下一步,就是對5G、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的使用。因為隨著5G的大規模推廣和普及,工業供應鏈端也將因為迎來更快的數據流和信息交換而不斷升級。

而從拼多多Q3財報顯示的數據來看,針對未來技術的投入也在增長,其當季研發費用增加至了3.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28%,較Q2環比增長80%,平臺研發投入佔比升至9.8%。

在黃崢看來,"拼多多還將持續大幅增加技術投入,運用基於分佈式人工智能架構的深度學習模型,持續提升產品及推廣推薦的精準度。目前,拼多多正和世界各地科研機構合作,以提升公司在分佈式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能力。"

而技術能力的提升,是賦能農業的基礎。因為隨著5G的到來,無論是一棵果樹,還是工廠原材料,供應鏈中不同部分的信息都可以被輕鬆掌握,大量數據的流動與整合,也為技術創新鋪平了道路,在 AI與5G技術的加持下,農業將是可以被真正改變的行業之一。

"雙打行動"站位消費者

黃崢透露,拼多多本季度收入能比去年同期增長近7倍,達到人民幣33.724億元,這主要得益於2017年4月上線的在線營銷技術服務的增長。而拼多多收入轉化率在不斷改善,以更多流量激勵優質商家的策略也抵消了一部分收入轉化率的提升。並表示,平臺希望打造良性循環,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入駐。

黃崢也正面回應了部分商家傍名牌的問題。上市後,拼多多共計被媒體和公眾點名涉及的山寨和傍名牌現象的品牌共計50餘個,其中20多個從未在平臺出現過,而針對其餘30多個涉及假貨和傍名牌的產品,已全部完成清理工作,用釘釘子精神一個個紮紮實實解決實際問題,因為拼多多的終極目標是讓用戶滿意。

據黃崢介紹,拼多多還不斷嘗試創新技術手段加強平臺治理,如利用算法模型與圖像識別技術打擊"傍名牌",哪怕消費者在搜索框輸入山寨詞,也只能搜到正規品牌,倒逼"傍名牌"商家知難而退。

雙打行動背後,或是拼多多品牌轉身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