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鄧超“互懟日常”父母恩愛,是孩子最甜蜜的家教

孫儷鄧超“互懟日常”父母恩愛,是孩子最甜蜜的家教

作為明星中的“恩愛典範”、教育界的“逗比夫妻”,孫儷和鄧超一直是備受大家關注的。我當初關注這兩人的微博,也是從他們一條又一條的“育兒趣事”、“恩愛互懟”開始的,不同於很多家庭教育中的“循規蹈矩”,這對夫婦的日常透著濃濃的愛意和化不開的幽默,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羨慕等等和小花的幸福生活。

的確,“父母恩愛”給一個家庭注入了溫暖和甜蜜,讓生活其中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更加自信地迎接自己的人生。

孫儷鄧超“互懟日常”父母恩愛,是孩子最甜蜜的家教

父母恩愛,寶寶的人生更有安全感

不得不承認,我的童年並不幸福,父母吵架、打架在我的生命中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家裡硝煙四起,我只能帶著年幼的弟弟躲在奶奶家,等待“戰爭結束”。那樣的日子很不好熬,我在放學路上常常會提心吊膽地想“今天他們吵架了沒?媽媽是不是又提出了離婚?要是真的這樣,我該怎麼辦?”童年的我沒什麼自信心,也總是安全感不足,還逐漸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直到成年後,這些童年陰影還是常常會鑽進我的夢裡,所以當我遇到有相同遭遇的老公時,同病相憐的兩個人決定,如果我們組成家庭,一定不能吵架、打架。現在,我們遵守著當初的約定,有爭執就慢慢解決,堅決不在孩子面前“臉紅脖子粗”。可能夫妻恩愛感染了寶寶,大寶常常滿臉嫉妒地纏著我的脖子說:“媽媽,我覺得,你肯定更愛爸爸,第二才是我。”這時候,老公就會嬉皮笑臉地喊:“都愛,都愛的!”

家庭是寶寶安全感的形成地,一對恩愛夫妻,給家庭帶來的安全感,足以照亮寶寶的整個人生。

孫儷鄧超“互懟日常”父母恩愛,是孩子最甜蜜的家教

父母恩愛,寶寶的婚姻觀更健康

閨蜜小菊與大學同學結婚,夫妻倆甜蜜的樣子曾經羨煞眾人。可他們婚後的生活卻並不如意,小菊時常對我抱怨:“我感覺老公的三觀有問題,很多事情互相講不通。”我讓她舉例,她直接說到了婚姻觀,小菊父母是恩愛夫妻,兩口子一輩子基本沒有紅過臉,在小菊的婚姻觀裡,她認為夫妻就應該是像父母這樣,互敬互愛,充滿包容和理解。而她的丈夫則出生在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在他的婚姻觀裡,夫妻吵架、打架是日常,只要不離婚,就可以繼續過下去。見多了父母爭執的場面,小菊的兒子眼裡常帶幾分“幽怨”,有次甚至當著眾人的面朝著小菊老公喊到:“爸爸,你是個壞人!”

小菊的家庭瑣事讓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童年的經歷,原來,父母的婚姻觀會根深蒂固地影響下一代的思維,進而將那種相處模式延續到下一代的家庭觀裡。如果父母恩愛,寶寶自然覺得婚姻的樣子就該甜蜜幸福,而如果父母常常吵架,則寶寶就會產生兩種情況,一種是像我一樣,安全感不足,覺得婚姻必須小心維持;另一種則像小菊老公,對婚姻中的“滿地雞毛”習以為常,繼而將這種不和諧的家庭觀,再接著傳承給下一代。

所以,如果希望寶寶擁有幸福的家庭、和諧的婚姻,就從現在開始,與身邊的另一半互相多一份包容和理解,用“恩愛日常”代替“勾心鬥角”,為寶寶的成長營造更加健康、幸福的環境。

孫儷鄧超“互懟日常”父母恩愛,是孩子最甜蜜的家教

父母恩愛,寶寶會更懂得愛和理解。

《我們仨》是楊絳撰寫的家庭回憶錄,我讀了很多遍,感動於這個小家庭的溫暖,傷感於天不遂人願,楊絳的丈夫和女兒過早地撒手人寰,留楊絳孤身一人。錢鍾書一家是中國家庭的典範,他們夫妻對子女的教育方法更被很多人所津津樂道,不僅夫妻恩愛,還把這恩愛中的包容和理解,傳承給了女兒。

最難忘其中一篇文章中提及的細節:家中三人都喜歡讀書,在安靜的屋裡,夫妻各自捧著一本書讀,年幼的女兒也“有樣學樣兒”地沉浸在書海里不可自拔。這樣安靜又安逸的氛圍,是不是也是各位辣媽所期待的畫面呢?與其說寶寶不學習,不理解父母,不如反觀一下自己的言行,我們做父母的是否做到了互相愛護和理解,是否成為了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恩愛,不是簡單的愛情,不是簡單的親情,是那種寬容與理解,是那種脈脈流動在時間裡的關愛與體諒,是傳承在寶寶一言一行中的關於愛和理解的“教科書”。

孫儷鄧超“互懟日常”父母恩愛,是孩子最甜蜜的家教

很多父母對於“在孩子面前秀恩愛”很忌憚,覺得會不會讓寶寶早熟,其實不然,我覺得父母的恩愛在孩子眼裡,是和諧家庭最起碼的保障、最堅固的屏障,是生命中最幸福的回憶,是人生中最甜蜜的家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