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一般到多少歲就不長個子了?為什麼?

2233哈哈哈


首先,大部分男孩子18歲,女孩子16歲以後,身高基本不會長了!我15歲的時候172,18歲178,就沒長高了,但是,現在小孩的營養好,我小孩13歲,160,腳特別大,擔心他長不高啊!看看大家最喜歡的身高圖片: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高中同學200多人,身高真正長的就幾個!入伍後新兵連400多人,都是17歲以後了,就有1個明顯長了個。

2 現在的孩子17歲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子了!

3 我17歲1.7,現在60歲1.68它🐎的越長越矮了;

4 基本18都不會長了,想啥呢一天天;

5 我女兒15歲身高175,愛吃土豆胡蘿蔔,不愛吃肉,也沒有喝特別營養的東西,這麼高都著急啊;

6 我十七歲一個月長了4公分167,到現在30歲身高還是167,印象深刻那個月,營養很重要;

7 我女兒十一了一米六多了,害怕她長的太高,一米七就行了祈禱,可別長太高了;

8 我18了,身高還不知道能長多少?身高很不穩定,有時168有時171的;

9 我長的晚,16歲前150多公分,去打工以後就長到168了;

10 我怎麼感覺女孩十二歲以後長的很少了,基本上定型了;

11 班裡還有172的女孩子呢!男孩子170以上的一大片,還有一個男孩子186。現在的孩子營養好,個子普遍高。


遊戲大咖王


多少歲不長高和最多能長多高一樣,都是因人而異的,是由每個人的遺傳、鍛鍊、營養等因素共同決定的。通常的說法是,女孩18歲就停止長個頭了。

就我而言,我從小就在同齡女孩中鶴立雞群(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本地的人普遍個子都不高),在家族同輩人中也是最高的。我的身高發育主要是在小學階段完成的,小學畢業時(12歲)就有1.6米,初中三年長了8釐米,中專四年長了2釐米,中專畢業參加工作時我19歲,1.7米,除了鞋跟,從此就沒有長過身高了。

從我身邊女孩子的情況來看,大學時候也就基本不長個了。

可見,女孩一般到18歲就不長高的說法還是比較靠譜的。所以,長高還是要趁早啊。


TT童心世界


看初潮什麼時候來,這個挺準的,一般來了月經後,身高也會長,但是沒什麼潛力了,所以發育太早,女生初潮來早了要注意了,我小時候很矮,鄰居女生比我高一個頭,我媽那時還擔心我長不高,但是鄰居女生四年級就來生理期,十歲左右,好像是11歲,我是14週歲來的,大概八歲以後我個子瘋狂長,使勁長高,現在我個子完全高她一個頭。


我初中畢業時身高164cm,後來我就記住了我身高164,到現在大學別人問我多高,我就講淨身高164,高中每年也有體檢,但是變化太小,我一直講164,我也是傻,前幾天,去我一個以前做裁縫的親戚家中,她用皮尺一量,我才知道我己經有167cm了,我不信,還又量了一遍,以後不講自己164了,我己經167了,我馬上大二了,四年長3釐米,應該不會長了,畢竟我都過二十的人了。

我媽說我長的最快的時候是八歲至十五歲的樣子,來生理後也長了五六釐米左右吧。


kmmg


身高增長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一,長高基礎階段:

1-9歲的孩子長高打基礎階段

二、長高突增階段:

10-16歲的孩子處於發育期,身高明顯長高。

此時對鈣離子需求量特別多。

專家研究發現:此階段孩子每多吸收3萬毫克鈣離子身高,便會多長高1釐米。

三、長高衝刺階段:

男性17-26歲,女性16-25歲處於長高衝刺階段。

研究發現:此階段青少年軟骨還未真正癒合。

通過合理有效治療及補充足量鈣離子仍十分重要 ~

然而,在我們25歲之前快速長高方法有以下幾種 :

1,應該多吃蛋白質尤其含有"氨基酸"食物。

比如:麵粉、小麥、豆類、蝦、螃蟹、貝類、海藻、牛肉、雞肉、蛋、牛奶、乳酪及深色蔬菜等

2,糯米、甜點等食品則應儘量少吃。

因其所含糖份多,會阻礙鈣質吸收。吃多了會影響骨骼發育

3,,必須養成少吃鹽的習慣

其實,從醫學角度看:

身高能否如意,取決於幾個因素,

首先是遺傳因素,佔70%。

此外,取決於其他條件,包括運動,營養,環境和社會因素等.

我們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增高:

1.每天早晨起床後,在床上進行5分鐘左右的伸展運動.

2.在課餘抽出半小時左右拉伸自己的韌帶,就是站著或者坐在地上用手去摸自己的腳.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嘗試橫叉和豎叉.

3.游泳是最好的增高運動

4.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5.如果你的腸胃能夠適應牛奶,這是你最好的選擇.

希望我的建議能對你有幫助~


建築女磚家


我也不知道,但是聽別人說就是以來大姨媽為限度,大姨媽來了以後,就不會長了,但是我覺得不是很準確,雖然我的初潮比較晚,初二才來,但這是我們家遺傳的因素,我們家女性來大姨媽的時間都晚。我六年級畢業時157,初三畢業時162,高三畢業166,現在大學了,好像又長了一兩公分左右,而且我爸爸媽媽都不高,我爸爸169,我媽媽160,但是我爺爺,姥姥都很高,家裡還是有長高基因的,而且我是山東人,哈哈哈,山東年輕一代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普遍比較高,我弟弟185,哥哥183,周圍男生不能說都180,但是絕對也都175以上,女生165是普遍身高,168到172在人群中也一點也不顯眼。我覺得地域原因,營養,還有家族基因都對身高有影響。


深藍159


格姆思小G老師先回答題主,人從出生到成人有兩個生長髮育的突增期。第一階段是從出生到10歲, 男子平均身高發育達到成人的79% , ; 女子平均身高發育達到成人的85%。第二階段是從11~20歲左右, 這個時期男子身高平均增長佔成人的 21%;女子身高平均增長佔成人的15%。

而身高停止生長的標誌是骨骺線的閉合。

運動幫助長高

身高的增長即是骨骼的增長,長期適當的運動可持續刺激骨骼,使骨在尺度上明顯增加,骨密質增厚,骨徑變粗,骨面肌肉附著處突起明顯,骨小梁的排列按張力和壓力的變化更加清晰、規律,骨膠原蛋白含量增加,從而在形態結構上產生良好的適應性變化。隨著形態結構的改善,骨的抗折、抗壓、抗扭轉等方面的物理性能都有所提高。

人體及動物實驗結果均表明,不同方式、強度的適宜運動對骨骼的長度、唯獨、皮質骨厚度等參數的促進效應非常明顯。

但不良的運動方式容易造成骨發生變形甚至畸形,骺軟骨過早癒合,兩側肢體生長髮育不均衡,過早出現骨質疏鬆。

所以每年至少測量1~2次(最好每季度測量一次)身高,這是及時掌握生長髮育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

幼兒身高(體長)生長規律:

國家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研究制訂了《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

0~6歲女童身高(cm)

0~6歲男童身高(cm)

說明:“中位數”,表示處於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數~+1sd”即:中位數上下一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屬於“正常範圍”,代表了68%的兒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數上下兩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則定義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兒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數上下三個標準差之內,則定義為“矮(高)”,代表了4.6%的兒童。極少兒童在三個標準差(+3sd)之外(比例小於0.5%)。


格姆思


眾所周知,人的身高會受到父母遺傳、後天營養、疾病、運動、環境因素等很多方面的影響,且增高的時間段有一定的規律,即出生前後和青春期。很多人也都有自己想要的身高,但往往差強人意,一旦過了身高的發展時期,無論我們怎麼補營養或是鍛鍊身體都是無用功的。那麼,女孩一般到多少歲就不長高了呢?


簡單的說,女孩同樣是過了青春期就不長高了,一般20歲左右,但也因人而異。據世界衛生組織經過對大量女性生長髮育情況調查結論:女性的青春期為10~19歲。月經來潮標誌著女性青春期的開始,每個女性月經來潮的年齡都有差別,一般為14~16歲,但是在10~18歲之間月經初次來潮均屬正常。一般月經來潮後4~6年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18~20歲左右達到性成熟期。在青春期,女孩漸漸發育成女性體形,即第一性徵(生殖系統發育)及第二性徵(乳房發育、臀部豐滿、體毛分佈等)出現,月經來潮,還有體內女性激素(女性荷爾蒙)產生增加,此時段為女性高迅速增長的時期。一般過了青春期身高變化就不大了,因每個女性月經初次來潮的時間差別可很大,這就為其增高年齡帶來了差異。


隨著經濟的發展,醫學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如果要想知道自己能否增高,去醫院檢查一下骨骺線是否閉合就可以了,一般骨骺線已經閉合就基本不會再長高了。當然,如上所述,身高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平時可多注意增強運動,如多參加體育鍛煉如騎車、單杆雙杆,跳高或引體向上等體育運動。此外,還要加強營養,避免偏食,多吃高蛋白和含鈣、含鋅豐富的食物,像魚類、瘦肉、蛋類、牛奶、豆製品、動物內臟以及新鮮水果、蔬菜等均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都有利於身高的增長。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因為家中有正在成長的孩子,所以關乎孩子成長的問題總是分外關注。當父母的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兩條大長腿,我曾在之前的問題中曾討論過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豐富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運動有利於身高的增長。

身高的增長主要指骨骼的生長,骨骼生長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長,身高增長最快的時期是青春期,男孩身高增長巔峰期是青春期的頭一年,約13~14歲,身高可增加10~12釐米,女孩身高增加巔峰期是月經初潮的前一年,身高增加可達7~8釐米。女孩子一般在19~23歲骨骺線閉合停止生長。

骨骺線是骨骺板的截面影像,骨骺板是長骨末端與骨骺之間的盤狀軟骨結枸,在ⅹ光片上表現為一條較寬的透光帶,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骨化,當軟骨完全骨化後,骨骺之間就形成一條閉合的縫,就是骨骺線。



長高的過程就是腦垂體分泌生長素促使長骨末端的軟骨鈣化直至骨骺線閉合的過程。當骨骺線閉合,長骨不會再繼續生長,身高也停止生長。

女孩子月經初潮前,腦垂體活躍,內分泌旺盛,下肢和脊柱新陳代謝旺盛,骨骼生長快速。青春期後,腦垂體處於半休眠狀態,不再分泌生長素,體內的各種激素分泌平穩,身高生長也緩慢,直到骨骺線閉合,停止長高。

多運動,多休息,多營養,讓孩子有一個理想的身高。


雲在青山18


這個是根據女孩個人體質和遺傳因素來說的,沒有一定必然性。比如春秋君我,準確記得自己每個階段身高,五年級150cm,六年級155cm,初一162cm,初二165cm,初三167cm,高中畢業169cm,大學裡到170cm,可是有三個小時候玩伴,她們的身高都停留在了六年級時候的身高,曾經我和他們個頭一樣。


科壇春秋精選


在人的一生中,身高的增長是有規律的。一般來說,我們在剛剛出生的時侯平均身長大約50釐米左右。在生命的第一年裡,我們的身長增長速度是一生中最快的,平均一年增長25釐米。到了第二年,增長的速度稍微減慢,平均一年增長10釐米左右。大約從2歲開始,身高生長的速度逐漸緩慢下來,每年大約平均增長7-8釐米,6歲以後,每年平均增長5釐米。女孩子從10歲開始進入生長的突增期,每年平均增長6釐米,這種突增大約會持續3-4年,然後,增長的速度再次逐漸放慢,每年平均增長1-2釐米;大約在十八、九歲,身高將停止增長。男孩子的生長突增是從13歲開始的,平均每年增長8-9釐米,突增持續2-3年,到20歲左右,基本上達到他成年後的身高。


  可見,身高的增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發生在從出生到20歲之間。研究生長髮育的專家認為,儘管身高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一個人的後天生長環境更為重要。因此,我們可以在這期間為自己身高的增長作一些努力。

  人之所以能夠長高主要是由於骨骼的增長,特別是四肢長骨的增長。在20歲之前,我們四肢長骨的兩端有尚未骨化的骨骺,骨骺與骨幹之間有一層軟骨層,醫學上稱之為幹骺端。幹骺端的軟骨細胞不斷分裂增長,並收鈣離子,使之不斷骨化,於是骨骼就一點點加長,人也就一點點長高了。

  生長素是一種與生長髮育密切相關的激素,它是由腦下垂體分泌出來的。生長素不僅能夠直接刺激幹骺端軟骨細胞分裂、增長,而且還能刺激全身肌肉的生長髮育。因此,任何影響生長素分泌的因素都會影響我們身高的增長。

  如果你的第二性徵來較得早(和同齡人相比),但身材卻很矮小,最好到正規醫院的內分泌科檢查一下。因為內分泌的疾病會影響生長素的分泌。但是,如果你的第二性徵來得晚,你就不必為此緊張了,因為你的生長突增還沒有到來,目前矮小的身材並不是你以後最終的身高。你很可能會在同齡人躥個兒之後再猛躥一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先長後不長,後長先不長”。


  除了疾病,最經常影響生長素分泌的,就是我們的生活習慣了。

  首先是睡眠。有人研究發現,在入睡2小時之後,人體內的生長素開始分泌增多。因此,如果你經常熬夜,長期缺乏睡眠,就不太容易長高了。為此,研究生長髮育的專家特別建議: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應該每天按時睡覺,最好每夜能保證8-9小時的深度睡眠。

  其次是情緒。大量的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情緒狀態會影響整個內分泌系統,包括生長素的分泌。如果我們經常為自己的身高擔心和憂慮,緊張壓抑的情緒不但不能幫助我們長高,反而還會抑制生長素的分泌。從生長髮育的角度來說,在青春期這個“多事之秋”,能夠讓自己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特別重要。

  運動也會有助於我們長高。有研究發現,運動後30分鐘,體內的生長素分泌達到高峰。還有人認為,運動不僅刺激了生長素的分泌,而且還給骨骼增加了局部刺激,促使幹骺端的軟骨細胞增殖、分裂。運動刺激生長髮育的機制究竟如何應該是生理學家關心的事情,我們可以從周圍那些年輕時喜愛運動的人身上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在青春期經常運動對於生長髮育是有益的。


  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生長髮育還需要充足的原料。研究生長髮育的專家告訴我們,目前,在青少年中,最嚴重地影響身高的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長期慢性營養不良。比如,偏食、暴飲暴食、過多地食用膨化食品和罐裝食品,甚至以多油或多糖的零食代飯……。專家們建議,應該通過規律、多樣化的飲食為生長髮育提供充足、均衡的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