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喜歡吃手的原因是什麼?

關運福


我家二寶現在每天都喜歡吃小手,吃得高興了整隻拳頭都要伸進嘴巴里了。

寶寶喜歡吃手一般有這幾個原因:

一、口的敏感期到了。孫瑞雪在《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一書中就提到過,孩子的不同發展時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最早的就是口的敏感期。

我們會發現小嬰兒都喜歡吃手,當我們把他們小手從嘴邊拿開時,他們會用哭來抗議。這是因為他們這時在用嘴巴來探索世界。在不能自由支配自己身體的時候,通過嘴來認識自己的身體,當他們吃到小手的時候,會發現,哦,我是有小手的,到後面,會吃小腳,吃他們能吃到的東西。

這個時候,請不要阻止孩子,這是他們成長的必經階段。只要幫他們把小手擦乾淨,讓他們自由地啃吧。

二、安撫自己。稍大點的寶寶,大約半歲以後三歲之前,會通過吃手的方式安撫自己。就像有時吃母乳時寶寶不一定是餓,可能只是心理安慰。當他們寂寞了,無聊了,缺乏安全感了,都會通過吃手來緩解。這個階段的吃手也是正常的,大人無需干涉也不必擔心。

三、缺乏安全感,內心焦慮。三歲以後的孩子也會吃手,原因是他們面臨陌生的環境或者壓力大時會用吃手的方式緩解。尤其是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可能吃手情況會多一些。大人也不用太過擔心,多陪伴多安慰孩子。

總之,孩子在五六歲孩子之前吃手的行為都是正常的,如果再大點還吃手,可能是長期的安全感缺乏或者緊張焦慮造成的,容易形成一種習慣。這時多關心孩子,要注意慢慢糾正孩子吃手的不良習慣。





寧媽育兒


我記得我的孩子在2個多月大時,就很喜歡吃手,每天早上醒來後不哭也不鬧,就專心地吃手,吃得口水嘩嘩地,你逗她,她還會衝你滿足地笑。


小嬰兒為什麼喜歡吃手?

有種說法是嬰兒出生後手上帶著二兩糖,所以小嬰兒喜歡吃手。實際上,從科學上分析,嬰兒喜歡吃手是出於如下3方面的原因

1.嬰兒口欲期。

吃手活動是2-3個月嬰兒獲得滿足的最佳、最方便的途徑,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孩子長大以後會出現咬指甲等焦慮症狀,甚至容易脾氣暴躁。

2.探索世界的需要。

2-3個月嬰兒處於用嘴巴探索世界的階段,他能靈巧地吸吮自己的手代表他的大腦發育非常好,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3.安全感。

有些新媽媽或者老人認為小嬰兒吃手很不衛生,所以會阻止嬰兒吃手,這樣其實會破壞他的安全感。嬰兒吃手時的情緒通常是滿足而又快樂的,這是他有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基於如上幾點原因,嬰兒吃手不要干預,新手爸媽給寶寶做好手部衛生和清潔就可以。


另外,嬰兒吃手的時間不會持續太長,最多到6個月左右時就不吃了,如果2歲以上還有吃手現象,屬於病態表現,需要引起注意。

你好,我是一個愛分享的80後寶媽,多平臺簽約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6歲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希媽育兒


當寶寶剛剛出生時,他的四肢動作還是無意識的,兩三個月以後,由於神經系統的發育,上肢運動逐漸有了目的性.但他此時還不知道抓玩具,因而會把手自由地放在口中,這對寶寶來說,是成長的一個飛躍,這表明他的上肢神經支配已比較成熟。如果父母在三個月內開始阻斷寶貝吃手,寶貝的心理發育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長大以後容易變得自信心不足、多疑和膽小。

再過一兩個月(4~5個月大),由於寶寶已經具備了伸手拿玩具的能力,他會把眼前見到的玩具等抓在手裡並準確無誤地放八嘴裡品嚐,這種品嚐行為也是一種學習,寶寶可以通過嘴的感覺,分辨出玩具和手的區別,從而進一步有意識地觸摸周圍的一切,吃手指的過程能夠鍛鍊寶貝手部的靈活性和手眼的協調性。這樣對大腦的發育、肢體、肌肉的鍛鍊也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吃手是寶寶的學習行為,但當寶寶吃手時,家長逆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注意寶寶的手與玩具的衛生,家長要勤為寶寶洗手,把玩具進行消毒處理。使寶寶吃得”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2、防止異物傷害寶寶,寶寶能夠到的地方,不要放紐扣、豆子等可能放入口中引起氣管或食管異物的小物品,玩具最好無銳角、邊,以免傷害到寶寶。

3、注意“孤獨”引起的吃手行為,有時家長忽視與寶寶的交流,寶寶會由於缺少愛撫.以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表明寶寶感到孤獨,需要與大人交流,應引起家長注意。

4、另外,在寶寶出牙時,會有不適感,寶寶也會通過吃手或咬其他東西來緩解這種不適感。


兒科醫生鮑秀蘭


提要:嬰兒喜歡吃手的原因是什麼?

在寶寶3-4個月的時候,總喜歡把小手放進嘴裡吮吸,很多媽媽擔心,寶寶這種行為不衛生,會阻止寶寶的這種行為。

其實,這時候,寶媽們不應該阻止。看看以下吃手的原因就知道啦。

喜歡吃手的原因

1、口腔敏感期的需要

寶寶在口腔敏感期的表現,就是不停地喜歡吃手,實際上,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觸覺發展需要。千萬不要硬從寶寶嘴裡把手拿出來,更不能不滿足孩子的這個需求。

寶寶吃手,有利於寶寶的手口動作相互協調,同時也是一種探索好奇心的方式,喜歡用自己的舌頭、牙齒和嘴唇來感受不同物體的材質,軟硬程度等。

因而,媽媽們可以在保證寶貝手指清潔的情況下,或者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順其自然。可以促進手眼協調和抓握能力的發展,同時,環境不會過去幹淨,有利於寶寶的免疫系統的形成。防止過敏的情況發生。


2、滿足吮吸的需要

寶寶吮吸是維持生存的天生的本能。據嬰幼兒行為學家對比發現,喝母乳的寶寶在進食時需要用力的不停的吮吸,所以吮吸手指的情況比較少。而喝奶粉的寶寶,在吃奶後時間,寶寶會吮吸手指。所以有些寶媽,會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讓寶寶繼續吮吸,可以有效地防止吮吸手指。

3、安撫情緒的作用

同時,3-4月的寶寶,已經開始認識周圍的世界。外界容易讓寶寶產生焦躁的情緒,寶寶吃手,可以安撫自己的情緒,給寶寶帶來了安全感,能夠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讓寶寶安靜下來。

這是寶寶的自我調節的需要,媽媽們不用過去擔心和干涉。

吃手的時候注意衛生

作為父母,不用阻止寶寶的吃手的習慣,一般說來,這個階段很快地過去,寶寶就不會吃手。

因而,大家需要對家裡的東西,特別是寶寶接觸到的東西,如玩具和奶嘴,要定期消毒,同時也應該經常幫寶寶剪指甲,一定要做好衛生。防止病從口入的問題。

同時,也可以給寶寶一些安慰奶嘴之類的東西,讓寶寶感覺到口中有東西可以吃,也可以起到安慰的作用。

另外,如果寶寶在這個時期,沒有得到足夠口腔敏感期的滿足的話,有可能在成年後,遇到問題,還會情不自禁地想吃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J媽學堂


我就閨女四個多月了也喜歡把她的小手嘴巴里,看來我不能阻止她。



吾桐11


嬰兒總是吃他們的手是怎麼回事?嬰兒首先通過嘴瞭解世界,對於大腦尚未完全發育的嬰兒來說,手只是外在的東西,不是他們自己身體的器官。所以嬰兒經常用嘴巴吃他們的手,啃玩具,咬他們的衣服。寶寶怎麼老是吃手?

1、對於2-3個月大的嬰兒來說,吃手標誌著他們心理發展的新階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手眼協調的早期階段,這是智力發展的標誌。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稱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本階段。吃手活動是嬰兒期獲得滿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徑。

2、2-3個月的嬰兒處於唇部愉悅期。如果吸吮的需要不滿足,就會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當他們長大後,他們容易咬指甲,吸菸和其他壞習慣,甚至容易脾氣暴躁,心理焦慮,缺乏信任的人和其他現象。


3、家長若能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吃手會鎮靜寶寶的情緒。有的寶寶在淺睡狀態時,會用吮手指來尋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4、總之,吃手是嬰兒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需求和行為,是嬰兒自我安慰的一種健康方式。在正常發育中,寶寶不會養成吃手的習慣,父母不必擔心,也不要試圖阻止。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很多孩子都有頻繁吃手的習慣,其實這是一種孩子自我探尋世界以及自我安慰的方式。家長經常會擔心,孩子吃手是否會把手上的細菌帶入消化道內。這一點家長不用擔心,因為孩子本身就需要不斷地吃周圍的細菌,這樣才會使腸道菌群正常的建立。

需要提醒的是,頻繁的吃手會造成孩子的依賴,如果在寶寶開始長牙以後,仍然保持吃手的習慣,那麼就會影響牙齒的生長。所以對於頻繁吃手的孩子,還是建議誘導孩子接受安撫奶嘴。

吸吮是嬰幼兒的天性,吃手自然是太常見的自我安撫方式。由於頻繁吃手可能造成牙齒排列異常,甚至影響上下頜骨發育,導致反頜等現象,所以建議對頻繁吃手的嬰兒應誘導換成吸吮安撫奶嘴。安撫奶嘴外面的圓片做為吸吮時反力作用,可有效預防/減輕牙齒問題。強行終止吃手達不到預期效果。


崔玉濤育學園


寶寶吃手主要有三種原因:

1.生理原因:

寶寶單純的吮吸需求或者餵養不及時寶寶飢餓的一種表現。 很多父母都陷入這樣一個誤區,寶寶吃手就是餓了,於是不停的餵奶,餵奶,寶寶心裡苦,奈何寶寶不會說。

寶寶飢餓時在吃手的同時會尋找乳頭,若沒有尋找乳頭這一動作,就可以歸為單純的吮吸需求。



2.心理原因:

寶寶缺乏安全感或者無聊了把手當玩具了。 父母要多陪伴,在8個月前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建立寶寶心理安全島。同時給寶寶準備一些安全乾淨的玩具,供寶寶玩耍,這樣除了吃手外寶寶可以有其他選擇。

如果寶寶已經3歲或者更大了還有吃手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原因,內心沒有安全感,緊張焦慮時都會通過吃手來緩解不好的情緒,這種情況,父母要及早發現,做好心理引導和情緒疏導。



3.寶寶處於口欲期。

口欲期是孩子眾多敏感期中的一種。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大概兩三個月時,開始有吃手的習慣。起初他會把整個拳頭放嘴裡,隨著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他能準確的將大拇指放入嘴中,能抓取物品後,就會到口欲期的高峰期,把所有能抓到的東西放入嘴中,去探索。這是寶寶必須要自己經歷的。 如果口欲敏感期過度的好,一般一歲以後,寶寶就不會再吃手了。


寶寶吃手,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要理解寶寶,滿足寶寶的生理心理需求,並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口欲期。

2.經常給寶寶洗手,保持乾淨的情況下讓他吃個夠吧!

3.提供乾淨安全的玩具和好的探索環境。寶寶7.8個月大時,口欲期非常明顯,只要能拿到手的東西都會往嘴裡送。 家長應該將危險物品束之高閣,放一些安全乾淨的玩具在寶寶周圍,供寶寶探索。

4.多陪伴。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心理更容易獲得滿足感、安全感,有效陪伴還可以減少寶寶的焦慮、壓抑情緒。 寶寶吃手,再到吃各種可以放到嘴裡的東西,有助於他去探索周圍的事物、熟悉他所生活的環境。


放開那孩子讓我來



嬰兒第二個月開始進入口欲期,這個時期的寶寶通過吃手進入了探索世界的第一步。通過吃手,寶寶好奇心、認知的驅使會讓孩子出現口欲期的表現。

我家大寶兩三個月的時候也是吃的不亦樂乎,第一次做媽媽的我不知道這是寶寶的正常發育階段,錯誤的給他的兩隻小手帶上了手套,一看到寶寶吃手就去把他的手從口裡拿出來,現在大寶已經12歲了,他的動手能力比別的小孩差了一些。

所以現在對與同樣把手吸的咋咋只響的二寶,我沒有再阻止寶寶吃手,只要每天把寶寶的小手洗乾淨、注意衛生,就讓寶寶盡情的享受吃手的快樂吧!


心靈靜思


導讀:為什麼嬰兒愛吃手? 吃到幾歲屬於正常的?

嬰兒喜歡吃手有三個原因:

原因一,促使大腦與神經形成連接

通常大腦正常的嬰兒都愛吮手指且必須要吸吮手指,因為出生後大腦尚未發育完成,唯有根據覓食反射等原始反射來促進大腦發育,剛好自己的手指就在嘴巴的附近,閒時就順手拿過來吃了。

這樣,在反覆吸吮手指的過程中,嬰兒的大腦就開始形成神經的連接,大約2周到3周左右,小寶寶漸漸能通過自己的意志來活動手指了。

在第二個月到第三個月的時候,醒來時發現自己喜歡的手指就近在眼前,立馬放進嘴巴吸食。

如果嬰兒的大腦發生故障的話,嬰兒出生後半年後也不會有這個樣的一種行為。所以,寶寶愛吃手指反而是健康的證據。


原因二,感知與探索世界

在嬰兒的身體感官中,嘴巴和舌頭的觸覺是首先發達起來的。因此,小寶寶想了解自己周圍事物或物體的形狀只能靠嘴巴來感知了。

再者,前三個月小寶寶還不能靈活地抓取物體,想玩耍又沒東西玩,所以有事沒事就吃手來安撫自己的情緒。

生後第四個月,嬰兒慢慢能熟練的使用手了,開始對自己周圍的東西感興趣,於是愛把東西塞進嘴裡,通過這樣的方式感知物體的形狀。


原因三,安撫自己的情緒

當小寶寶心中有氣或者感到寂寞或肚子餓了就會哭泣,因而刺激大腦。當他看不見媽媽的身影,就只能吸食手指安撫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

這意味著不是反射動作,而是寶寶自己決定這樣做的,也就意味著嬰兒大腦發育趨於完善了。 這個時候家長如果不想讓寶寶吃手過長時間,跟他多交流互動,多做遊戲,他自然就不在吮手指了。

通常來說,2歲之前吃手都是沒關係的,寶寶想吃就讓他吃,洗乾淨手就好,別干擾他

已全網維權,轉載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