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伉儷”再收罰單 涉事股當年25元今天4.71元

法制晚報2018-11-2113:05:27

法制晚報訊(記者張蕊)11月20日晚間,上交所發佈《關於對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及時任董事長孔德永,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薇傳媒)及其直接負責人員黃有龍、趙薇、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趙政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5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這是繼證監會之後,有關監管部門對趙薇和黃有龍開出的又一張罰單。法制晚報記者注意到,此次罰單中的紀律處分已經通報給了證監會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並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祥源文化的前身為萬家文化,2016年底,龍薇傳媒曾計劃用高達51倍的槓桿收購萬家文化29%的股權,後因自籌資金不到位,導致收購失敗,萬家文化的股價也一度暴跌,導致中小股民損失慘重。

今日早盤,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開盤微跌,報4.65元,至9時50分翻紅,截止記者發稿,祥源文化上漲一分錢,報4.71元。

高額槓桿收購失敗

2016年底,龍薇傳媒宣佈,擬用30.6億元收購萬家文化29%的股權。收購的消息一出來,迅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因為龍薇傳媒是“小燕子”趙薇的公司。而這在萬家文化當時的股價上亦有所體現,其股票一度從停牌前的18元上漲至25元,令不少中小投資者趨之若鶩。

股價的波動,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上交所監管問詢後發現,龍薇傳媒於2016年11月12日成立,註冊資本 200 萬元,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為零。收購資金中,股東自有資金 6000 萬元,剩餘資金均為借入,槓桿比例高達 51 倍。截至2017年1月12日,相關股權質押融資仍在金融機構審批流程中。

2017年2月14日,萬家文化發佈公告稱,由於龍薇傳媒表示是否能按期完成融資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萬家集團與龍薇文化擬將轉讓股份的數量由 18500 萬股變更為 3200 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 5.04%),交易金額由 30.6 億元變更為 5.3 億元。公告稱,此次交易完成後,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將不發生變化。

2017年3月28日,萬家文化再次披露公告稱,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未在協議約定時間內辦理完畢標的股份的過戶登記手續。然而三天後,萬家文化的公告稱,因股份轉讓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萬家集團和龍薇傳媒簽署瞭解除協議,決定終止股份轉讓事項。

消息一出,市場譁然。萬家文化的股價應聲下跌,截至2017年7月18日,萬家文化股價跌至最低點8.8元。距離半年前25元的股價高點,股價跌幅高達64.8%。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此次收購失敗,並沒有追究任何一方的責任,但“過山車”般的股價卻害慘了不少投資者。

有關部門認定擾亂市場秩序

2017年11月,祥源文化公告稱,已經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此次萬家文化的收購中,趙政是黃有龍的代表)以及萬家文化當時的實際控制人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2018年4月,證監會官網發佈《行政處罰決定書》以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黃有龍、趙薇、孔德永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而龍薇傳媒高槓杆的收購行為,也被證監會認定為“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了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在昨晚上交所發佈的《決定》中,也認定龍薇傳媒“因名人效應疊加,嚴重誤導市場及投資者,引發市場和媒體高度關注,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上交所指出,龍薇傳媒在本次收購前一個月成立,未審慎評估收購的可行性,未進行充分的資金籌備,在境內可支付資金有限、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並貿然公佈收購信息,籌劃收購事項不審慎,且未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終止收購風險。

此外,上交所指出了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在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方面的違規行為,包括未充分提示終止風險,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籌資計劃和安排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未及時披露與金融機構未達成融資合作的情況等。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證監會和上交所先後對趙薇、黃有龍以及龍薇傳媒開出的罰單,意味著監管部門對於此事的重視,“今後對於此類收購監管的會更加嚴格。”

宋清輝稱,即使不能在上市公司擔任高管等職位,但對於龍薇傳媒和趙薇來說,也逃避不了該承擔的法律責任,絕不能“拍屁股”走人,“之前已經有投資者起訴,他們面臨的就是鉅額索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