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改寫了無數人的命運。在這一進程中,我們增強了自信,豐富了閱歷,拓寬了眼界,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對於我們的國家、民族乃至個人,都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趕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綠亮正在衝浪遠航。”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方加亮

上海市工商聯副會長、閔行區工商聯主席

上海市浙江商會副會長、上海綠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多人知道,我出生在浙江省溫州樂清的一個農村家庭。論地域,是山裡人,從小沒有受到過都市風氣的浸潤;論學識,也沒讀過幾年書,為家庭操勞,四處奔波。想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改善自己及父母弟妹們的生存環境。

小時候的生活環境,用“不堪回首”來形容也不為過:父母都是以務農為生,兄弟姐妹四人,家境很貧寒。小時候看到富裕人家能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心裡很是羨慕,甚至有時候還會產生嫉妒感。在這種心態驅使下,我從小就有一種強烈的“翻身”慾望。如何讓自己及家人的生活過得好一點?但我在目力所及的範圍內,看到的就是依憑體力幹活賺錢。錢多了,生活條件自然會逐步改善。我又是家裡的長子,自然要為父母分憂。

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做的第一份工作是收購廢鐵。當時也就十五六歲,要是在城裡,還是被當作小孩呵護的年齡。

那時候,我一個村一個村尋覓、一個鎮一個鎮搜索,常常為了幾十、上百元的“大生意”,和村鎮工廠裡的領導死磨硬纏,說幹了嘴唇要別人把存有的廢鐵賣給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和體力去賺錢,雖說低微,但也讓我嚐到了勞動賺錢的喜悅,更堅定了我勞動致富信念。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從懂事那一刻起,識字甚少的父母就諄諄告誡我:做人要老實,待人要厚道!而且在多種場合一再教育我。我照著去做了,後來才漸漸懂得這也是“誠信”的基礎。

我第一次闖上海灘

1992年,家鄉人都在議論:上海要大發展,浦東要開發,我們何不到上海去闖一闖?我因為給溫州私人老闆做過三年貨運司機,送貨地點就是上海,所以更有一些直觀的感受,就把目光投向了展翅欲飛的浦東。

那時在家人幫助下剛剛成了家,我對新婚不久的妻子說:“我不該窩在樂清的山溝裡,趁年輕,想去上海闖闖。”妻子非常支持我:“我們一起去勞動、去奮鬥,總會有過上好日子的那一天。”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懷揣微薄的資金來到上海浦東,當時如火如荼的浦東就如一塊剛落犁初耕的處女地,到處都在造房子、搞基礎建設,到處都是工地。我似乎看到了商機的存在:做建材生意。

在同鄉和朋友的扶持下,我們夫妻倆在一個工地旁開了一小間建材店。那時候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住所也是建材店旁自己搭建的一間斗室,雨天像“水簾洞”,酷暑似蒸籠。

憑藉著比別人更能吃苦,比別人更早一小時起床幹活以及本本分分、老老實實地做生意積累起來的口碑和人緣,建材生意逐漸走上了正軌,有了些許資金的積累,也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資基礎。

中國改革開放日新月異,市場變化非常快。1996年後,建材生意出現了下滑,我就去幹了幾年翻砂鑄件的活。我覺得,別人不願意做,而市場有需求的,這就是機會!一批上海和周邊城市知名企業、醫院等指定我們代為加工配套鑄件,包括上海人民廣場和南京路步行街上使用的欄杆等等。自己真正感到成為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建設者,以自己的雙手改變著這座城市的面貌,併為此而自豪。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網絡配圖丨上海

創建電動自行車“王國”

今天提起“綠亮電動車”,許多人都知道,這是上海的一個名牌產品,一個著名商標。當時怎麼會又一次轉型去做電動自行車?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時為了給鑄件廠採購零配件以及買菜,添了一輛電動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覺得非常實用。恰在此時看到《新民晚報》上的一則報道:上海啟動第一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將於2004年全部淘汰燃油助動車。

這讓我有所觸動:電動自行車,應該有著非常大的市場需求,搞電動自行車製造銷售,絕對是機會。可當我將這個想法說給家人朋友,卻是質疑大於贊成。他們認為正在搞的鑄造行當已經熟門熟路,而改弦易轍去做既不熟悉又無門路的電動自行車,風險太大。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於是我自己走市場,做調查。上海這樣的改革開放前沿城市,每年吸引著數以十萬計外來人員加入,而其中的絕大部分人會選擇買一輛電動車作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按當時的官方統計:上海年銷售約十萬輛,隨著燃油助動車淘汰期限臨近,電動自行車的銷量會是一個不斷攀升的過程,這是絕佳的市場機遇。所以我下定決心:投入全部資金搞電動自行車生產!

接下去的調研、策劃、設計、開模、試產、再調整……經歷了艱苦的過程,終於在2000年5月1日,品牌為“綠亮”的電動自行車正式誕生!批量試銷,立即受到追捧,產品當場售罄。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2000年底,我們在閔行區建立了“上海綠亮電動車有限公司”,租賃梅隴鎮的現有廠房,開出了一條年產兩萬輛電動自行車的生產流水線。

由於綠亮電動車供不應求,面對如此良好的市場效應,我們決定再次投入資金,擴大再生產,新建的12000平米新廠房,年產能力達到20萬輛電動自行車。上海綠亮電動自行車的市場份額,也一度達到近25%。

綠亮牌電動車連續獲得“上海市名牌產品”稱號;2005年至今被授予“上海市著名商標”;2005年至今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我本人也在2004年被授予“閔行區十大傑出青年”稱號、2008年當選為“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從2008年起連續兩屆擔任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會長。

綠亮人在衝浪遠航

綠亮集團乘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東風一路發展,創業創新的領域不再侷限於電動車,近幾年拓展了鐵皮石斛生產銷售,發展起了科技創業園區。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綠亮科創園開園儀式

我們選定雲南西雙版納為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當地的農民通過承包種植鐵皮石斛,收入得到很大的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也因此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網絡配圖丨鐵皮石斛

近年來,公司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致力於打造“上海綠亮科創園”。

時至今日,集團旗下的科創園已建成體量20多萬平方米的科技園區。園區的創業苗圃主要服務高校畢業生,提供場地、資金、創業導師等,對有強烈創業夢想、有創新思路的創業者提供系統的支持與幫助。

溫州這個集團老總15歲收廢鐵起家!如今卻躲去雲南種草藥!

參加2004年3月市紅十字會捐款

受惠於國家的改革開放,企業做好做大了,如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如何回饋社會?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多年前我就關注慈善事業,在別人有急難困苦的時候,伸出熱情之手,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我們在2003年非典期間向閔行區梅隴鎮捐款6000元;在2004年上海市紅十字會舉辦的“慶百年,博愛行”活動中捐款26.8萬元;2005年樂清老家遭受“雲娜”颱風和洪澇災害,向老家資助家鄉建設10萬元。我們還向閔行區梅隴鎮扶貧基金每年捐贈,向閔行區“光彩事業”多次捐贈,以及向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捐贈等等,總金額已超過5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