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9月11日深夜

著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发了一条微博

“我的木子走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这个木子

不是别人

正是和他相伴20年的妻子李默

这之前二人一起抗争了癌症整整三年

但还是没能挽留住妻子的生命

她走了

空留下他一个人

12日中午

仅相隔一天

唐家三少又更新了微博

“我好想她,带我走吧......”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短短8个字

一下子戳中了卷卷的泪点

难以想象

这两条微博背后的唐家三少

究竟该有着怎样的痛苦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而两人的爱情故事

则更是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拥有时有多美好

逝去时人就有多心碎


1999年

唐家三少和李默在网络聊天室相识

李默18岁生日那天

收到了唐家三少的第100封情书

后来,当唐家三少的信写到第137封时

她成了他的新娘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因为唐家三少喜欢长发

原本短发的李默

在那时起决定为他蓄起长发

恋爱2年

唐家三少失业

他自暴自弃

两人生活也一度十分艰难

但李默都一直默默陪伴在他身边

给他鼓励

后来,唐家三少想起当初

“要一直给你写信”的承诺

于是便机缘巧合得

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从对一个人写情书

变成了对亿万观众写他们的爱情

结果第一部作品

就得到了广泛认可

这部小说就是《光之子》

男女主角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名字

“长弓威”和“木子墨”

唐家三少在书中

给他们安排了最完美的结局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后来

李默就一直存在于唐家三少每部书中

李默喜欢吃

所以《冰火魔厨》中有了厨师

李默喜欢梳蝎子辫

所以《斗罗大陆》中的小舞是蝎子辫

唐家三少说:

“我一辈子只谈过一次恋爱,

也只有一次经验。

天天看着李默,

我的脑子里也只有她。”

可以说

她是他书中唯一的女主角

是她带给他无限的灵感

是她成就了作家“唐家三少”

可这一切美好都在2015年被终止

那年十月

李默被查出乳腺癌

是最严重的三阴型乳腺癌

彼时

恋爱16年

妻子李默的长发已过膝盖

但却因为手术后的化疗

不得不剪去

李默将那长发辫作辫子

装进盒子里

在唐家三少生日那天

送给了他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唐家三少不敢相信

他拼尽全力要护她周全

给西藏的寺庙捐钱

看到朋友圈谁有困难

就立刻捐款捐物

努力做到“日行一善”

只要对让李默活着有任何可能的微弱帮助

唐家三少愿意倾尽所有

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他写:

“我的心不大,

只装得下一个你。

不管顺境逆境甚至绝境,

只要有你在身边,

我就不会怕。”

他甚至用写书来挽留妻子

2016年,妻子患病一年后

唐家三少以自己和妻子为原型

写下小说《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将它作为礼物送给病中的妻子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想用这样的方式

留住妻子

但即便是做了这一切

他心底里还是无法抑制住这种

离别的恐惧

“我发现,

如果她离开,

我将没有我自己。

她十六岁做我的女友,

那时,我十八岁,

一路走来,

二十年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可终究

再美好的爱情

也敌不过天灾人祸

一句“木子离开了”

你不知道

那是唐家三少在说

某种意义上

“唐家三少”也随着她死去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所以我们看见了那条微博

“我好想她,带我走吧”

一个人要有多绝望

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那就像是

从心底的最深最深处

一大片一大片地枯萎死去

只留下巨大的空洞

你看着那空洞

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你知道这空洞

除了她

什么都填不上了

可是她不在了

再也不回来了

纵使环顾四处找寻她

总是一无所获

徒劳无功

你知道这空洞

将一直一直存在着

那里似乎已经彻底地死去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但庆幸的是

妻子去世的第三天

唐家三少写下《寻梦环游记》中

对死亡的理解:

人其实会死三次

第一次

是呼吸停止的时候

她的人死了

第二次是火化的时候

她在社会上死了

而第三次

则是在最后一个记得她的人死去的时候

那时,她才是真的死了

可以看出

他在一定程度上

走出了痛苦的执念

他可以感受到

只要我爱你

你就在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卷卷很开心能看到这样一幕

在至亲离世面前

唐家三少有着走出死亡

在亡妻之上重建自己生命的力量

可是,还有很多很多人

走不出来……

5.12汶川地震之后

有很多搜救人员、新闻报道者和灾民

他们不容易睡着

睡着后又容易惊醒

总是做梦

梦到那一天

梦到死去的家人和朋友

仿佛能看到他们

听到他们说话

他们好像就在身边

总是想死去就好了

这样,就能就不后悔了

为什么后悔?

后悔在那时没能陪在朋友身边

后悔曾经没有常常联系

后悔没有对死者说过,我爱你

最终,一些人因为精神疾病而选择自杀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

男主Lee在一场火灾中丧失了三个孩子

他说:“我心里什么都没有了”

活着是足以让他窒息的枷锁

最终他在警察局试图自杀

却被一拥而上的警察扑倒在地

他用尽力气从嗓子里挤出一丝声音说:

Please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他花了很大的精力

但还是无法面对痛失爱女的痛苦

同样的,今年8月5日的早上

香港女歌手卢凯彤突然从高楼堕下

当场死亡

好姐妹林二汶在网络上谈及此事说:

“这永远也不会是一件OK的事。”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我想,直到我百年归老,

再次遇见她,

我们一如以往般无聊时

也许那时候才OK吧。”

直到自己跟逝者相见

身心的痛苦才能得到解放

江歌妈妈在事发后的一段采访内容

也深深刺痛着卷卷的心:

“我所有的希望都没了,

我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不痛。

可是我宁愿痛着,

我感觉我痛的时候,

是小歌子在想我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不管是妻子、好友、家人、女儿

当这些至亲突然离世的时候

我们必然会承受莫大的痛苦

心理科教授洪军

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解释“丧亲之痛”

亲情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它连着不能割舍的血缘。如果有一天这根线断了,这世界上与自己有最深厚血肉和心理联结的人,将再也无法在形体上与我们接触,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受到严重创伤。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伦理特别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丧亲所致的悲痛显得格外深重。


这种痛苦

真的能杀人

一项调查显示

在对111位丧亲人士的调查中发现

超过七成的人有失眠、健康变差等问题

82%人于亲人去世后常感孤独寂寞,

三分之一的人更透露曾有自杀念头

所以

我们必须学会正确面对死亡

可是关于死亡

我们甚至不愿意提起它

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一向是避之不及

更别说死亡教育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

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

不能说死去,要说过世、去了

平日里

大家也绝不会讨论关于死亡的话题

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

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

连白岩松都说道:

“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

简直就是小学生,

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面对死亡

我们都是小学生的水平

《西藏生死书》甚至也赫然提道:

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这样的后果就是

当死亡真正来临时

我们只有恐惧

缺乏对它正确的认识

也无从谈起坦然面对

但死亡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乔布斯说,死亡是最伟大的发明。

05年的时候,在一次演讲中

他坦言:是17岁时,

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这之后的33年,

每天他都会对着镜子反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是死亡让他真正发现了生命的真谛

用短暂的一生颠覆了四大行业

是啊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墨西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

“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

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讲述了就是关于死亡的故事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图片来源:网络


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男孩艾斯本,有一天,他最喜欢的爷爷去世了,妈妈告诉他“爷爷变成了天使”。可小艾斯本不相信,他坚信,爷爷还活着,一直都没有离开他。直到有一天,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爷爷忘记了一些东西在这里,于是艾斯本就跟着爷爷一起找。终于,爷爷找到了。他想到了自己忘记了什么。他告诉艾斯本,我忘记的这个事情还是和他有关的:“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艾斯本和爷爷抱在一起哭了,故事的最后,爷爷终于开心得离开了。


或许

我们每个人都少了一堂

跟死去的亲人好好告别的人生必修课

所以卷卷今天想给大家补上这棠课

跟大家从心理学角度好好讲讲

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能否正确面对死亡

取决于我们哀悼的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在此卷卷以电影《可爱的骨头》为原型

设计了如下漫画,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这个过程


14岁的女孩苏茜遇害了

来到了天堂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

苏茜的妈妈

脸色惨白、不知所措

爸爸忍不住颤抖

拼命地找事情做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在突然到来的死亡和丧失面前

有的人或许会变的呆滞麻木

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

这并不是冷漠

而是因为情感太过剧烈

太多太多的眼泪堵住了那颗受伤的心

在情感上休克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这就是面对死亡的第一阶段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他们无法相信苏茜已经离世

抱着那微弱的一丝希望

天下起雨来

他们会想

苏茜或许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雨中

希望她能没事

希望她能躲在一个温暖干燥的地方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家中的每个人都努力地假装能照常过日子

却不知道能怎么照常过日子

表面上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却都暗自为自己的内心

建了一堵牢不可摧的城墙

隔开了剧烈的悲痛

也隔开了这个世界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这时,卷卷建议你可以画画

(或者有沙盘也可以做做沙盘)

想画什么都可以

然后看着你的画讲一个故事

在这个过程

你可能会想到什么

允许自己顺着它继续想下去

如果你有什么情绪

或许很奔溃

或许很想哭

都没关系

你可以哭的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心理学认为无意识的情节、本身就有自主性,它会以梦境、绘画、沙盘等形式呈现,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心理的自愈力。


时间流逝

家人们渐渐意识到苏茜再也不会回来了

哀悼到了第二个阶段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这是一个无法停止地回忆往事的阶段

它充满了恐惧、愤怒、内疚和悲伤等

极端激烈又复杂的情绪

苏茜的妈妈远离了身边所有的人

避开所有和苏茜相关的事物

她害怕任何东西勾起自己的情绪

她无法形容心里的感受

对谁都说不出来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觉得一切都完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爸爸一边喃喃说着苏茜死了

一边疯狂地砸碎所有和苏茜有关的玻璃瓶

他呆呆地在狼籍中站着

用力地放声大笑

笑声犹如野狼的哭嚎

笑着笑着他颓然地倒在苏茜床边

低声啜泣

双手紧紧抓住苏茜的床单

就好像能抓住苏茜一样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这其中

最折磨人的崩溃情绪

是内疚

在 面对死亡的第二个阶段里

人们会不断寻找死者

无法看到生者

更加无法寻找某种新的东西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陷入内心和死者的谈话

这时候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

死者在一个美丽温暖的城堡

幸福地生活着

如果你想他

去和他聊聊

或者就站在城堡外看看

只是

你再也不能走进城堡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三年后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只是,请别再走进城堡了。

放手吧,

放手吧!

爸爸。”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这很难

但是只有站在城堡之外

你才能看到新的世界和自己

当爸爸学会了不再走进城堡和苏茜对话

才真正感受到苏茜留给自己的东西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在这时,他们走到了

哀悼的第三个阶段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将死者作为一个内在的陪伴者

重新建立自己和外界

走到最后,家人也从未停止过想念苏茜

只是他们学会了,每当想到她

就坦白说出自己的思念

一起分享思念的心情

一起谈论死去的苏茜

这已经成为生者生活的一部分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这三个阶段

是几乎每个人面对至亲离去后

都会经历的阶段

卷卷觉得最重要的一点

是我们要试着告诉自己

他只是去了一个温暖的城堡里

那个离开的人

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在我们的身边

就像有个网友说的:

爱是不会失去的,只要你爱过,在爱面前,

生死是渺小的,

爱你的人无论到了哪个时空都会爱你。

没有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会消失不见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虽然这样做真的很难

但我们要试着朝这个方向努力一点儿

就像90高龄的奶奶杨绛

曾经在半年的时间内

先后经历了女儿、丈夫相继去世

而她却坦然道:

“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137封情书、20年陪伴……她走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人生?



向死而生

把“丧亲之痛”变为一种人生的修行

愿我们大家都能

早点正视死亡这件事

不要再怯怯不敢向前

这样才能真正得

把亲人的爱放在心底

早日释怀,好好生活,不负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