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足校 沿著青訓教父在西班牙的軌跡前進

碧藍的地中海中,藏著西班牙足球的哀傷。曾幾何時,西班牙被稱為歐洲的"無冕之王"。技術細膩,風格獨特的西班牙球員,往往在大賽中無法取得良好的成績。一個個王朝過去,大力神杯上卻始終沒有刻上西班牙的名字。

直到一個細小的改變發生,1973年8月22日,這是一個值得載入歷史的時刻。荷蘭球星克魯伊夫簽約巴塞羅那。

西班牙足球教父克魯伊夫是如何練成的

對巴塞羅那足球而言,克魯伊夫的到來彷彿意味著重生。此前十三年,加泰羅尼亞豪門無緣西甲冠軍。但克魯伊夫在全新的戰場裡繼續著自己的精彩表演。他率領巴塞羅那一往無前,越戰越勇。面對皇馬他梅開二度,並幫助球隊以5:0擊敗對手,終在賽季末重奪闊別已久的聯賽冠軍。

對巴塞羅那來說,克魯伊夫的到來意味著他們能夠擊敗皇馬,奪得西甲冠軍,但是克魯伊夫更重要的遺產,就是奠定了巴塞羅那足球乃至西班牙足球的風格,並且把荷蘭足球青訓中最寶貴的那些東西複製到了西班牙。他在巴塞羅那被尊稱為"教父",這也是為什麼西班牙足球青訓如此成功的原因。

1988年,克魯伊夫開創了全新的拉瑪西亞訓練營,從選材到訓練,完全採用了與以往不同的標準,從此,一批又一批頂級球員從西班牙的青訓系統中走出,西班牙的足球也越來越強。拜高水平青訓所賜,從1988到2010,整整用了22年,最終西班牙用一批個子矮小,速度很慢,身體條件不佔優勢的球員奪得大力神杯,這進一步改變了我們對於足球的認知,也認識到西班牙足球青訓的魔力。

如今,又有一個教父,想要把西班牙青訓中最好的部分帶走,帶向遙遠的東方。那就是已經在中國頂級職業聯賽中取得成功的恆大足球。如今,恆大足校已經紮根西班牙,而他們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融入當地的青訓體系。

恆大足校 沿著青訓教父在西班牙的軌跡前進

許家印在恆大西班牙分校與學生們交流

恆大杯 為中國小球員量身打造

從當年的留洋少年,到後來的集體短訓,再到現在的恆大足校模式,中國足球正在打上西班牙足球的烙印。今年,歷史悠久的馬德里足球冠軍賽今年將更名為"恆大杯"。從2019年開始,恆大每年專項投入5000萬元,在西班牙舉辦U14-U18共5個年齡段的"恆大杯"馬德里足球冠軍賽,邀請馬德里同年齡段最高級別聯賽隊伍參賽,確保恆大足球學校西班牙分校13-18歲每個年齡段的學生每週都有高水平、高質量、高強度的比賽可踢。

恆大足校 沿著青訓教父在西班牙的軌跡前進

恆大皇馬足校小球員在熱身訓練

"恆大杯"馬德里足球冠軍賽每年兩個賽季,賽期共十個月,每週都有比賽。在每個年齡段的比賽中,恆大西班牙分校隊都將以"車輪戰"的形式與18支馬德里當地青訓球隊交手。

每個年齡段球隊每年比賽112場,其中恆大分校隊參賽48場,這與真正的職業球員一年聯賽的參賽場次完全接軌。加上平時參加其他邀請賽,一年下來比賽場次達55場到60場,這種密度和頻率,與國際頂級青訓體系的要求接軌,目前國內在13歲到18歲這個年齡段的青訓體系,還遠遠無法做到這一點。

恆大足校 沿著青訓教父在西班牙的軌跡前進

2015年5月1日,恆大西班牙分校01梯隊與拉科魯尼亞俱樂部梯隊進行教學賽

之前外界關於恆大足球西班牙分校有個疑惑:平時的訓練和文化學習是沒問題,但球隊沒有納入當地足協的青訓體系,沒有正規比賽踢怎麼辦?現在疑惑徹底解開。恆大自己牽頭充分利用當地青訓體系打造一個新的競賽平臺,孩子們不愁沒有比賽了。也難怪足球圈內這些年會有這樣的評價:恆大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

缺賽?不存在的

恆大在青訓上的果斷是顯而易見的。恆大此舉針對的中國青訓多年來的頑疾:缺賽。還解決了中國青訓梯隊留洋的另一個現實問題:融入。

記者在日常採訪中接觸過不少足球名宿、基層教練,他們對於國內足球青訓最痛心的地方莫過於高水平比賽的數量不足,也就讓球員缺乏閱讀比賽、學會比賽的能力。前中國男足主教練戚務生表示,提高青訓質量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比賽"。"我們要培養會比賽的孩子,如果一支隊伍有兩三個會比賽的隊員,勝率會很高。"另一位前中國男足主教練朱廣滬也認為,"相比歐洲、拉美國家的小球員,中國球員比賽能力、對抗能力、位置感等方面欠缺,這些都需要通過大量高質量的比賽加以提高。"

恆大足校 沿著青訓教父在西班牙的軌跡前進

恆大足球學校05梯隊參加2018年中國足球協會杯男子U13組的比賽

舉辦馬德里足球冠軍賽,讓恆大西班牙分校學生從14歲開始連續5年參賽,一直到18歲,確保其通過長期、系統的高水平比賽持續提升競技水平,加速從青少年球員成長為優秀的職業球員。這一辦賽方式,最大限度解決了中國青少年球員賽事匱乏的問題,而且填補了高水平、高質量、強對抗比賽的空白。同時,隨著這項賽事影響力不斷擴大,也將為恆大西班牙分校球員進入歐洲職業聯賽打下堅實基礎。

要踢"全華班"足球

雖然恆大足校在西班牙重點發力,但事實上,他們的夢想還是要回到中國足球,回到自己的足球上——中國人就要踢中國人自己的足球。

隨著這些年來國足令人失望的戰績,中國人不會踢球的觀點越來越有市場,但足球圈內的專業人士卻很明白,中國人,踢好足球,完全不是問題,只不過是方法不對,需要糾正而已。

近幾年來中國足球一直嚷嚷要加大投入打造更好的青訓,但在執行層面,沒有哪傢俱樂部比恆大做得更堅決更到位。都知道青訓見效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所以這也可見恆大對中國足球的誠意,已不容置疑。客觀來說,恆大足校在規模、訓練模式、留洋模式上的探索對中國足球青訓是實實在在的貢獻。一家職業俱樂部的一線隊只有30人的容量,所以恆大足校培養球員不僅僅只為自己,他的輸血成功會惠及整個中國足球。而恆大青訓的留洋模式,則有可能比此前中國青訓經驗更進一步,因為眼下中國足球的最大的問題是與國際先進水準脫軌。這也是恆大為培養學員果斷舉辦馬德里冠軍賽的原因。

恆大足校 沿著青訓教父在西班牙的軌跡前進

2018年8月,恆大西班牙分校03梯隊與意大利國際米蘭俱樂部梯隊進行比賽

六年來,恆大足校已經為國青、國少隊輸送人才269次,其中西班牙分校為國青、國少隊輸送47人次。足校已經獲得國內外冠軍56個,其中U13隊今年收穫四個冠軍(全國錦標賽、青超聯賽、足協盃和冠軍盃全部四項冠軍),創全國青少年比賽"全滿貫"記錄。大量事實證明,恆大集團搞足球的重心,從來就不只有一線隊,而且一直在為青訓體系建設鋪路搭橋。

而恆大明知青訓就意味著虧錢,如今虧了6個億還要加大投入,繼續虧。為什麼要這麼拼?箇中原因,恐怕從恆大的這份《通知》文件可知一二:"培養青少年人才,是振興中國足球的戰略基礎。希望恆大皇馬足球學校全力打造青少年足球國際化賽事體系,促進更多優秀足球人才脫穎而出,為實現恆大足球"全華班"的目標打好基礎,為中國足球早日崛起貢獻力量。"

恆大青訓人才可期,許家印的"全華班"有底氣,惠及中國足球的未來前景也清晰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