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道家修行中的派別嗎?看看服餌派通過不斷的努力修煉成仙

你懂道家修行中的派別嗎?看看服餌派通過不斷的努力修煉成仙

服餌派華夏本土宗教中的一個派別,其也練習的外丹功。先奉方仙道流派。最早流行於北方燕齊帶,春秋時期,中國己有“不死之藥”的傳說,戰國時期方幣仙道開始尋找不死之藥獻給帝王,並發現一些健身益壽的藥物、秦漢以來,燕趙方上尊崇安期生、羨門高,認為硃砂、棗、自術、人參、靈芝、天門冬、雲母、首鳥、玉石等具有神奇的益壽作用,形成方仙道服餌派。服餌派工以尋找仙藥開始,和墨家學派精於冶金工藝的工匠結合。發展為煉製金丹黃白的方術。另外,服餌派又受行氣派的影響。從服食俠茯苓、松脂、菊等清香之物,到服食更為輕靈的露水、霧、氣、霞光等。發展為服氣派與存思派.因之,服餌派是先秦方仙道的重要道派。

你懂道家修行中的派別嗎?看看服餌派通過不斷的努力修煉成仙

服餌的含義

服食丹藥。道家養生延年術。《魏書·文苑傳·裴伯茂》:“餘攝養舛和,服餌寡術,自春徂夏,三嬰湊疾。” 宋 徐鉉 《稽神錄·周延翰》:“ 周延翰 性好道,頗修服餌之事。” 羅惇曧 《文學源流》:“蓋長生之説,實符神仙,統合之源,蓋緣於此。厥後服餌、導引……自幟其學,皆曰道家。”

你懂道家修行中的派別嗎?看看服餌派通過不斷的努力修煉成仙

服餌有哪些

用於服食的金石藥,常見的有丹砂、雄黃、雌黃、石硫黃、曾青、礜石、雲母、慈石、戎鹽、石英、鐘乳石、赤石脂、太乙禹餘糧等。以上諸藥有單服者。隋人京裡(或作京黑)先生《神仙服餌丹石行藥法》即載有丹砂、雄黃、石鐘乳、石脂等單方的製法與服法,其中餌服丹砂二十一方,餌服雄黃十一方。《雲笈七籤》卷七十五載“煉雲母法”十方,“服雲母法”二十六方。孫思邈《枕中記》又載“餌雲母法”、“餌雄黃法”。

此外,又有將諸金石藥配伍服食者,較早的有魏晉名士普遍服用的“五石散”,又名“寒食散”,為五種未經燒煉的石藥⑦合研而成的散劑,主要成分為砷類化合物,有興奮末梢神經、引發性衝動的作用。最多的是若干石藥經燒煉而成的丹藥(金丹),其配方、製法散見於眾多外丹書中,《雲笈七籤·方藥部》所列諸方,亦多為此類金石藥複方。

你懂道家修行中的派別嗎?看看服餌派通過不斷的努力修煉成仙

服餌能到何種程度

據《華氏中藏經》中的一章。“石之與金,有服餌得失者,蓋以其宜與不宜也。或草或木,或金或石,或單方得力,或群隊獲功,或金石毒發而致斃,或草木勢助而能全,其驗不一者,何也?基本實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壽;基本虛者,得補益之情,必長其年。虛而過瀉,實乃更增,千死其千,萬歿其萬,則決然也。又有年少之輩,富貴之人,恃其藥力,恣其酒欲,誇弄其術,暗使精神,內損藥力,扶持忽然,作何能救療,如是之者,豈知災從內發,但恐藥餌無微功,實可嘆哉!其於久服方藥,在審其宜,人藥相合,效豈妄邪!假如髒不足則補其髒,腑有餘則瀉其腑,外實則理外,內虛則養內,上塞則引上,下塞則通下,中澀[一作結]則解中,左病則治左,右病則治右,上下左右內外虛實,各稱其法,安有橫夭者也。故藥無不效,病無不愈者,切務於謹察矣!”

其中可有看出服餌派認為普通藥方與服餌是有區別的,且有所類似中醫認為萬病皆有源,而由源斷根。這樣的藥方才能有效果。通過長期的服餌派功法的練習達到萬病不生的地步。

現在服餌派有哪些

現在服餌派雖還有名在,但過多的功法丟失,人才斷裂,無法形成較有勢頭的展現出來。不過通過各方道長、居士及愛好者的推進,正在重拾遺忘的功法典籍。

你懂道家修行中的派別嗎?看看服餌派通過不斷的努力修煉成仙

服餌的科學對比

服餌派雖然名存實亡但其融入華夏本土的卻也換了另外一種形式出現。例如藥丸、食療、養生中的食補、美容等。又例如:喝水過多的人會浮腫、身體承重、情緒低落,而喝水少的人嚴重時會脫水、容易感冒、免疫力低等。例子太多不多做述說。許多地方再我們重拾先賢遺留的經典中學習,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也將展現出另外的色彩。

服餌派看似服餌,實則是如何服何種餌。從而通過對於這種思想的延申,以更準確更有效的方式達到調養、恢復、保養等等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