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的威脅,李自成能夠統一中國嗎?

1644年(農曆甲申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國號為大順,並率軍向北京進發,開始的時候,李自成是想撈一票就走,順便消耗一些炮灰,培養一些老兵出來。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的威脅,李自成能夠統一中國嗎?

但是沒想到,形勢出乎意料的好,大同總兵姜瓖等明軍將領望風而降,使順軍如入無人之境。

1644年二月初二,大順軍渡黃河攻克汾州、陽城、蒲州等地,開啟了伐明之戰的序幕,三月十七日就打到了北京城下,一路暢通無阻,天下無不震驚。

三月十九日,崇禎自縊於景山,明朝滅亡,史稱甲申之變。

可惜李自成做為軍事家是優秀的,但是做為政治家並不合格,他始終認為北京比不上他老家西安,認為十燕不如一西安,富貴不還鄉猶如衣錦夜行。

開始進北京城的時候他還能夠約束自己的部下,如有搶劫姦淫婦女者殺,可是隨著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如劉宗敏等人也開始劫掠時,李自成對隊伍失去了控制。

後來所有順軍士兵都加入到了栲餉的行列中來了,將明朝廷的官員盡數抓到大牢進行拷問,並且明碼標價,閣老七萬兩、大臣三五萬不等。

最可笑的是崇禎的老丈人周奎,簡直是個奇葩,崇禎開始號召大臣募捐的時候,周奎說自己沒錢,然後周皇后實在看不過眼,自己拿出五千兩私房錢,讓國丈裝裝臉。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的威脅,李自成能夠統一中國嗎?

誰知道這貨竟然吞下兩千兩,只捐了三千兩,並且向崇禎說再捐就只有上街砸鍋賣鐵了。

結果李自成一來,將他全家捉去,敲出了三百萬兩鉅款,周奎氣憤而死。

李自成栲餉搞的轟轟烈烈,把吳三桂嚇得不清,關寧軍事集團一看李自成這有打盡前朝官紳的架勢,拒絕了向李自成投誠的要求,轉而與有過合作的滿清洽談(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就在滿清陣營中為官)。

四月二十一日,大順軍前鋒抵達山海關,二十二日吳三桂縱清兵入關,從此為後世的電視劇創造了大量題材。

二十二日一片石大戰,在清軍的突然加入之後,李自成敗退。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登基即皇帝位,第二天匆匆逃離北京城,清軍順勢進入北京。

1645年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九宮山附近察看地形,被附近的地主武裝弓箭手射死,年僅四十歲。

那麼,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李自成能夠一統中國嗎?

答案是未必,因為當時皇權不下鄉,各地都是鄉紳地主把持,李自成縱然能夠取得一城一地,但是他沒有根基,始終是流寇思想,總想劫掠錢財回陝西老家,沒有一個穩定的大本營。

第二是他沒有足夠的知識分子來充任各級官僚,在當時的情況,沒有一個好的基層系統,根本無法長期支持一個龐大的政府及軍隊,而山東的孔家李自成還沒來得及招攬就被清軍趕跑了。

孔家雖然是號稱孔子後裔,封爵“衍聖公”,但是一點聖人氣概都沒有,滿清一紙傳書,衍聖公馬上剃髮蓄辮。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的威脅,李自成能夠統一中國嗎?

孔家就是明末文人的風向標和遮羞布,李自成光靠一批武夫,在戰爭年代管用,想要發展時就不行了。

再就是李自成雖然從事造反工作十八年,但是前期根本就是流寇,後期幾年發展的太快,還沒消化好,就打到北京城了,而南方的官紳勢力還很龐大,那裡的地形也不適合李自成的騎兵,所以李自成能否一鼓作氣統一中國也未可知,畢竟那些明朝將領打滿清不行,打起李自成來還是蠻賣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