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人生的最好境界:做人呆呆,處事聰明。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大事小,都能處理得恰如其逢。誰真誰假,誰奸誰傻;眼裡看清,是一目瞭然。做人做事只有認識自己,才能促進自己最突出的天賦。只要瞭解自己的優勢,並把握住它,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的做人姿態。可以說處事精明者能剋制自己,表現出小心謹慎的態度,說話簡明扼要,決不誇張抬高自己。只有愚蠢者過高地估價自己,無形中損壞了聲譽,對他的人際關係產生十分不好影響。因此,做人要呆呆,處事要聰明。

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金錢的貪求

金錢的貪求(這個毛病,目前我們大家都犯得很兇)和享樂的貪求,促使我們成為它們的奴隸,也可以說,把我們整個身心投入深淵。唯利是圖,是一種痼疾,使人卑鄙,但貪求享樂,更是一種使人極端無恥、不可救藥的毛病。——郎加納斯

一、閱讀《瘋子和呆子》小短文,知曉怎樣做才是上佳的做人姿態

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參觀,瞭解瘋子的生活狀態。一天下來,覺得這些人瘋瘋癲癲,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開眼界。想不到準備返回時,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個瘋子乾的!”教授這樣憤憤地想道,動手拿備胎準備裝上。事情嚴重了。下車胎的人居然將螺絲也都下掉。沒有螺絲有備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籌莫展。在他著急萬分的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地過來了,嘴裡唱著不知名的歡樂歌曲。他發現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教授懶得理他,但出於禮貌還是告訴了他。瘋子哈哈大笑說:“我有辦法!”他從每個輪胎上面下了一個螺絲,這樣就拿到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教授驚奇感激之餘,大為好奇:“請問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瘋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瘋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實,世上有許多的人,由於他們發現了工作中的樂趣,總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樣的狂熱,讓人難以理解。

許多人在笑話他們是瘋子的時候,別人說不定還在笑他呆子呢。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上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周恩來

二、做人 要學會裝傻,做事要學會精明

在這個現實社會站穩腳跟,有時候就要學會裝聾作啞,不失為一種上佳的做人姿態。不該說的話別說,不該管的事別管;不該惹的人別惹,不該生的氣別生。做人呆呆,不是真傻,而是糊里糊塗,不計較裝,這並不是毛病,而是心胸寬廣,不記仇。路遙知馬力,久後見人心。呆呆與聰明,只有用實踐檢驗才能清晰,可以說走過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長;經過的事,才知道有喜有傷;品過的人,才知道有真有假,眼裡看清,心裡清楚就好。

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汽車、房子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現在,大家都為了電冰箱、汽車、房子而奔波、追逐、競爭。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了。但是也還有不少人,他們不追求這些物質的東西,他們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內心的自由和安寧。——愛因斯坦

三、做人傻一點是幸福,太聰明容易累

做人,簡簡單單的,傻一點挺好的,如果太過於聰明,真的會很累。很多人,很多事,看的太清楚,太明白,太徹底,很容易給自己徒增煩惱。特別是在心情失落的時候,還總是想入非,這樣,會讓自己更加的敏感,甚至脆弱。想的多了,在乎的多了,煩惱就會慢慢累加。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內心會溢出,這個時候,負能量爆棚,人,變得消極,幸福就遙不可及

四、做人做事說起來很簡單,真正要做起來就不容易

人這一生,其實都只有兩項內容:做人,做事。那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也許有人會認為,做人誰不會?是的,做人誰都會,但並不是誰都能做好。做事也是同樣的道理。做人之難,可見一斑。人活著就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就要面對一系列的問題。出門和別人交際、在家和家人相處、在辦公室和同事共事、在商界中和生意人過招。

社會上有這麼一種人:他們能力超群、見解深刻、才華橫溢,但同時他們也恃才傲物,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是不可或缺的人,因此狂妄白大,不能很好地與周圍的人相處。這種人雖然很優秀,卻總是與成功擦肩而過,因為他們不懂呆呆做人,聰明處事。

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美好的東西

美好的東西時常是由於它是真誠的。——羅蘭

五、做人呆呆,處事聰明,說起來容易做到要有定力

做人做事說起來很簡單,只要與家人和睦,與鄰居、朋友友愛,與同事、領導相容,那便能活得遊刃有餘、幸福快樂。但是,做到這些是相當不容易的。要學會寬容、隱忍、友善、仁慈,能讓人處且讓人,不因自己好而輕視別人,也不因別人比自己好而嫉妒或自卑。不管是誰,都希望做個受歡迎的人。但並不是和藹可親、面帶微笑就可以成為受歡迎的人,做人做事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怎樣做,怎樣說,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說也大不一樣,怎麼做、怎麼說,而全要靠自己去領悟。

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才德有如寶石

才德有如寶石,最好用素淨的東西鑲嵌。——《培根論說文集》


所以,做人不要太精明,有時要真傻,有時裝點傻,人與人的溝通和交流是用心來的,如果做人過於精明露骨,就很難得到人的信仁。人和人的正常交往是平等的,說話如無人,行為居高臨下,只能孤立自己。做人呆呆,看似失去很多,其實有失亦有得,雖看似吃虧點,但你得到的會是成功、安心和快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