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小 驚喜很大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展見聞

昨天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的第二天。一大早,上海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雖然一整天陰雨綿綿,但場館內卻熱情似火、人潮湧動。參展商們、採購商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卻抱有同樣的想法──機會、貿易和合作。

其中,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國家展更是彙集了各國的優勢和前沿,在這裡,一天逛遍81個國家不是夢,上海和天津距離也只有“兩個月”。

“我們看好中國市場”

從西南步道走到國家館,剛一進門,一股異域風情就撲面而來。逛著逛著才發現,異域風情還不足夠誘惑,一波又一波的異域美食才真讓人口水直流。

“給我來一杯啤酒。”“這個椰漿是做什麼用的?”薩摩亞展臺前十分火爆,工作人員一邊忙著把啤酒遞給客商品嚐,一邊介紹著這些產品的特色。薩摩亞當地企業在廣州辦事處的採購經理阮影文表示,這次參加進博會,他們特地從薩摩亞帶來了啤酒和椰漿。“我們的啤酒喝多了也不會上火,因為釀酒的水源是死火山上流下來的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椰漿也很純正,薩摩亞的椰樹種植量在全國所佔比例是世界最高的,很多泰國餐廳、印度餐廳都用我們的椰漿做菜。”

聽說記者來自天津,阮影文忍不住說道:“我們公司之前還從天津採購了一些鋼材,用在薩摩亞公司總部的建設上。”

不遠處,哈薩克斯坦展臺的巧克力也吸引了大批客商。Batyr是這家巧克力工廠的出口經理,他熱情地介紹:“我們工廠有75年的歷史,牛奶巧克力的可可含量都在50%以上,而其他品牌的牛奶巧克力可可含量通常不超過30%。相比知名的歐洲巧克力,我們的產品價格能便宜30%左右。”

“我們看好中國市場,未來一兩年,我們的巧克力將銷往北京、天津等。”Batyr說。

說國家展是“舌尖上的進博會”一點不過分:委內瑞拉帶來了海產品、食用油;柬埔寨的胡椒、棕櫚糖、苦瓜茶;丹麥的曲奇餅乾;肯尼亞的咖啡……寧波交易團的王女士說,看見這麼多好吃的,自己都有點忘記談業務了,忍不住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下次濱海新區見”

國家展中,記者還見到了Kieran,他是南非一家路易波士茶企業的大中華區代表。

“這茶葉是南非國寶級的產品,不含咖啡因和草酸,孕婦也可以喝。”他說,產品雖然已經進到中國市場,但知曉度並不高,為了打開市場、加大投入,明年1月他們將在天津濱海新區設立倉庫。“雖然我們中國公司在上海,但天津也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又是交通樞紐,倉庫費用更是比上海、北京便宜。我們非常看好天津的市場和消費能力,濱海新區又有很多跨境電商,很適合我們認真地做一些功課。這將是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倉庫。”

說到天津,Kieran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我去過兩次天津。第一次是我在上一個公司的時候,那時是為了幫助非洲的投資商考察中國的環境。第二次是兩年前我去北京工作,特地挑一天去天津玩,這一次印象很深,去了市中心的西開教堂和美食街,還吃了狗不理包子。”

“記得在一個廣場,幾位天津老人教我說天津話,雖然我學不會,但我覺得他們非常熱情,”Kieran繼續說道,“明年1月,等我們倉庫準備好,我會去參加開幕典禮,那就是第三次去天津了!”

“等兩個月後天津倉庫開幕時,咱們濱海新區見!”

本報上海電 記者 胡萌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