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必要購買百萬醫療?

用戶2992532700


2016年,百萬醫保險橫空出世,迅速成為了保險界的網紅,百元保費,百萬保障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將人們的眼球成功的吸引過去。給傳統的重疾險市場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朋友們問我,重疾險是不是落伍了?會不會被所謂的百萬醫保險取代?它跟重疾險到底什麼區別?下面進入土鱉君答疑時間,扒一扒兩者的差異,方便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

對了,這次真沒有數學,請大家耐心看完

土鱉君曾經說過,任何的保險都是誕生於社會的痛點。眾所周知,社保只是國家福利性和普惠性的基本生存保障型保險

大部分國家的社保基本都存在報銷比例低、用藥選擇性小、醫院回款慢、服務措施少、監管力度大的問題,特別是我國人口基數大、社保費率小,這些問題特別突出。某些新、特效藥和進口藥基本不在社保範圍內,人們對急病、大病得到高效治療的需求和社保部門的成本控制矛盾基本不可調和。生了病要麼拼家底(自掏腰包)、要麼拼人緣(借錢、眾籌)、要麼拼運氣(用普通藥也能迅速治好),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情況依然存在。生不起病仍是社會最痛的痛點。而重疾險保費較高,保障的疾病種類較少,保額似乎也不夠高,很多低收入家庭買不起。相比兩者百萬醫保險彷彿把這些矛盾照單全收,一炮而紅。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百萬醫保險都有哪些優點:

1、保障範圍廣、報銷限制少

相比重疾險來說,它涵蓋了意外和大部分的疾病,而重疾險只保障合同所列範圍之內的疾病和因病導致的傷殘。相比社保,它涵蓋了社保之外不報的特殊治療手段和藥品,以及住院治療、特殊門診治療、門診手術、急診等必要的合理的醫療費用。

2、低保費、高保額,槓桿率高。

相對動輒年費幾千、保額幾十萬的重疾險,幾百塊撬動幾百萬的高槓杆可謂極具吸引力,上千倍的風險對沖讓財力不是那麼充沛的人紛紛解囊。

3、服務好、高質、高效。

相對於社保,百萬醫保險沒有定點醫院,沒有針對醫院的級別設置保障比例。而且保險公司通過跟醫院的合作,還建立了vip通道、免預約、免掛號等一系列優質、高效服務,讓投保人感覺到物超所值。

但是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年薪百萬的精算師也明顯不是傻子。百萬醫保險如此高的槓桿和優質的服務是如何實現的?我們必須看看它裡面有兩個神坑——

免賠金額自然費率

我們仔細看一看保險合同,這類保險中會有個免賠金額設置,絕大部分是1萬元。也就是說如果生病了,醫療花費在1萬元以內,它是不報銷的。簡單來說,就是設置1萬的報銷門檻。而這個門檻足以將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疾病排除在外。保險公司就成功將高頻的中低端醫療險轉換為低頻的大病醫療險。從而實現盈利。

重疾險採用均衡費率的保費計算方式,即通過風控精算將風險成本平攤入每年,每年以固定金額繳費,一般採取繳20-30年保終身的模式。猶豫期後立即生效,保險期內不會因除身故、未繳保費之外的原因被退保或拒保。百萬醫保險採用自然費率的保費計算方式,即按照時間、身體情況等控制變量的數學模型計算保費。交一年保一年,隨年齡的增長而浮動,可能會出現隨著年齡的增大,罹患某些疾病的原因,下一年續保時門檻被抬很高或拒保。

重疾險和百萬醫保險相比來看,還有如下不同點:

1、賠付方式不同

重疾險屬於確定給付,也就是說如果真的罹患合同中所列疾病,不管是否入院、是否治療,都會得到賠付。賠付金可以按照投保人的意願自行處理,可以選擇治療,也可以選擇療養、環球旅行、購買營養品、出國安樂死,作為遺產等等。

百萬醫保險跟社保一樣屬於報銷給付,保金用於必要而合理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會對投保人所提供的醫療發票進行審核,剔除不合理費用和免賠金額後給予足額報銷。

2、理賠結果不同

重疾險屬於理賠型保險,如同時投保多家保險的同類保險,可獲得累加賠付。

百萬醫保險屬於

補償性保險,理賠需要提供醫療發票,醫療發票有且只有一份,理賠金額不能累加。

3、續保方式不同

重疾險百萬醫保險保費年繳且抱會隨年齡的增大而增高,甚至會因為某種情況被提高門檻或拒保。

為了更直觀的對比重疾險和百萬醫保險,國際慣例,上圖:

綜上所述,無論是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都有自己獨特的保障作用和功能,也許在保障範圍上有些交叉,但是很難說誰能替代誰。如果您不差錢,那麼土鱉君建議您兩者統統都選。如果您的財務狀態尚不能支撐同時選擇兩種保險的話,那請您注意45歲是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青年和中年的分界點。45歲之前請選擇高性價比的百萬醫療險,45歲之後選擇穩妥的重疾險。

Tips:關於重疾險土鱉君還有話說:


陣陣有詞


百萬醫療險屬於比較符合城市人群需求的補充醫療險,能保的都建議保上。這個產品最大的隱憂是不一定能扛到你衰老,一旦這個產品賠穿,保險公司就只能停售。

所以,我們一般建議別人買眾安和平安。眾安要買的話,去微信號眾安保險上購買“眾安尊享e生旗艦版”,平安要買的話,叫平安e生保,也是在其官網。

這些產品都需要健康體,如果自己有病史,比如割過良性腫瘤,三高糖尿病之類的,都基本不成。被別的保險公司拒保過也不成。

為什麼建議買眾安呢?因為他家是“創造”這個產品的第一家,經過了幾年的拓展,現在用戶已經上百萬了。百萬級用戶,一旦停售的話,會有比較大的社會影響,而且百萬醫療險是眾安這家公司的客戶的主要來源。所以這家公司不到倒閉,不太可能停售。

同理,平安e生保也是平安健康的主要來源(不是平安人壽,這是兩家公司)。而且平安的賠付能力比較好。

父母比子女買肯定更划算。剛滿65如果還不滿66的話,應該是可以買的。要到65最後一天才算截止。微保和支付寶的都有到65的醫療險。眾安每次過年過節都會開放到65,平安e生保如果要買的話,60-65需要線下體檢核保,而且必須找平安的代理人。

年輕夫妻和父母都可以買醫療險。兒童買重疾或者醫療,價格都差不多。這是我唯一推薦買重疾的人群——兒童。


程蟬


你好,這裡是7分鐘理財。

醫保是大眾普遍需要繳納的保險,優點很多,但是醫保也有許多不足。

1、醫保廣覆蓋,低保障,有起付線、封頂線、而且比例報銷,自費藥進口藥都是不在報銷範圍內的。以癌症舉例,很多癌症特效藥都不在社保範圍內。 雖然今年的社保新政策把18種腫瘤用藥加入了乙類藥品中,但這些藥並不能完全解決昂貴的癌症藥費問題。北京為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最高報銷額度30萬。如果真生了大病,一般都是不夠用的,癌症的平均治療費大概要五六十萬,如果社保按最高報銷水平報銷30萬後,剩下的部分如何解決?而且治療費用昂貴的疾病並不單單是癌症。

2、醫保侷限性交通事故,或被歹徒傷害等由其他責任人承擔的行為,不在醫保範圍內,只有公安機關證明找不到加害人,才能暫時由醫保承擔。

看完醫保,咱們再講講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中,購買最多的就是住院醫療保險。這類產品的理賠門檻是比較低的,只要發生住院產生的必要的醫療費用都是報銷的,包含自費藥和進口藥,以及特需門診。這類產品是為了防止發生高昂住院醫療費用時候,解決住院醫療費用支出的問題。

商業醫療保險很重要,是社保的很好補充。通常這類保險都有免賠額,如果介意免賠額的朋友,可以選擇0免賠額版的醫療保險。

(歡迎不同意見,本條內容是獨立的理財平臺——7分鐘理財的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予轉載,會追究哦~)


7分鐘理財


什麼是百萬醫療?我研究了下


1投保年齡30天到60歲均可投保,續保可續到99歲,25種重疾,0免賠額,理賠後保證續保寫入合同。

2 自費藥,進口藥也報銷,不限 意外,一般疾病 重大疾病

3 門診 住院報銷細則


4保證續保,寫入合同。🉑️家庭共享600萬重疾額度。

5全國500家三甲醫院綠通服務,解決看病難問題。客戶更安心養病。

6同類型產品對比,更有優勢。保費低。

綜上所述,客戶應該備上百萬醫療險,投保前認真閱讀保險條款,和理賠流程。

我是保險獨立經紀人周堂,


歡迎點贊 轉發 收藏關注我,瞭解更多理財規劃知識。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周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說我發小。他一向身體很健康,不抽菸、不喝酒,是個標準的好男人。2015年年初,他去醫院進行了一次體檢,各項指標基本正常。然而,同年11月,居然發生了心肌梗塞,花費了一大筆治療費用。

從他患病這件事情上不難看出,患病的風險人人皆有。別認為自己身體很強壯,說不定什麼時候疾病就會不請自到。如果患了小病,百萬醫療保險的確無用;如果患了大病,百萬醫療保險就會派上用場。我們都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患大病還是會患小病,或者平安健康。所以,百萬醫療保險還是有必要購買的。

我們家裡偶然有一次忘記鎖門,小偷未必會光臨;如果我們家裡天天不鎖門,小偷就有可能光臨。為了預防萬一,幾乎我們每天都不會忘記鎖門。其實,購買保險與鎖門是一個道理,都是為了有備無患。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買一份百萬醫療保險吧,不管是否能用得上,就當為健康之門安了一把防盜鎖。


老胡說三農


百萬醫療的賠付率不高,因為我們平均住院花費,社保醫療結算後是在七八千左右,也就是說只有碰到真正很嚴重的病情時才會啟動這份保險!

目前來看,最可能的是腦出血這類心腦血管意外,以及腫瘤化療,特大外傷燒傷搶救等等……

隨著安全意識的提高,醫療體系的健全,在科學的健康管理下,我們只要採取了定期體檢、規律用藥、合理膳食、保持運動等等措施,這類風險能進一步縮小。

但是……誰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社會醫保只能保30萬以內的小病,面對icu一個北京中產那是賣房賣地也撐不過半個月的,所以這個小概率事件能產生巨大的損失!

這種情況用保險轉移是最合適的!一年幾百不到一千的小錢,花出去買個能控制巨大損失,彌補一百萬醫藥費可能,聰明的人都會接受的,人類有追求安全的天性!誰都會想,萬一呢?對吧!


孟小粘


百萬醫療這兩年特別火,很多人都在關注,百萬醫療還是有必要買的。

1.社保報銷的範圍有限,還需要商業保險的補充

社保是國家兜底的公民福利制度,是一種大眾、普及性的,不可能滿足追求更好的醫療技術,報銷範圍都需要在規定的框框內,不然就需要自費。

百萬醫療是一種補償性的保險,只有發生住院你才達到報銷要求才可以報銷。

免賠額1萬,超過1萬的部分基本可以理賠,什麼進口藥、非社保報銷項目、癌症量子治療手段都可以理賠,上限在300萬,基本也不可能花這麼多錢治療。

2.以小博大

手上經濟不寬裕,又想買保險,暫時過渡,百萬醫療是不錯的選擇。

根據年齡,符合健康告知的情況下,每個人的保費是不一樣的,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基本幾百到1千多不等,買一年保一年,保額可以做到300萬甚至更多,可以做到風險轉移。

人生病住院要比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只能在一年期百萬醫療和重大疾病的選擇下,我會選擇百萬醫療。

患一個不大不小的病,住院花個幾萬很正常,這時百萬醫療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

從長遠看,還是需要配置重疾險+百萬醫療+意外險+壽險,這樣保障才全面,沒有風險漏洞。


陳士靜保險經紀人


如果想門急診都理賠的話,百萬醫療險確實沒有購買的必要。


百萬醫療險之所以設置免賠額、賠付規則,其實是為了過濾掉很多大家能夠自行負擔的日常醫療費用,從而給到消費者更加實惠的產品價格。如果什麼都給報的話,一年幾百塊錢,搞不定的。


但是如果想通過百萬醫療險,轉移大病風險的話,有必要購買。


《實話實說》為你揭秘,百萬醫療險理賠真相


一直以來,百萬醫療險的最大的痛點在於“續保問題”。大特保推出一張保單保五年的「樂享一生百萬醫療險」後,反響熱烈。


就連小編也是這款產品的忠實粉絲,不僅自己投保,還安利身邊的“裸保”群眾人手一份。

5年內無需擔心產品漲價,無需擔心續保問題,不限社保目錄,不限治療手段,價格也夠親民,還有住院墊付服務,確實是必備的保險單品。

不過也有人擔心,產品這麼優秀,保費這麼便宜,簡直好到懷疑人生,理賠會有問題嗎?

其實百萬醫療險理賠,需要抓住幾個核心要點。

01免賠額

Q:孫小姐買了免賠額為1萬的百萬醫療險,看病花了1.2萬(社保已經報銷5000元),以為可以有2000元的賠付,可是在理賠的時候卻被告知不能理賠,這是為何?

這個就要看產品的賠付規則。

在「樂享一生百萬醫療險」的產品頁面上,其實清晰地給大家展示了賠付規則,如果覺得看保險條款太麻煩的,看下賠付規則的表格就能秒懂。


孫小姐如果購買的是有社保版,理賠的時候“社保報銷是不能抵免賠額的”。

百萬醫療險之所以設置免賠額、賠付規則,其實是為了過濾掉很多大家能夠自行負擔的日常醫療費用,從而給到消費者更加實惠的產品價格。


02報銷比例

Q:產品頁面寫的明明是100%報銷,為啥到頭來到手只有60%?

其實還是要看賠付規則,如果買的社保版,卻沒有使用社保看病的話,去掉免賠額後,確實只能賠付60%。


03報銷費用“合理且必須”

Q:產品頁面中進口藥、特殊門診費都可以報銷,但是條款寫到用藥“合理且必須”,什麼樣的費用才是“合理且必須”?

就診過程中用進口藥算“合理且必須”嗎?

《健康險管理辦法》第21條明確規定:

保險公司擬定醫療保險產品條款,應當尊重被保險人接受合理醫療服務的權利。

《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是保監會正式頒佈的法規,效力不容置疑。

如果產品條款對社保外的費用項目沒有其他特別約定,那麼被保險人有權選擇對治療效果更好的醫療項目。

不過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最終還是會根據病歷、出院小結、藥方等綜合判斷。

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在規定等級的醫院就醫,有執業資質的醫生診斷、制定的治療方案,花費不超過限額而且符合報銷範圍,保險公司沒有理由拒絕賠付,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案例一

王先生因腸胃炎住院,本來一個療程7天藥物就可以到達治療效果,但王先生想讓醫生幫忙多開一些日常需要用到的感冒藥,然後通過醫療保險報銷。

由於醫療險遵循“補償原則”,所以如果想通過醫療險去開跟腸胃炎不相關的藥物,這些日常感冒藥違背了“合理且必須”的原則,這部分費用保險公司是不會賠付的。


案例二

李大姐做心臟支架手術,有進口的支架和國產的支架可選,李大姐選擇了進口的,這算是合理且必要的費用嗎?

算合理費用。《健康險管理辦法》規定被保險人有選擇更好療效的治療方式的權利。只要購買的醫療險含進口藥,超出免賠額的部分是可以進行報銷的。

最後想跟粉絲說,如果因為擔心理賠而錯過「樂享一生百萬醫療險」這款優秀的產品,確實很可惜

如實健康告知,指定等級醫院就醫,及時報案、提交理賠資料,真的沒有必要擔心理賠問題。


以上是關於百萬醫療險理賠的一些問題。

更多保險乾貨知識,可以關注大特保官方公眾號。


大特保


大家好我是助手君,不請自來~

關於問題:有沒有必要購買百萬醫療?

我來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百萬醫療險保障範圍廣,報銷比例高,很多百萬醫療險一般都突破了社保的限制,只要是正常的醫療費用,不限社保目錄(自費藥、進口藥),不限疾病種類,不限治療手段,都能夠報銷。幾百元對比幾百萬的支出,怎麼看都十分划算。

所以題主的疑問還是主要在免賠額上的。接下來簡單談談免賠額。

免賠額,指的是保險公司不承擔賠付責任的一個額度。說白了就是在保險保障時間內,你總共花的錢低於這個額度,保險公司就不用賠錢給你。

買了個保險,還得自己墊付這麼多錢,才能開始報銷拿錢,卻是讓人不舒服。

但如果換個角度看,你就能發現免賠額大藏玄機。

保險公司之所以設置免賠額,是為了降低風險和成本的。因為免賠額能消除許多小額索賠,這樣可以降低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同時也直接降低了各位要繳納的保費

要知道市面上也有部分0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但是保費一般是有免賠額產品的幾倍。

所以買一個0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並不一定會更划算。

另外,如果醫療險的免賠額都為0,然後大家都去買,最後導致保險公司在這個產品上虧損,那麼有可能未來這個產品是要停售的。並且在續保上,可能會更加苛刻。

所以與其糾結免賠額,比如更加重視續保條件和報銷範圍。畢竟沒有家庭會因為一萬塊崩潰的。大家認為呢?

保險助手服務


一、百萬醫療是“網紅級”產品

百萬醫療從平安保險和眾安在線推出後,迅速成為“網紅”,在2016-2017年,各家保險公司也紛紛推出“百萬醫療”產品,不出個“百萬醫療”產品,簡直都不好意思出門。百萬醫療簡直都可以稱為一個保險產品“品類”了。

就一款保險產品,一款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還是一款健康險產品來說,銷量非常可觀。以眾安在線的“尊享一生”為例,某渠道的銷量已經達到43萬多份了,不折不扣的網紅級產品。

二、百萬醫療的優勢

(一)當消費者看到“百萬醫療”產品時內心OS

門檻低啊!大多百萬醫療產品都是100多塊錢起,一頓飯啊,比動輒幾千上萬的重疾險,實在太有吸引力了。比那些天天勸我花幾千塊錢買保險的人,靠譜多了。(默默唸一句:還好沒上當。)

好看!看名字就知道了——“百萬醫療”,花幾百塊錢就買個價值“百萬”級的產品,立刻感覺自己身價都達到“百萬”了。

有內涵!稍微懂點醫療常識的,初步瞭解,發現社保外用藥也報銷,可以放心用進口藥、自費藥了,簡直喜大普奔啊。還能續保到80歲,癌症治療翻倍、特殊門診、綠色就醫通道......我選擇:買買買!

(二)河狸君正經分析下:

1、百萬醫療產品的優勢確實明顯,但主要責任和功能其實類似常規的“補充醫療保險”,百萬醫療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以前主要是大企業給員工做的保險福利計劃拿出來,成功做成了零售型產品,使普通人也能享受這種福利。在商業化的醫療保險推廣上,對保險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沒控制住寄幾,扯遠啦

2、一般百萬醫療都設計了1萬的免賠,對於購買了的消費者來說,一年的大額住院醫療支出的風險敞口只有1萬元。

有些百萬醫療產品進一步在免賠額上進行了設計,比如某公司的“暢享人生醫療保險”,醫保統籌計入免賠額,對有社保的人群來說,風險敞口進一步壓縮;

還有的產品設計了無免賠額,就是隻要住院治療,全報銷,如果再加個“門診”責任,基本就覆蓋全了,當然價格也會更高。

對無社保的人群來說,花小錢就解決了部分無社保的尷尬。

總結:百萬醫療確實值得購買,而且適合所有人,“全民”購買並非只是單純的宣傳噱頭。

三、百萬醫療的缺陷

既然值得購買,那麼有沒有缺陷呢?

(一)續保的問題

百萬醫療屬於短期健康險,保障期限最長1年,按監管要求也不能承諾“保證續保”,所以好多產品都會說“可以續保到多少歲”,以解除消費者的顧慮,同時在續保的收費上,申明不會因為投保人的年齡、身體狀況、是否發生過理賠而惡意調費。

BUT:

短期健康險畢竟就是“短期健康險”,如果停售或後期收費大幅升高,還是有不能續保的風險。一旦出現這個問題,消費者再去更換,很可能出現,要麼付出的保費非常高(一生病或者年齡長几歲,保費就會變高),要麼沒有產品可以投保了,要麼沒有公司能接受消費者投保了。這時候,消費者就只能裸奔了,這是百萬醫療的“原罪”。

題外話:請允許河狸君在此致敬下保險公司尤其是財險公司的產品開發人員,對精算人員在後期準備金計算和提取工作中的難度,也表示同情。同時河狸君也拭目以待,看看後期百萬醫療產品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發展趨勢。

總結:買百萬醫療最大的擔心不是買不買的問題,而是“明年我能不能買的問題”。

(二)免賠的問題

大部分百萬醫療保險的免賠額都是1萬元。1萬元免賠額什麼概念?假設一場疾病花費6萬,社保報銷4萬,百萬醫療只能報銷1萬。還有1萬需要消費者自己擔,不過好在1萬以內的醫療費用大部分家庭還是能夠承受的。

(三)其他方面的問題

百萬醫療保險是報銷型的保險,醫療費用需要先自行籌措和支付,然後再找保險公司報銷,且不能重複報銷。所以多買幾份百萬醫療,是沒什麼意義的。

保險費用不固定,如果將它作為長期保障,未來到底需要支付多少保費,並不確定,即使續保的問題能夠保證,但保費如果太高,到時可能也不會划算。所以未來具有很大的不確定,當前沒法算出自己到底需要支付多少保費。作為長期的保障規劃,風險太高。

四、百萬醫療與重疾險的區別

最簡單的區別是,賠付方式不一樣,導致作用不一樣

上文已提到,百萬醫療屬於報銷型的,花多少在範圍內報銷,費用需要自己墊和籌措,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而重疾險,屬於給付型的,一旦生病,保險公司立刻按保額打錢,保了100萬,保險公司就支付100萬。可以用這筆錢來治療,後續的康復治療、治療期間的生活費也能得到保證,如果影響工作能力,還能當成失能補償。同時重疾險也沒有是否能續保的問題,保費也是投保時就能確定支出額度(能夠匹配家庭的收入),保單具備現金價值,急用錢時還能貸款,返還型重疾險,還能當成做了一筆儲蓄金。

所以河狸君的保障建議是:重疾險+醫療保險的組合,這樣的保障方案是比較全的。千萬不要以為,買了百萬醫療就不需要重疾險了。

五、產品推薦

其實百萬醫療價格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主要是因為價格沒有大差,不像重疾險,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認真制定方案),河狸君就不做具體的產品對比分析了,有興趣、有時間和精力,大家可以自行在網上搜。

河狸君推薦兩個:

安聯保險:“臻愛醫療保險計劃”,性價比最高,還附送意外保障。在我們的平臺上也是銷量最高的醫療保險。要買百萬醫療,選它就可以了。

如果想多花幾百塊錢,獲得更高的保障,可以選:

安心保險:“一起慧99-百萬醫療險”,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免賠!沒有免賠!沒有免賠!分為:

無門診計劃,適合所有人。

有門診計劃,適合有門診治療報銷需求的人群,當然,價格會更高些。

最後,河狸君好像忘記說一件事了。

為啥說“百萬”是噱頭,因為一般的住院治療是不太可能花到一百萬的,一般花到20、30萬已經很高了!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每個人出現的情況不一樣,沒有合不合適的問題。而且百萬醫療的產品已經很便宜了,降低保額,對保費額度影響很小,而且“百萬”確實很好聽。

但是大家注意,有公司推出過“千萬醫療”的產品,碰到這種情況,大家可以盡情鄙視他們,為了宣傳,實在是沒節操!

河狸君提醒:買保險要先大人後小孩,先保障再次養老最後才是理財。

買保險找河狸君,賣保險我們是專業的!

有保險,更美好!

如果有意向購買,請微信搜索“泰豐河狸”點擊 “優選產品”,查找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