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什麼含義?說的真有道理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什麼含義?說的真有道理

俗語是起源於農村中的文化,這並不代表著這些俗語都是粗俗的,相反,這些俗語都是一些簡潔易懂的句子,用最簡短的話語詮釋著生活的真諦。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什麼含義?說的真有道理

我們的先輩在經過了生活的洗禮之後,總結出了很多的生活經驗,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後輩們也能夠記住這些經驗,他們才將這些話語整理成了簡單的話語。

在經過一代代的繼承與傳播之後,現在依舊留下來很多的俗語,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很多的俗語可能已經有一些偏差了,不能夠直接的利用,要結合時代做出一些改變,可是,我們還是很佩服我們的先輩們。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什麼含義?說的真有道理

俗語分為很多類,今天我們主要介紹幾句關於親情的俗語,希望講解完之後,在生活方面能夠幫到大家。

分享的第一句是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這句話是什麼含義呢?說的真有道理。一個家庭乃至家族都是靠著血緣關係維持的,血緣關係是很重要的,在過去的農村中依據血緣關係分出了三親和三不親,這些都不是隨便選出來的,都是靠著強大的血緣關係挑選出來的,三親是舅舅,姑媽,姨媽。三不親是姨父,舅媽,姑爺。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什麼含義?說的真有道理

很明顯姨父屬於三不親的隊列之中,姨父成為一個家庭的親屬,都是因為有著姨媽的聯繫,姨父本身和該家族並沒有血緣的關係,如果以後和姨媽離婚的話,可以說就是兩路人了,所以姨父就不是特別親。

當然我們也不能僅用血緣關係來判斷,這是比較片面的,如果當家族有難的話,一家人一起度過生活中的困難,能夠做到這點的話,血緣關係也是可以忽略的。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什麼含義?說的真有道理

後半句牛糞不是糞就比較有意思了,牛糞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肥料,在農業生產上有很大的用處,可是,在過去的話,牛吃的大部分還是草,一直吃草的牛的糞便的肥力比不上豬糞,因為豬吃的東西種類比較多,不是單一的一種,這樣的話,豬糞的肥力就比牛糞高出很多,當時的農民們,更加喜歡用豬糞來種地。

分享的第二句是原配夫妻腳挨腳,半路夫妻各顧各,這是在說夫妻還是原配的比較好,畢竟經過多年的磨合之後,原來的兩個人知道彼此的缺點,在生活中是比較有默契的,這樣的感情是令人羨慕的。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是什麼含義?說的真有道理

當然這也只是一般的規律,也有很多的夫妻,經過多年的磨合之後,還是容忍不了對方的缺點,於是只能離婚了。

對於後半句就更加的現實了,離過婚的人,對感情已經死心了,他們現在知識想要找一個人一起過日子,可能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熱情。

生活本來就很複雜,這些俗語幫我們更好的理解生活,少走很多的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