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财务监管规程即将出炉 或将改变整个职业联赛生态

2019年以及未来数年,悬在中超头上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即将推出的俱乐部财务监管规程。

在此之前的U23政策和转会调节费等政策,都给中超联赛带来了较大影响,甚至改变了很多球队在联赛中的走势,但相对而言,这些政策还都只是应用于局部,而财务监管规程,则是有可能是改变整个职业联赛生态的系统性政策。

中国足协财务监管规程即将出炉 或将改变整个职业联赛生态

实施财务监管规程的主要目的无非在于两点:一是改善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和加强职业化管理;二是促进整个联赛的竞争平衡。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超俱乐部平均成本为3.5亿元,2016年,中超俱乐部平均成本为6.88 亿元。2017年平均成本为10.07亿元。短短三年间,中超俱乐部的平均成本几乎翻了三倍。但这三年间,中超联赛的竞技水平乃至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却并没有与投入成本形成正比。

相比近邻日本,根据2017年日本J联赛的财务数据显示,J1联赛最高支出为4.52亿元人民币,平均支出为2.45亿元。尚不及中超平均成本的1/4,但无论是J联赛球队在亚冠赛场上表现还是日本足球的整体水平,都有着明显的提升。

中国足协财务监管规程即将出炉 或将改变整个职业联赛生态

目前,中超各俱乐部并非严格的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要依赖母公司的注资才能生存。俱乐部自身收入有限,超额的成本支出造成俱乐部的较大亏损。为有效控制俱乐部成本,抑制非理性投入,实现俱乐部财务健康和扭亏,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足协在设置俱乐部投资人注资限额(注资帽)的同时,也鼓励俱乐部提高运营能力,支持俱乐部通过开发比赛转播和无形资产、广告赞助、门票和足球相关产品销售、 后备人才培养等渠道增加经营性收入,用于俱乐部支出。

根据《2019-2021年足球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指标 》中的建议,2019年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投资人的注资额同步下降,由各俱乐部议定指标,共同遵守,并在 2020和2021赛季持续降低。在限制俱乐部投资人注资额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俱乐部总支出等指标,经过三年的努力,使俱乐部投资回归到合理水平。

中国足协财务监管规程即将出炉 或将改变整个职业联赛生态

在联赛治理中,中国足协充分借鉴国际足坛的相关经验,特别是欧足联和日本在联赛治理方面的有关措施。欧足联在2010年颁布《欧足联财务公平法案》后,逐年改变 俱乐部普遍亏损的情况,增强了俱乐部收入能力,降低了对投资人的依赖,到2016 年,欧洲俱乐部普遍通过自身运营而实现收支平衡。日本J联赛俱乐部财务情况也比较健康,运营管理科学,球员收入控制在合理水平。

就当前中超联赛的现状而言,财务监管规程对于俱乐部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联赛的竞争平衡肯定利大于弊,尤其当政策制定者深入调研,缜密论证,广泛征求并听取意见之后,相关政策的出台,并给予相应的缓冲时间和空间,方可实现俱乐部和职业联赛生态健康、持续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