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2018年 11月1日,40臺混凝土攪拌車駛出華菱星馬公司大門,啟程奔赴河北雄安,助力新區建設。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時間回撥二十年,華菱星馬專用車成功“駛入”深圳市場並迅速走紅。

從深圳到雄安,時代改革地標見證了中國的偉大跨越,也見證了華菱星馬由“從零起步”到行業標杆的蛻變。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站在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的時空節點上回望,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正是一部自主創新,改革圖強的偉大史詩。

作為馬鞍山市重點骨幹企業,華菱星馬銳意改革敢為人先、矢志不移自主創新的發展史,既是改革開放40年在馬鞍山生動實踐的縮影,更是我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的精彩範例。其所標註的,不僅是馬鞍山人矢志創新、自我超越的奮鬥歷程,更是一個國家追趕世界、引領時代的恢弘圖景。

一路創新成就重卡標杆

始建於1970年的華菱星馬,最初是市自來水廠剝離出的一個機械維修車間。“廠子剛成立,也沒有產品,就從鋼筋切斷機、減速機這些簡單的小機械做起。”員工王標回憶說。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1970年馬鞍山市建築材料機械廠(即華菱星馬集團前身)成立

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神州大地,更吹來了無限機遇。

華菱星馬抓住國家推廣散裝水泥的機遇,於1979年開發出第一臺散裝水泥車,從此有了自己的定型產品。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 1980年 開始批量生產散裝水泥車。

由於該車一改國內外傾舉升式為平臥內傾斜式結構,極大提升了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迅速成長為行業“黑馬”,幾年內銷量躍居全國第一,並牽頭制定了中國散裝水泥車國家標準一直沿用至今。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技術領先,讓華菱星馬初嘗“甜頭”;創新基因,亦從此植根企業血脈。

從新型散裝車,到混凝土攪拌車,從混凝土泵車到環衛車……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華菱星馬在專用車領域全線發力。憑藉著多年技術積累形成的核心競爭力,華菱星馬專用車在市場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不僅多款產品成為行業標杆,更出口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馳騁世界的“中國名片”。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創新,不是持盈守成,而是開拓進取,需要智慧與實幹,更需要膽識與勇氣。

當時間的步伐跨入二十一世紀,華菱重卡將目光定格到集汽車技術之大成的重卡。

無技術,缺資金,少人才,2003年,華菱星馬上馬重型卡車生產線時,質疑聲曾不絕於耳。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2004年5月31日,第一輛華菱重卡下線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2009年12月26日華菱重卡單班年產3萬輛項目奠基

在強手如林的重卡領域,如何實現“彎道超車”?華菱星馬沒有“閉門造車”。“自主創新不是封閉式創新,不是排斥學習先進,而是要有全球眼光和開放胸懷,勇於和善於利用全球資源為我所用。”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說。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華菱重卡生產線

通過引進日本先進技術,一年之後,華菱星馬第一輛重型汽車底盤下線。兩三年後,就迅速掌握了重型卡車製造技術,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2008年,華菱星馬通過自主研發推出的第二代重卡產品星凱馬,一舉實現了對日系重卡技術上的超越。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漢馬H9系列

從華菱重卡到星凱馬,再到漢馬系列,華菱星馬在自主創新之路上緊步疾行,重卡遠銷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和國家出口免驗企業。“通過多年的積累和努力,在許多技術上,華菱星馬已經與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是‘領跑’。”劉漢如表示。

自主研發攻克核心技術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對於華菱星馬而言,“自主創新”四個字不只是一種理念、一句口號,更是企業成長路上刻骨銘心的經歷。

在華菱星馬重卡投放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時,華菱星馬的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仍主要依賴外部採購,“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

華菱星馬很快嚐到了“被人卡住脖子”的滋味。

“2007年之後,國內重卡市場火爆,訂單如雪片般飛來,但是我們能採購到的發動機數量卻少得可憐,只能眼睜睜看著訂單流失。”回憶那段往事,發動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龐進軍依舊痛心。

繼續採購?核心技術始終不在自己手中;進行合資?換來的都是淘汰老舊技術,而且會越買越被動,越用越依賴。經過抉擇,立志做“百年老店”的華菱星馬,堅定走上了自主創新、正向研發之路。

“做汽車難,做汽車發動機更難,做重型汽車發動機簡直難上加難。”劉漢如坦言,在汽車製造領域,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動力總成是最為核心的技術,“得發動機者得天下”。中國汽車產業在發動機技術,尤其是高端發動機技術上一直受制於人。放眼全國,從零起步正向研發一款全新發動機的主機廠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沒有一家世界一流重卡企業不能自產發動機,要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必須要實現發動機自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007年,華菱星馬正式啟動發動機項目。

“當初整個公司,沒有一個人和發動機打過交道;僅有少數技術人員,在大學裡學過內燃機原理。”龐進軍說,沒有技術,公司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安排技術人員從基礎理論開始學起;不懂設計,就聯合國際一流研發機構進行共同研發;沒有供應商,就拿著設計圖紙一家家登門拜訪……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底,華菱星馬自主研發的首臺重型發動機漢馬動力樣機正式問世。為了確保產品性能,華菱星馬又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各種殘酷試驗,其嚴格程度甚至超過了歐洲實驗室。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無數次失敗、無數次試驗、無數次改進完善,2012年,華菱星馬正式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漢馬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具備低速大扭矩和缸內製動等特點,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填補了國內行業在此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同一時期,華菱星馬還在變速箱、車橋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一躍成為國內極少數掌握髮動機、變速箱、車橋、車身和車架等重型汽車製造五大關鍵總成技術的企業之一。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華菱星馬總裝生產線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2016年12月 漢馬動力年產銷首次突破10000臺,躋身主流發動機品牌行列

從投產到現在,漢馬發動機累計產銷已近60000臺,銷往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成功在國內主流發動機行列站穩腳跟,更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發動機分公司總經理汪祥支介紹道。

銳意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從組裝仿製到掌握核心技術,是什麼,讓華菱星馬的創新活力持續奔湧?又是什麼,讓這家企業能在時代洪流中脫穎而出,始終挺立發展潮頭?

華菱星馬的答案簡潔有力——改革。

“如果說創新是企業的生命,那麼改革就是企業的靈魂。”劉漢如表示,改革開放以來,馬鞍山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滋養了華菱星馬,併為其植入“改革”基因。

改革,是一次次敢破善立的大膽探索,是一次次敢為人先的生動實踐——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星馬股份公司成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華菱星馬啟動分配製度改革,打破原有僵化的“大鍋飯”分配格局,真正體現“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充分調動了員工積極性,激發了企業活力;

  • 1997

華菱星馬完成股份制改革

1997年,在馬鞍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華菱星馬完成股份制改革,將企業從計劃經濟下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來,建立起適合新的市場經濟體制的現代企業制度;

  • 2003

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

2003年,安徽星馬專用汽車股份公司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為企業長久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 2012

完成資產重組

2012年,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資產重組,正式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內部機構、營銷網絡的精簡整合,有效提升了企業經營管理效率;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2003年4月1日,安徽星馬專用汽車股份公司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

改革,理順了體制機制,讓企業煥發勃勃生機,更激發出無窮創新活力——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華菱星馬每年投入銷售收入4%左右的科研經費,瞄準汽車製造領域的先進技術、前沿技術,進行研發,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和專利產品。與此同時,華菱星馬還與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依託高校密集的智力資源,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人才,是創新的主體。華菱星馬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選派技術骨幹赴國內外企業、高校進行學習,同時把國內外專家學者請進公司傳授技術。此外,該公司還建立起激勵機制,鼓勵全員創新,大大提高了員工發明創造的積極性。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隨著一系列舉措的深入實施,充分釋放了企業內部的創新活力。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郭雪麗介紹,截至目前,華菱星馬共擁有包括103項發明在內的860餘項專利,平均每7人就有一項專利。

以“改革之火”點燃“創新引擎”,華菱星馬,正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篤定前行。

改革再出發 創新向未來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用電池也能驅動重達數十噸的重卡?

在華菱星馬新能源車試驗場地,記者見到了這個“跑起來幾乎沒有聲音”的大傢伙。

“這是我們開發的純電動牽引車,從外觀上看和柴油版本沒有太大區別,但是車身內部並沒有配備發動機和油箱,取而代之的是永磁同步電機和大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鬍珊介紹說。

在能源安全與環境保護的雙重約束下,中國新能源車正站上“風口”。對於華菱星馬而言,發展新能源重卡,是公司決勝未來市場的又一次戰略佈局。

2016年,華菱星馬正式成立新能源汽車分公司,在混合動力、氫能源、純電動重卡等研發領域開始發力。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 純電動載貨車

純電動重卡在港口、短距離城際運輸、倉庫、環衛等應用領域具有明顯優勢。胡珊說,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華菱星馬已經掌握了VCU整車控制器相關核心技術,具備了純電動重卡集成創新能力。最快下個月,首批49噸純電動牽引車就將發往客戶手中。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華菱漢馬動力CM6D30.560 60型國六柴油發動機

未來幾年,華菱星馬還將不斷完善國六發動機產品體系,做優做精自主動力鏈,不斷提升華菱星馬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銳意改革,推進內部改革和管理創新,大力實施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程。同時,緊抓“一帶一路”機遇,加速向海外市場佈局,讓更多自主品牌重卡馳騁世界。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從地方小廠到逐鹿全球華菱 安徽星馬演繹自主創新精彩範例

▲華菱重卡出口國外

改革永無止境,創新未有窮期。

從跟跑到領跑,從模仿到創造,一路走來,華菱星馬銳意改革創新,創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面向未來,華菱星馬將繼續高擎改革大旗,矢志自主創新,與時代同行,與國家共進。 (馬鞍山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