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身價”即將萬億,奈何高校稀少且無博士點,受人詬病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道理在高等教育領域同樣適用;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後盾支撐科研,再輝煌的名校也會走向衰落,反之,城市也可以通過砸錢來造就一所名校,這種高校例子已經不在少數;城市與高校之間的已經成為了唇齒相依的關係。

根據相關權威網站發佈的數據,我國近300個地級市及以上的城市,2017年GDP收入超過已經有14個,分別是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重慶、成都、武漢、杭州、青島、蘇州、深圳、廣州、長沙和無錫。這些城市絕大多數都有眾多985/211高校作為它們的人才輸出基地,名頭太響亮的城市就不說了,但諸如蘇州的蘇州大學,無錫的江南大學等也是211高校打底,哪怕名校最少的深圳也擁有位於高校百強行列的深圳大學;由此可見,高校的存在對一所城市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座城市“身價”即將萬億,奈何高校稀少且無博士點,受人詬病

而2017年達到9000億門檻的城市有寧波(9845億)、鄭州(9130億)和佛山(9250億),三者的往年增數都高達8%,如果沒有意外,今年進入萬億陣營也是指日可待;寧波現在有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波大學,鄭州則有雙一流建設211高校-鄭州大學;唯獨佛山過的非常憋屈,從教育部公佈名單來看,目前佛山全市僅擁有一所公辦本科-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以及一所民辦本科-廣東東軟學院(碩士點都沒有,本文不提),還有4所專科院校,這個大學數據放到其他中東部地級市估計都有點寒酸。

這座城市“身價”即將萬億,奈何高校稀少且無博士點,受人詬病

能夠代表佛山高校實力的也只有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了,該校是1995年兩校合併而來,底子薄弱,目前定位是廣東高水平理工科高校,但在大多數省份還是屬於二本招生範圍,畢竟還是戴著“學院”的帽子,要走的路還很長。該校目前還沒有博士點(已立項,未成功),碩士點也是個位數,其他辦學實力,也就是目前綜合的二本層次,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

這座城市“身價”即將萬億,奈何高校稀少且無博士點,受人詬病

試想下,佛山作為即將萬億級的地級市,高校建設水平如此薄弱,是說不過去的;畢竟我國第一梯隊的科研人才都集中在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實力強大的高校能夠吸納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前來落戶搞科研,從而推動城市建設發展,自身發展才是真正的造血;省內的深圳大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砸錢,深圳市硬生生的將深圳大學砸到了全國百強的行列,諾貝爾得主/院士/長江/千人/傑青等人才滾滾而來,讓眾多老牌名校自嘆不如。

這座城市“身價”即將萬億,奈何高校稀少且無博士點,受人詬病

佛山市是眾多名企的大本營,比如家電巨頭美的、志高、科龍、格蘭仕、萬家樂等,還有碧桂園、海天、健力寶、東鵬、日豐、亞洲鋁材等企業,在不差錢和不差就業單位的情況下,佛山市應該加大投入,校企聯動,迅速將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打造成深圳大學那樣的高校。有的網友說,廣州和佛山已經連接在一起,廣佛同城化,廣州大學生依舊能為佛山所用,但小編覺得,只要行政上獨立,就要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教育而不是依附於他人;但在校生也要謹記一點,佛山市工業城市,是需要踏實肯定的畢業生,而不是好高騖遠的大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