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導語:冷飯之前,先回顧一波歷史

近日,遊戲大廠EA正式宣佈,將聯合前Westwood(以下稱西木)員工所創立的Petroglyph Games,共同推出《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黎明》重製版和《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重製版,並公開了重製版LOGO及相關遊戲細節。據瞭解,兩款重製版遊戲還可以支持4K分辨率。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對非核心玩家來說,這一長串消息的理解基本就是:哦,紅警要出重製版來賣情懷了。但到底賣的是紅警哪一代的情懷,卻懵懵懂懂。

事實上,由於當年盜版和MOD的關係,國內玩家並未接受太多正版紅警系列的洗禮,頗有點像FC和小霸王,都玩出感情了,還不知道對方原來還有個真身。至於常見的紅色警戒、共和國之輝、命令與征服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自然是瞭解甚少。

簡單來說,在國外遊戲圈,相比於紅色警戒,他們更加認可的牌子是命令與征服。而命令與征服則由三個板塊組成:正傳泰伯利亞系列、前傳紅色警戒系列、以及獨立的一個板塊將軍系列。所以關於命令與征服和紅色警戒的排序,正確說法應該是《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而非部分玩家及媒體所說的《紅色警戒:命令與征服》。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至於國內玩家比較熟悉的《共和國之輝》,則是《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的一個mod版本。

《共和國之輝》的原作者是中國玩家LoadHero,因為某些歷史原因,其在原版的基礎上新增了中國陣營,並將其設計為最厲害的軍隊。所以在那時的網吧裡,只要有人聯機《共和國之輝》,第一個條件就是彼此不許使用“中國隊”,這點倒是和隔壁桌的《實況足球》恰恰相反。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劇情方面,原版紅警系列的故事背景發生於二戰後(20世紀50年代),愛因斯坦通過自己所發明的時間機器回到了戰爭爆發前,併成功刺殺了希特勒,避免德國走上納粹化的道路。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此舉間接致使“蘇聯力量”大幅膨脹,世界大戰終究還是沒能避免。原版中,英美等國是對抗蘇聯的盟軍代表。而在《共和國之輝》版本里,LoadHero將劇情補充為蘇美兩大勢力急於開闢第二戰場,因此引出了新的陣營。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說回命令與征服,該系列的首部作品《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黎明》發行於1995年,是1992年西木推出《沙丘2》確立RTS經典玩法後,推出的又一款RTS代表作。遊戲描述的是1995年,意大利泰伯河附近掉下了一顆巨大的隕石,隕石帶來的太空稀有異變資源,也引起了世界兩大勢力的爭奪戰。

該作發行之後立即在北美地區引起了廣泛的正面反響,半年後推出的資料片《隱秘行動》更是錦上添花。隨後,充滿幹勁的西木又於1996年10月推出前傳《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只是單從結果來看,初代紅色警戒所受到的讚譽並不及第二代,不然他們也不會在後來的兩款RTS競品面前,顯得那麼被動。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1998年,EA宣佈收購西木,隨著EA雄厚資金的諸如,在《帝國時代》《星際爭霸》夾擊下的《命令與征服》系列終於鬆了口氣。先後推出了銷量紛紛突破200萬的《泰伯利亞之日》與《紅色警戒2》。其中,2001年推出的紅警2資料片《尤里的復仇》,成為了IGN與GameSpot等主流遊戲媒體口中“最優秀的資料片”。前者給出了8.6分,後者給出了8.5分。在媒體評分還未得到廠商贊助的年代,這兩個高分已經實屬不易。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然而也是在2001年,EA縮減了對西木的預算。

2002年中旬,EA毫無徵兆地宣佈西木太平洋劃分EA分公司,更名為EA太平洋,並且在此之前,EA就已經開始將部分於西木總部的設計師轉移到了西木太平洋。而這些“部分設計師”,正是西木的主力人員。雖然表面上看,EA是將西木總部的設計師調到太平洋部,可不管是《紅色警戒2》還是資料片《尤里的復仇》,都是西木太平洋做出來的。反觀西木總部的作品,只能用反響平平來形容。

所以後來,擁有主力設計師的西木太平洋正式成為了EA太平洋,而空有名分的西木總部,則只能在2003年3月宣告關門大吉。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作為史上最暢銷的RTS系列,直至今日,《命令與征服》系列還在為EA創造者可觀的價值。然而在當時,EA卻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發行商。“我的全資子公司發的產品,但我卻能在發行商那欄裡漏下名字”,對財大氣粗的EA而言,增加運營成本並不算什麼,可如果讓他花了錢卻無法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肯定是無法接受的。更何況,相比於西木這個工作室,《命令與征服》這個IP,才是他們更為看重的。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從那之後,EA在美國遊戲圈也有了一個響亮的外號:“工作室殺手”。在2008年前,EA的擴大自己遊戲實力的手段與國內的某個大廠頗為類似:買買買,而被其收購的公司,基本都以解散收場。其中就包括了《命令與征服》的塑造者西木,此外還有《植物大戰殭屍》的開發團隊Popcap、《極品飛車》的開發團隊Black Box、《榮譽勳章》的開發團隊Danger Close。

值得一提的是,直至現在還有不少人認為,要不是當年動視(動視暴雪前身)的十年磨一劍理念讓EA等不起,後來的美國遊戲行業可能真的就會是一家獨大,寸草不生了。雖然2008年EA當時的CEO公開承認了錯誤,表示願意悔改,但卻並不能妨礙EA連續兩年被評選為“全美最差公司”。因為在業界看來,收購一家倒一家的行為已經不能再用戰略投資來形容了,分明是在講鬼故事。

EA端出的這兩碗冷飯,能撫平當年紅警系列的傷口嗎?

如今,時隔西木倒閉15年後,EA再次官宣重啟兩款經典產品,並且會由一大批以前西木的元老級員工操刀製作。只是除了何時能玩到之外,當年西木關門,EA強行推出《紅警3》與《命運與征服4》,硬是賺了一筆快錢,也是讓很多老玩家歷歷在目。畢竟從那之後,《命運與征服》,或者說是《紅警系列》就徹底走向了衰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