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第二城市是徐州還是蘇州?

周豪楠


題主針對江蘇省第二大城市分別給出了徐州和蘇州兩個城市,其實我想應該是徐州和蘇州、無錫三個城市角逐江蘇省第二大城市,為什麼會是這三個城市呢,首先車牌號是最早進行城市劃分的標準,而蘇A是省會南京,而蘇B就是今天的無錫市。



而我們再看一下今天的無錫市,經濟總量還是排到了第三位,僅次於江蘇的南京市和蘇州市,而蘇州市的崛起真的是一個後起之秀,要知道過去的蘇州雖然是魚米之鄉,但是經濟實力真的和今天沒法比,蘇州的在過去還排在徐州市的後面呢。


不過後來隨著上海對於蘇州的援建以及蘇州工業園區的興建,蘇州入駐了很多有名的企業,外來人口激增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如果今天要是選江蘇第二大城市肯定徐州是不行了,就是蘇州和無錫兩個城市進行比較了,蘇州市是經濟實力比較強,而無錫市是政治地位比蘇州高。


商丘身邊事兒


這個問題問得不明白。是面積,人口,經濟,教育,軍事,交通,醫療,資源,還是潛力?毫無疑問,經濟,蘇州第一,南京第二。人口,蘇州第一,徐州第二。教育,南京第一,徐州第二。面積,南京第一,徐州第二。軍事,南京第一,徐州第二。交通,徐州第一,南京第二。醫療,南京第一,徐州第二。資源,徐州第二,沒有誰敢說第一。潛力,徐州第二,幾乎沒有敢說第一的。唉!誰是江蘇第二城,沒有權威答案。個人觀點,歡迎批評。


黃金山下無黃金


毫無疑問,蘇州綜合實力遙遙領先徐州,根本不是一個水平。這是一道送分題,凡是認為徐州更強的,該回去補課了。



蘇州是中國最發達的地級市,經濟超越除廣州之外所有省會,包括老大哥南京與蘇州也有不小的差距,更不用說徐州。

徐州一直引以為傲的是工業,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蘇州早已經超越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此外,蘇州工業園區,位列全國所有國家級開發區之首。


蘇州並不是僅依靠縣級市,純市區GDP也有8000多億,市區經濟依然領先眾多省會,更不用說徐州。蘇州縣域經濟全國第一,所轄四個縣級市全部是全國十強。此外,蘇州人均GDP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高於北京、上海、廣州。

當然徐州也是好地方,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工業基地,更是淮海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但和蘇州相比,確實各方面都要落後很多。不要說省內第二,GDP其實只能接近第五名的常州。


堅果旅行


城市大小,當然看城市建成區,江蘇所有城市,當然南京最大,幾乎是排名第二的蘇州兩倍,蘇州其實是一個很優美的歷史城市,改開之初不幸被定位成工業發展基地,汙染嚴重,外來人口擁擠不堪,除了老城區之外,根本看不到城市傳統文化的影子來。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其政治影響力是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這些年蘇州人老是覺得財大氣粗,叫囂要把南京老大的位置掀下去,但是沒有用的,南京的政治文化地位是其他城市永遠也別想取代的。

至於徐州,從歷史悠久的角度來看,屬於當之無愧的老大,上古時代大禹劃分天下九州,徐州就是九洲之一,《禹貢》記載:海岱維揚為徐州,徐州在歷史上管轄的區域比今天的江蘇省大得多了。而江蘇這個概念從明清以後才出現,從南直隸到江南省,到江蘇省,可以說是一個資歷很淺的省份。



莊園主31


江蘇,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省內第一大城市是省會南京,省內第二大城市是誰目前難以確定。

但是可以比較下候選旳幾個城市的綜合情況(按照最新GDP排名):蘇州、無錫、南通、徐州

蘇州

  • 市區面積2742.62平方公里;
  • 下轄5個市轄區、代管4個縣級市;
  • 2017年GDP總額17319.51億元,人均GDP超10萬。

無錫

  • 市區面積1643.88平方公里;

  • 下轄5個區2個縣級市;

  • 2017年GDP總額10511.80億元(江蘇第三個邁入萬億GDP俱樂部),人均GDP超10萬。

南通

  • 市區面積 1692 平方公里;

  • 下轄3區、2縣,代管3個縣級市;

  • 2017年GDP總額7734.64億元。

徐州

  • 市區面積3037平方公里;

  • 下轄5個區6個縣市;

  • 2017年GDP總額6605.95億元。

綜上所述,蘇州成為江蘇省第二大城市應該更勝一籌。


東哥新視界


以前是徐州,隨著江蘇大力開發蘇州,徐州開始走向落沒。蘇州是世界工業製造中心,外企資源豐富,離上海近,上海後花園,上海有豐富資源帶動蘇州發展,把蘇州帶上快速發展道路。

不過徐州交通比蘇州高,全國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徐州在建地鐵1號2號3號線,2019年運營,規劃建設323.1公里,聽說徐州部分要才用磁懸浮列車。徐州是淮海地區最大城市最繁華城市,也是淮海發展比較快城市,蘇北最大城市。未來徐州只發展出自己特色,不是座誰第2個,走出自己的發展道理。


皮卡里落草


人均GDP全省倒數第三的徐州和人均GDP吊打北上廣的蘇州爭第二?

兩者同樣作為地級市,蘇州如今已經是地級市之王,經濟規模全國前十,人均GDP全國前十,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前十,上市公司數量全國前十,綜合競爭力全國前十,被認為是下一個一線城市的有力競爭者,這樣的蘇州已經不是徐州可以媲美的。

徐州在全國地級市當中雖然也是綜合強市,但如今人們對強市的認可首先是經濟,徐州經濟規模全國29位,不過這個數據身後還有規模龐大的常住人口,所以人均經濟數據其實還是比較弱的,這是徐州想要成為和蘇州競爭的最大軟肋。

至於其他硬件條件,徐州早期是不比蘇州差的,但隨著蘇州財力越來越強,各個方面升級速度都更快,綜合實力整體提升效果明顯,而徐州的整體發展節奏顯然要慢許多,相較於蘇州而言,除了重工業以及擁有自己的機場以外,其他幾乎沒有什麼領先優勢。所以江蘇第二根本是毫無懸念的,至於第三名,也要看無錫服不服。


子夜的風


徐州在上世紀90年代市區人口就達到百萬級,被稱為江蘇省第二大城市,但之後經濟發展落後於蘇州、無錫、常州,近幾年開始發力,面貌大為改觀!

從行政面積、常住人口、教育科研、區位優勢、產業發展、經濟潛力、未來前景、軍事地位、政治地位等等各方面衡量綜合實力,尤其是2017年確立為20個地級市1.3億人大市場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後,徐州還是當之無愧穩居第二大城市!

徐州發展後勁大,2030年有望躋身新一線,成為新的特大城市。身為淮海經濟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徐州雖然前途遠大,但仍需要努力加快務實發展!




低調與責任



徐州和蘇州都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強市,蘇州是江蘇省第一大經濟強市,經濟總量超過省會南京,2017年GDP突破17319.51億元,人均約10萬元。蘇州是以輕工業為主的經濟支柱,得到飛速發展,但是,政治地位不高,在江蘇省仍是地級市,到現在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機場,於高速發展經濟體量不相適應,政治發展前途不強。



徐州雖然在經濟上與蘇州差距很大,但是徐州是蘇北地區中心城,中國第二大鐵路交通樞紐、全國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和較大城市。徐州是全國重工業城市,國家重要的商業、物流和對外貿易中心,擁有自已的機場徐州觀音機場。徐州是資源條件優越,國家重要煤礦基地和電力基地。國家給徐州定位高,各種優勢和資源要比蘇州優越,發展前景也很廣闊。


晚秋195087521


各有各的優點和各有各的缺點,蘇C的政治,文化,交通軍事都要比蘇州好一點,經濟方面稍遜與蘇州,但潛力不可估量,相信以後會好的。經濟學家說得好。徐州之於淮海,猶如上海之於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