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探索“扶貧+養老”路子

濰坊市立足老年貧困人口多的實際,強化工作措施,積極探索“扶貧+養老”路子。

互聯網+養老,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濰坊市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引領作用,將智慧平臺與貧困老人“綁定”,努力實現貧困老人足不出戶享受服務。峽山區依託綠康源、福樂源康復養老中心以及益民、泰祥等6家居家服務公司,打造智慧養老平臺,運用數據化信息手段對護理情況進行監控,實時掌握服務區域工作動態,護理員何時服務、為誰服務、如何服務及服務效果,都在手機客戶端實現24小時跟蹤和反饋。同時,構建起智慧養老平臺、督查小組督查、企業內部自控、第三方機構評估“四位一體”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對服務機構的監督考核,確保服務質量。

扶貧贍養基金+養老,引領傳統養老新風尚。濰坊市成立扶貧贍養基金會,通過政府引導、社會捐助,引領家庭子女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形成政府、社會、家庭三方合力的良好氛圍。臨朐縣寺頭鎮按照“自願交納、政府補貼、社會參與”的原則籌集贍養資金,貧困老人有勞動能力的子女自動成為基金會成員,本著兒女相對平均的原則,將以往交納贍養資金數額作為“扶貧贍養基金”標準,鎮財政按照個人出資額10%的比例拿出專項補貼資金進行配套,並發動社會進行愛心捐款,擴大基金眾籌規模。籌集的贍養基金由鎮經管站設置專門賬戶代管,鎮扶貧贍養基金理事會負責贍養費按月審核發放。

村級互助+養老,健全扶貧養老新體系。濰坊市探索推行“村級主導、互助服務、群眾參與、政府支持”的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模式,通過貧困戶互幫互助、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各級政府引導支持,實現貧困老人老有所養,貧困戶穩定脫貧。寒亭區通過制訂《農村互助養老扶貧實施方案(試點)》,由區級設立公益性崗位,區就業辦在村內選聘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公益崗位人員;街道、村兩級分別設立“互助基金”,通過黨員幹部捐款、吸納社會企業慈善捐贈等方式籌集資金,對特別困難的貧困戶進行幫扶;“互助養老理事會”與無勞動能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及其子女共同簽訂“互助養老協議書”,由接受公益性崗位的貧困戶提供照料服務,實現貧困戶互助幫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