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2天前,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喧鬧中落幕。

作為本次電影節中最受關注的作品,由張藝謀執導的《影》,以獲12項提名、成功斬獲4項大獎的好成績,成為第55屆“金馬獎”最大贏家。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影》海報

“陪跑”四十年,這是張導第一次拿下“最佳導演”獎盃。在爛片盛行的如今,這到底也算實至名歸、萬眾矚目。

不可否認,《影》很出色。可再精彩的畫面,也終究抵不過在“老謀子”接過獎盃時,評委鞏俐在臺下的會心一笑。

所有人都知道: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是鞏俐。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01

“一個人,一個活法。”——張藝謀《紅高粱》

作為張藝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紅高粱中那片“血色的天空”是鞏俐和張藝謀最大的媒人。

但實際上,這其實也是張藝謀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出軌”,之於事業,亦之於感情。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了能充分體驗《老井》中“倒插門”女婿的生猛勁兒,剛剛結束了被譽為第五代導演開山之作的《一個和八個》拍攝的張藝謀,一頭扎進了山西農村。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遠離城市,滿眼黃土,為防止自己變成徹頭徹尾的“原始野人”,莫言的《紅高粱家族》成了張藝謀在那段時間裡,唯一能接觸到的現代文明。而和周遭一片死寂的生活相比,書中所描繪的快意恩仇與肆意妄為,也成為了彼時他最嚮往的生活。

為了不負血性,之前一直和攝影、表演較勁的張藝謀忽然有了當導演的想法。

雖說當時小說改劇本的潮流完全不如現在這般洶湧的不要臉,但為了能死死地將版權握在自己手裡,張藝謀還是一路火急火燎地從山西跑到了北京,準備會會這本書的作者——莫言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莫言

初來乍到,張藝謀毛都不認識。為了能順利找到人,他站在走廊裡扯著嗓子喊莫言的名字,撕心裂肺的程度,讓莫言現在想起來都會渾身一顫。

那天下午,莫言站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宿舍走廊往下瞅。烈日炎炎之下,張藝謀那張在山裡被曬得黢黑的臉顯得油光鋥亮。再看看他那條因為太著急,而被電車軋了還沒來得及包紮的腳,莫言“動心”了。

“改編我的作品愛怎麼改怎麼改,你要‘我爺爺’、‘我奶奶’在高粱地裡實驗原子彈也與我無關。非但無關,我還要歡呼你的好勇氣。拍好了是你張藝謀的光榮,拍砸了也不是我的恥辱。”

和其他對手相比,她青澀的有些笨拙,然而萬萬沒想到,這種與生俱來的“生猛”,竟一下子就擊中了張藝謀。

“偶然地看到她,很清秀,臉也很小。但總覺得她身上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她是跟我合作最多的女演員,不好再有第二個人了。就是有點像唯一的意思。”

(@張藝謀)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02

“蓋頭一掀,必生事端。”——張藝謀《紅高粱》

決定由鞏俐飾演“九兒”後,《紅高粱》開機了。

雖然進山拍攝前,鞏俐當時的男朋友小楊曾以“劇組太亂”為理由幾次阻撓。然而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已經到了這個節骨眼了,鞏俐早就什麼都顧不上了。

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鞏俐頭也不回地出了家門。那個夏天,有一組人唱著民歌浩浩蕩蕩地走在茂密的高粱地裡。

沒有人知道,他們即將帶來的,是中國華語電影在今後幾十年都無法複製的黃金時代。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因為前期準備工作做得還算充分,電影的拍攝過程很是順利。一切都很好,除了

那位神出鬼沒的不速之客。

進組前鞏俐和男友提了分手,興許是心裡有氣,小楊時不時就會進山裡找茬,而且每見女友一次就打她一次。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劇組並沒有人願意主動幫女主角說句話。

也許是出於做導演的責任感,也許是因為二人在當時就已心照不宣,總之張藝謀站出來了,並且決定一管到底。

為了緩解小女生心中的煩悶,每次下工後張藝謀都會主動和鞏俐蹲在角落裡嘮上一會兒。

沒有人知道,在舊時光裡,當時那些快長上天的高粱葉到底聽到了多少秘密。就像張藝謀和鞏俐也不知道,這場天雷勾地火的感情,究竟是怎樣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的。

橫七豎八的高粱杆好像長了手,從四面八方各個角度揭掉了他們最後的矜持。

那一年,鞏俐22歲,張藝謀38歲,已婚,還有個女兒。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張藝謀一家

1988年國慶《紅高粱》在國內首映。電影中隨處可見的慾望和野性,像團永不熄滅的火焰一路燒到了柏林電影節。而作為導演的張藝謀一舉拿下“金熊獎”,成為了中國電影人首次在歐洲大三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項。

電影火了,可張導卻在此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與不安之中——他和鞏俐的地下戀情,被結髮妻子肖華知道了。

冒著名譽掃地的險,張藝謀坦白了。《紅高粱》的成功不僅給他帶去了無上的榮譽,更讓他有了身敗名裂的底氣和勇氣。

於是,就在電影紅火到一塌糊塗時,張藝謀相伴了多年的結髮妻子、初戀愛人離了婚。

“我的感情已回不來了,我想和她在一起。別人愛說什麼讓他們說去,陳世美也罷,王八蛋也罷,我不是為別人活著。關鍵是你的態度。你要不同意,我就只好走最後一條路,背井離鄉,浪跡天涯。”

對於那時的張藝謀來說,鞏俐是他後青春的詩,他甘願為她狼狽的像一條狗。

03

“你那些髒事兒,我不會去說,我是個要面子的人。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你也算是清清白白的走了。”——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沒有了婚姻的束縛,張藝謀和鞏俐開始了一段秘密的地下戀情。

為了能“名正言順”地和對方在一起,向來對商業片嗤之以鼻的張藝謀主動放下身段出演了沒有藝術價值,但卻和女主有很多露骨戲份的《古今大戰秦俑情》。

電影放映後,二人的關係昭然若揭,謾罵聲、質疑聲鋪天蓋地。可正處於熱戀期的二人不僅沒有選擇低調,反而又連著合作了《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等多部影片。

而這些電影無一例外,都成了華語乃至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那些年,張藝謀電影中的所有女主角都交給一個人,無論劇本合不合適。

對於一位藝術創造者來說,他需要不僅僅是一位合格的演員,更需要一個讓自己迸發無限靈感與激情的“女神”,而鞏俐恰好符合他所有的要求。

戀愛中的人,都是詩人。

因此張藝謀鏡頭裡的鞏俐,總是儀態萬千、百媚千嬌,一顰一笑都盡顯東方女性的風韻與大氣。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此後,無論她變成了周星馳鏡頭裡的絕世美女“秋香”、還是陳凱歌手中的叛逆小姐“如意”、亦或是王家衛筆下的風塵女子“華小姐”都略顯遜色。

張藝謀留下了最美好的鞏俐,以至於只有在他這裡,她才是鮮活且沉甸甸。

他,“謀殺”了鞏俐所有的風華絕代。

幾年中,他們比肩而立,相得益彰,互相成就了彼此最好,也最輝煌的那八年。

“他是我的青春期教育。很多東西都是他給我的,那是後來才領悟的。人總是要付出代價才能明白一些道理……但是我還是很感激遇見了他。”(@鞏俐)

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開拍時,鞏俐剛好30歲。在昏暗、逼仄的小房間裡,她再一次向張藝謀提出了“結婚”。和預想中的差不多,張藝謀拒絕了。

“如果我們結婚了,我就在家當家庭主婦,為你生三四個孩子。”

“結婚不就是一張紙嗎?你為什麼非得看重這張紙呢?”

熬過了詛咒一般的“七年之癢”,鞏俐想要一個家,而張藝謀卻還是隻想“浪”。

陳凱歌曾用“真正的秦國人”,來比喻張藝謀骨子裡的大男子主義。或許在事業上,他喜歡獨樹一幟、風格百變,但離開劇組,張藝謀想要的還是一個能夠在家裡相夫教子的普通女人。

顯然,習慣拋頭露面的鞏俐,並不是他心中“完美妻子”的樣子。

因此當拍完《搖》的最後一個鏡頭,就結婚問題徹底談崩的二人公開表示分手:

“從今往後,這個女人和我沒有半點關係了。”

這是張藝謀給鞏俐最後的交代。

04

“花都繡好了,總得開一回。”——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

離開了張藝謀之後,鞏俐消失了一段時間,就當所有人都以為她這是躲起來療傷時,她竟然宣佈與當時的香港富商黃和詳高調完婚。

婚禮當天高朋滿座,鞏俐連八竿子都打不到的親戚朋友都請到了,卻唯沒見張藝謀。

情理之外,卻意料之中。

在鞏俐的心中,這場名為“張藝謀”的龍捲風可以刮,但總不能一直刮。風捲殘雲過後,她總要給自己留下最後的體面。

婚禮僅7個月後,鞏俐隨《風月》劇組出席戛納電影節。採訪現場當被問及是否還會再次合作時,一旁的張藝謀低頭沉默,她卻早已淚如雨下。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只是再也沒有了“我們”。

這之後近十年間,鞏俐先是與黃和詳離婚,之後又不斷曝光新戀情。分分合合好多次,卻再也不會為任何人飛蛾撲火。

而另一邊的張藝謀,也開始了自己轉型之路,雖每回都竭盡全力卻始終反響平平。曾經那個“自帶戲骨”的女人,成了他衡量“謀女郎”的尺子。

曾幾何時,張藝謀執拗地只認一位女主角,如今倒也學會了向市場低頭,進入了“拿著劇本找人”的理性階段。

鞏俐之後,張藝謀再也不會只帶著自己的審美選角了。她終究還是帶走了“老謀子”所有的魯莽與熱血。

“鞏俐,無疑是中國目前最好的演員。”很多年後,張藝謀依然能夠坦蕩地說出這句話。

曾經滄海難為水,在所有物是人非的風景裡,我還是最喜歡你。

2006年,張藝謀計劃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並將鞏俐定成了唯一的女主角。作為兩人分手的第一次合作,他們二人的熱度早已超過了電影本身。採訪中,當記者問到為何要請鞏俐演皇后時,張藝謀回答:

“很久之前,我在長城上面發誓,這輩子一定要讓她演一次女皇。”

話音剛落,目光集聚,鞏俐低頭淺笑,剎那潸然淚下。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與鞏俐分道揚鑣的14年間,張藝謀不只一次問過大兒子上幾年級,卻始終記得那日在長城之上,自己對她許下的承諾。

人生若真能只如初見,那該有多好。

幾年前,年過花甲的張藝謀陷入困局。先是和老搭檔張偉平決裂、再是被曝出有七個私生子,後來新電影《金陵十三釵》的評價又兩極分化嚴重,“國師”瞬間變成了群嘲的對象。

面對外界的一片罵聲,張藝謀沒多說什麼,只是默默自己交了罰金,然後開始了電影《歸來》的籌備。而此時,已經息影多年的鞏俐,再一次出現在了電影主演的那一欄人員中。發佈會上,人潮擁擠,可鞏俐卻還是一眼就找到了他。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四目相對,她瞬間哭成了淚人。記憶中那個意氣風發、天不怕地不怕的“導演”,到底還是老了。

實際上,無堅不摧的鞏皇一共只在媒體面前哭過三次,每一次都是因為張藝謀。

當那片紅高粱徹底被燒盡後,他依舊還是她邁不過去的坎。

05

“世上很多事,本無對錯”——張藝謀《影》

有人說,電影《歸來》更像是一封張藝謀寫給鞏俐的情書。苦澀,並且滿是遺憾。

只是多年之後,張藝謀早已不是一心一意的陸焉識,鞏俐也不會再是義無反顧的馮婉喻。

歸來,終已錯過。

電影《歸來》海報

現如今,已經生猛了大半輩子的“老謀子”,終於學會了溫柔與圓滑。

他給了妻子名分,給了孩子家庭,美滿的“後方環境”讓他可以專心在前線奮鬥,這個“秦國來的”男人,終於過上了他想要的傳統生活,而鞏俐與外籍男友的戀情也已趨於穩定。

原來兜兜轉轉許多年,走不出來的,始終只有“看客”。

現在,二人再次在頒獎典禮上重逢。舞臺之上,68歲的老謀子拿著獎盃笑得像個孩子;嘉賓席中,鞏俐看著他亦是幾次熱淚盈眶。

他說:“這是我從影40年來第一次拿到金馬獎盃。”

她說:“只要有我鞏俐在,那就一定會保持公正,。”

33年後,鞏俐終究還是還給了張藝謀一份久違的公平,一如過往榮耀。

頒獎典禮過程中,因某導演的無恥言論,本該作為頒獎嘉賓的鞏俐拒絕上臺,而張藝謀也直接拒絕出席金馬酒會。

時過境遷,他們的默契依舊無人能及。

張藝謀獲最佳導演,鞏俐淚目:分手多年,我依舊希望你榮耀加身!

從最初的相濡以沫,到後來的王不見王,再到現在的惺惺相惜。鞏俐與張藝謀見證了彼此最狼狽,也最璀璨的時光。

如今當愛已成往事後,再去追究當初的那場“豔遇”到底誰對誰錯其實都已沒了意義。所以,倒不如就將往事都留在風中。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也許有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才是二人最好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