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鯉魚適合釣鈍還是適合釣靈,歸納總結野釣鯉魚調漂靈與鈍

野生鯉魚適合釣鈍還是適合釣靈,歸納總結野釣鯉魚調漂靈與鈍

大多數釣友是有一個共性,就是喜歡釣魚而不喜歡吃魚,尤其是鯉魚,但是如果是野生鯉魚則不盡然,為什麼呢?野生鯉魚活潑好動,肉質鮮美,非常緊湊,而養殖鯉魚則不然,肉質疏鬆,而且多帶一股泥土腥味;但是野生鯉魚生性狡猾、警惕性高,雖然食口兇猛,但是由於機敏,餌料不對、浮漂沒有調好,都容易導致抓口不易,野生鯉魚幾乎個個都是滑口輕口魚,所以野外釣鯉,一要餌料味型多下功夫,調漂則也非常講究,那麼野外釣鯉時,我們調漂是偏靈還是偏鈍呢?

野生鯉魚適合釣鈍還是適合釣靈,歸納總結野釣鯉魚調漂靈與鈍

野外水域的特徵就是味型突出的食物很少,自然本味的食物種類多,所以餌料味型方面一個水域有一個水域的特點,這裡就沒辦法一一闡述,但是不管什麼水域,釣鯉魚的浮漂靈敏度則是有極大的共性的,在行文之前,我們可以分別從靈、鈍、靈鈍之間來做分析,結論則需要釣友們根據自行判斷了。

野生鯉魚適合釣鈍還是適合釣靈,歸納總結野釣鯉魚調漂靈與鈍

我們說浮漂的靈鈍其實主要是通過鉤餌在水底的狀態來判斷,上鉤離底、下鉤觸底,這就是很典型的漂靈;雙鉤觸底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漂鈍;上鉤觸底、下鉤躺底則被認為是不靈不鈍,那麼這三種調法都是基於鯉魚底層覓食這個角度來判斷,魚層錯層亂口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野生鯉魚適合釣鈍還是適合釣靈,歸納總結野釣鯉魚調漂靈與鈍

一、上鉤離底具體、下鉤觸底;鯉魚體型偏大,一般我們多采用15目左右吃鉛2.5g以上的浮漂,野釣中為了防止抗走水,吃鉛在3.0g以上也是常見,漂目就之間多為0.8~1cm左右,上鉤和下鉤的鉤距差一般也多為3~4漂目距離,而且鯉魚嘴大,我們所採用的鉤號一般都比較大,加之鯉魚的底層覓食魚種,所以用餌料比重也都不會很輕,一般採用這種調法,多應用在底泥厚,實底虛,這種釣法的優勢就是非常利於底層的鯉魚覓食找口,即使輕口和滑口鯉魚也很容易抓口;但是缺點則是一旦底層有瓜子鯽等小雜魚,那浮漂的虛假訊號就比較多,比較亂。

野生鯉魚適合釣鈍還是適合釣靈,歸納總結野釣鯉魚調漂靈與鈍

二、上鉤觸底、下鉤躺底,其實這是一種理想狀態,而且是底泥不厚,地形比較平整狀態下的鉤餌落底情況,這種調法在黑坑釣中常見,野釣中找底多以此法確定,在實際作釣中,這種鉤餌落底情況優點就是雙鉤都在底層,利於雙鉤雙餌誘魚,缺點也有,就是小魚鬧窩漂相也會亂,輕口魚滑口魚遇見這種鉤餌情況很容易擋口驚魚,對生口魚自然沒啥影響,但是在野釣中,這種調法就只能說中規中矩。

野生鯉魚適合釣鈍還是適合釣靈,歸納總結野釣鯉魚調漂靈與鈍

三、雙鉤躺底,雙鉤躺底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極大的過濾虛假訊號,不管是小魚鬧漂還是滑口魚逗漂,不是死口浮漂不會輕易變化,而且一旦有動作就是黑漂,一般我們釣輕口滑口都建議用這種調法,但是也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一旦底泥過厚過鬆軟,就很容易讓鯉魚找不到餌料,導致魚星魚花亂冒,但是就是沒口。

至於哪一種調釣方式更適合野釣鯉魚,這就要根據實戰情況以及自己的作釣習慣、眼睛的視力來做判斷和調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