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發現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

如何較早發現乳腺癌?

患乳腺癌一定要切乳嗎?

今天

和你聊聊乳腺疾病防治的那些事兒!

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黃韜是誰?

他是國內甲狀腺和乳腺疾病方面的權威專家

他的專家號一號難求

被喻為“湖北省最難掛的專家號”

事實上

他的真實身份是——

中國醫師協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外科學會內分泌代謝學組委員

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01

乳腺癌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

發病首位

很多人談癌色變,其實乳腺癌離我們的生活特別近。黃韜教授說,乳腺癌位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每年死亡人數上升3%—4%,已成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且城市比農村發病更普遍。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快速增長趨勢明顯。目前,我國乳腺癌發病率最高的是上海,約為80-90/10萬,已接近發病率較高的歐美國家;其次是北京,發病率也已超過60/10萬,形勢不容樂觀。武漢市乳腺癌發病率也已超過40/10萬,如果不加以重視,未來也會成為乳癌的高發城市。

隨著國人生活方式“西化”,飲食習慣發生很大變化,如進食過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大、缺少運動等原因,使得乳腺癌患者明顯增多。據統計,去年武漢協和醫院甲乳外科接診乳腺癌患者1500多人。

此外,我國乳腺癌還有一大特點:年輕化趨勢明顯。黃韜教授說,中國人乳腺癌發病高峰要比歐美國家提早10年,約為45-55歲。但從門診來看,不少3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發現了乳腺癌,亟待關注。今年,黃教授接診年齡最小的一位乳腺癌患者年僅17歲

02

乳腺癌並非不治之症

“事實上,乳腺癌並非不治之症,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治癒。”黃韜教授說,我院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近90%。但令人擔憂的是,門診很多患者發現時已經是晚期,且年齡呈現兩極化。

黃韜教授回憶曾接診的一位年輕女性,早前摸到一側乳房有包塊,但想著自己年輕,問題不大,便置之不理。直到產後4個月,她發現變大的胸部很硬,這才趕到醫院檢查,患癌的一側乳房竟被腫瘤完全佔據,已發展至乳腺癌晚期,醫護人員十分惋惜。

在乳腺癌的發病高危因素中,遺傳危險性最大。黃韜教授特別提醒,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中曾有患乳腺癌者,同時自己又查出了不典型增生,就應是乳腺癌的重點篩查對象,這部分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4-10倍,甚至更高。

從一個細胞發生癌變,到長至1釐米,最快也需17個月時間,年齡大的需要的時間更長,定期檢查是預防乳腺癌的最好措施。專家支招,女性在30歲以後,應每1-2年進行一次超聲檢查;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遺傳的,20歲起就要進入篩查程序。此外,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如初潮年齡小於12歲、絕經年齡大於52歲、大於35歲的高齡初產、青少年時期接受過射線輻射以及較嚴重的乳腺增生患者,也應每年做一次檢查。

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03

瘦高胸大的女性風險

高於普通人

“30歲幹練女白領,單身未婚,卻在本該拼搏事業、享受生活的年齡,查出乳腺癌。”近年來,網上出現許多此類案例。甚至有說法,長期單身的女性更加脆弱,得乳腺癌的概率為已婚者的2倍。

黃韜教授坦言,不生孩子、晚生、不哺乳,這三類情況確實都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每個臟器都有其功能,棄而不用便無法成熟。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導致乳腺上皮發生一系列變化而趨成熟,使得上皮細胞具有更強的抗基因突變能力,同時產生大量孕激素。孕激素對於保護乳房健康很有用,懷孕、分娩、哺乳大大增強了女性抗疾病能力,這種能力獲得,對防止乳腺癌發生非常有利。

有數據統計,從未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已生育的婦女高30%;35歲以上的妊娠初產者患乳腺癌的相對危險性是30歲以下妊娠初產者的3-4倍;未哺乳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哺乳婦女大1.5倍以上。

此外,黃韜教授提醒,年輕女性的身形也與乳腺癌有一定關係。比如,一種是上半身重量明顯超重、脂肪大部分聚集軀幹(即四肢不胖軀幹胖)的女性;另一種是瘦高身材、胸部發育得特別好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略高於其他女性。研究證實,乳房越大,乳腺細胞也就越多,潛在的細胞變異或惡性化發展的危險性也就越大。

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04

九成乳腺增生其實

很多女性體檢時被告知有“乳腺增生”,提心吊膽生怕這是癌前病變。對此,黃韜教授說:不要太擔心,90%的乳腺增生其實不需要治療。“

在國內,乳腺增生是一種被誇大的病。黃韜教授解釋:女性生理期前,體內激素水平上升,使得乳腺導管、乳腺腺泡內腺出現上皮增生,乳腺充血、增厚。月經期內,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乳腺結構又恢復。每一次的增生、恢復,都可能累積增生結構“回不去”,導致乳腺結構不均一。

由此,乳腺增生是一個生理性表現,絕大部分不是病。“很多女性每天吃藥,甚至不願停藥,其實大可不必。”黃韜教授說,藥物僅僅只能緩解疼痛,並不能治癒乳腺增生。除非少數人疼痛難忍,影響生活,可在醫生建議下服藥。

如果女性在經期前幾天摸到乳房包塊,例假後又消失了;又或是沒有發現腫塊,僅僅是乳房脹痛,這兩種情況一般不需要太擔心。黃韜教授表示,70%的女性會有乳房疼痛的經歷,但不意味著就和乳腺癌有關係。但如果您發現腫塊增大明顯、乳頭溢血、或乳房出現如橘皮樣組織、塌陷等外觀性改變,就要當心了。

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Q & A

問 題 和 答 案

1Q:自己觸摸可提早發現乳腺癌嗎?

黃韜教授:自查並不能幫助更早地發現乳腺癌。很多沒有臨床體徵的早期乳腺癌,很難自檢觸診發現,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最好每1-2年進行一次乳腺檢查。

2Q:男性不會得乳腺癌嗎?

黃韜教授:男性也有乳腺組織,同樣可能患上乳腺癌。目前,約100-150個乳腺癌患者中有1個是男性,且多是60歲以上男性。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防癌的關鍵,少喝酒、多運動、保持良好心態。

3Q:患上乳腺癌一定要切乳嗎?

黃韜教授:絕對不是。其實,一部分發現比較早,病變部位比較侷限的女性,是完全可以只做部分切除,保留乳房的。3釐米以下的乳腺癌都可選擇做保乳,也不會影響治療效果。

4Q:精油按摩乳房對乳房有好處嗎?

黃韜教授:按摩對乳房沒有壞處,但很多美容機構的精油按摩不要隨便嘗試,尤其是乳腺導管擴張的女性。因為她們的乳管和外界相通,很可能在按摩時精油攜帶細菌滲入乳管深部,引起炎症。

5Q:有哪些常見的生活誤區很“傷乳”?

黃韜教授:穿過緊的內衣會出現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導致乳腺增生或囊腫等。建議避免高脂肪類的食物,少熬夜。此外,減少口服避孕藥、激素替代治療等外源性雌激素因素等。

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檢出乳腺增生色變?來聽聽協和專家怎麼說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