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標準是什麼?

一介草民160156255


糖尿病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疾病,近些年來,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數急劇上升,對人類的健康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在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中,二型糖尿病患者所佔的比例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臨床診斷中,糖尿病的標準是根據患者的靜脈血漿的檢測結果來進行判斷的,而並不是根據毛細血管中的血糖來判斷。目前國際上採用得較為廣泛的診斷標準有兩種,分別是2013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和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而我國採用的是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來制定的2013年版的《中國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糖尿病的具體診斷標準如下。

第一,當患者出現了典型的糖尿病症狀,符合空腹測量的血糖大於7.0 mmol/L、隨機靜脈血糖大於11.1 mmol/L或者餐後兩小時之後的血糖大於11.1 mmol/L等標準的其中一個,則表明患上了二型糖尿病。

第二,當患者沒有出現典型的糖尿病症狀,符合空腹測量的血糖大於或等於7.0mmol/L、餐後兩小時之後的血糖大於11.1 mmol/L等其中的一個標準時,就是患有二型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兩類不同的患者都需要在排除了應激的狀態下才能進行血糖值的測量,並且,隨機靜脈的血糖測量是在不同的天數進行的兩次重複測量結果都是大於11.1 mmol/L時才可以進行診斷。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是糖尿病,患者就應該及時就醫,避免耽誤病情。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代謝疾病,中醫雜病。


醫聯媒體


曾經接診過一個患者檢測空腹血糖21.2mmol/L,OGTT2小時血糖32.1mmol/L,這在我接診的患者中血糖值應該是非常高的了,他曾經在2個月前查過空腹血糖,當時是6.8mmol/L,並沒有在意,短短兩個月時間變化居然這麼大。



很多血糖升高患者並沒有什麼不適症狀,絕大部分都是在體檢過程中發現升高的,有些人因為沒有什麼不舒服並不重視,也有些人不知如何是好,其實是否是糖尿病還是要看血糖具體檢測結果。


糖尿病診斷指標有空腹血糖、OGTT2小時血糖和隨即血糖,當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2小時血糖≥11.1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並伴有糖尿病症狀者都可以考慮為糖尿病,糖尿病症狀是指多尿、口渴多飲和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等。 像前面說的患者空腹血糖並沒有達到7.0mmol/L但是已經超過了6.1mmol/L稱為空腹血糖受損,還有當OGTT2小時血糖沒有達到11.1mmol/L但是超過了7.8mmol/L稱為糖耐量減低。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減低都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現,極有可能進展為糖尿病,所以也是要引起足夠重視的,及時有效的干預可以防止病變進展,減輕對健康的危害。

原創作者 馮麗 主任醫師 營養醫師 擅長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血脂異常、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飲食管理。


營養百事通


關於血糖的正常值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在《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給出了明確的標準,即:

  • 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
  • 糖耐量受損(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或隨機血糖大於11.1mmol/L

在糖尿病診斷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血糖的測量以靜脈血為準,家用血糖儀測量的血糖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用於診斷
  • 且空腹是指進餐後8-12小時
  • 空腹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兩者是或者關係,即只要其中一個達到診斷標準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 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近三個月血糖的平均值,不能單獨用於糖尿病的診斷

如果您提供的血糖檢測值符合上述條件,國為空腹血糖已達7.1mmol/L,超過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因此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屬於糖尿病的早期。


天天聽健康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也稱為血糖。

有三種類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在所有三種情況下,胰腺要麼不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一種調節血糖的激素,或者身體的細胞不能對胰島素信號作出反應。症狀包括頻繁的口渴和排尿,疲勞和視力模糊以及手腳麻木。

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並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原因是糖尿病的症狀可能非常輕微,以至於未被注意到。糖尿病的最常見症狀包括經常小便,感覺非常口渴或非常飢餓,極度疲勞,視力模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1型糖尿病),手腳發麻或麻木(2型糖尿病)。

診斷糖尿病

有幾種糖尿病測試。

一個是在過去三個月測量平均血糖的A1C血液測試。該測試測量葡萄糖附著血紅蛋白,血液中攜氧蛋白。攜帶這種蛋白質的紅血細胞存活三個月左右,因此在一個時間點測量它們會記錄血液中葡萄糖的量。低於5.7%的A1C結果是正常的。介於5.7%和6.4%之間的A1C意味著你是前驅糖尿病人。6.5%或更高的結果表明有糖尿病。

第二項測試 - 空腹血糖測試 - 要求患者在進行血糖測試前禁食八小時。該測試揭示了人體如何有效地代謝葡萄糖。超過126毫克葡萄糖每分升(毫克/分升)的血液信號糖尿病。

另一項測試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常用於妊娠糖尿病篩查。這個測試要求患者喝額外含糖的飲料。兩個小時後,該人進行了血液檢查。血液中超過200 mg / dl的葡萄糖是糖尿病的一面紅旗。


糖尿病的併發症

患有糖尿病可能導致身體組織損傷,包括心臟和血管。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會死於心臟病或中風。

糖尿病會導致眼睛問題,並可能導致失明。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接受眼科檢查,以預防重大眼病。

糖尿病也帶來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從皮膚問題到更嚴重的問題,如動脈損傷(外周動脈疾病),這會減少血液流向腳。糖尿病的另一個併發症是神經損傷或糖尿病性神經病,這使糖尿病患者很難注意到可能導致截肢的傷口,水皰或潰瘍。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適當照顧自己的腳並密切關注潛在的問題。


想要了解更多實用、有趣的醫學知識,請關注“醫學界兒科/婦產科頻道”!

王廣大


醫學界兒科頻道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糖尿病患病率、發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數量急劇上升,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是常見病,多發病。糖尿病指由於血腫胰島素相對或者絕對不足,伴或不伴有靶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血糖過高,進而引起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雙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慢性進行性疾病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者應激可以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

首先需要明確哪些情況應該考慮是否是糖尿病如:1、明顯三多一少症狀(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2、以糖尿病各種急性、慢性百分之中或者發病首診的患者;3、高危人群:有IGR史(糖耐量減低),年齡≥45歲,超重或者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有巨大兒出生史或者妊娠期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綜合徵及長期結石抗抑鬱症藥物治療等。其次糖尿病診斷標準為:糖尿病症狀+隨機血糖≥11.1mmol/L或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OGTT試驗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標準OGTT試驗應在禁食8小時後清晨空腹進行,口服75g無水葡萄糖,溶於250-300ml水腫,5-10分鐘內飲完,空腹及開始飲葡萄糖水後2小時測靜脈血漿葡萄糖。最後,糖尿病一定要重視對於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監測。糖化血紅蛋白反映患者近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是3%-6%。

結合該患者提供的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5.4mmol/L,糖化血紅蛋白6.2%;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偏高,需要再一次予以證實(一次血糖升高不能就診斷為糖尿病),可以完善OGTT試驗,明確診斷。


譜寫生命交響曲


糖尿病主要的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毫摩爾/升,和/或餐後血糖大於或等於11.1毫摩爾/升,並要有非同日測量大於或等於二次以上即可確診。但確診後要分型。

1、1型糖尿病,發病大多<30歲,起病急症狀明顯,血糖值髙,不少人以酮症酸中毒為首發症狀,血清胰島素低下,胰島細胞抗體、胰島素自身抗體和穀氨酸脫羧酶抗體呈陽性。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

2、2型糖尿病,常見肥胖者和中老年人,伴有髙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早期無症狀,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血清胰島素水平正常或稍高。這種人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

根據你所描述內容,需做糖耐量試驗,明確診斷。(如果你認為我所述好,請給我關注和點贊,我好隨時為你解決慢病相關問題。)


談慢病


目前來看診斷糖尿病最常用的方法是測靜脈血漿葡萄糖的水平。

正常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NGR):空腹血糖<6.1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mmol/L。

空腹血糖受損(IFG):空腹血糖6.1~<7.0mmol/L,糖負荷後兩小時血糖<7.8mmol/L。

糖耐量減低(IGT):空腹血糖<7.0mmol/L,糖負荷後兩小時血糖7.8~<11.1mmol/L。

糖尿病(DM):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負荷後兩小時血糖>=11.1mmol/L。或糖尿病症狀(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加隨機血糖>=11.1mmol/L。

需注意的是,對於靜脈血漿葡萄糖的測定應重複測量,兩次均達診斷標準才可作出診斷。2003年11月國際糖尿病專家委員會建議將空腹血糖受損的界限值修訂為5.6~6.9mmol/L。

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障礙性疾病其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這與我們生活條件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好血糖才是你最終的目的,要做到時常檢測血糖水平,可以說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你就不作為一位患者來看待,反之,若血糖控制不佳,各種併發症很快會隨之而來。同時提醒大家,多運動,控制飲食,健康才是根本!


大話精神


1.尿糖測定:每日4次尿糖定性測定和24小時尿糖定量常用作療效判斷的指標。

2.血糖測定:血糖升高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8mmol/L或隨機血糖大於或等於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用於對可疑糖尿病患者的檢查。

4.血漿胰島素和C-肽測定:1型病人明顯低於正常值,2型病人可正常或偏高。

5.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可反映取血前8~12周的血糖狀況,是糖尿病病人病情監測的指標。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較高。

6.血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可升高。有腎臟病變時,尿常規及腎功能可呈異常。


好人一生平安愛生活


根據我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為主,佔患病人群的90.0%以上[1]。

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應根據靜脈血漿血糖而不是毛細血管血的血糖檢測結果,所以臨床常抽靜脈血來檢測血糖值。國際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從1965年開始一直不斷更新,目前常採用的診斷標準和分類有WHO(世界衛生組織)1999年標準和ADA(美國糖尿病學會)2013年標準,我國2013版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採用的是1999年版的WHO診斷及分類標準,具體診斷標準如表1:

也就是①當有典型糖尿病症狀時:

FPG(空腹血糖)≥7.0 mmol/L;

OGTT(口服糖耐量試驗) 2hPG≥11.1 mmol;

RPG(隨機靜脈血糖)≥11.1 mmol/L。

三個標準符合一個即可;

②無典型糖尿病症狀:

FPG≥7.0mmol/L;OGTT 2hPG≥11.1 mmol/L。

以上的血糖值測量均需要在排除應激的狀態下進行,RPG僅在非同日的兩次重複測量結果均大於11.1 mmol/L才能診斷。

美國糖尿病學會在2010年將HbA1c(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納入了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WHO支持該觀點,但目前國內對是否將HbA1c納入診斷標準爭議較大[2]。

[參考文獻]

[1]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誌,2014,22(08):2-42.

[2]廖湧.中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現狀及展望[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5,40(07):1042-1045.


藥事健康


目前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糖尿病併發症造成的遠期損害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患者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的症狀+空腹血糖>7.0mmol/L:第二種情況患者有明顯三多一少的症狀+隨機血糖>11.1mmol/L,第三種情況患者患者有明顯三多一症狀+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

糖尿病診斷是OGTT實驗(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口服75g葡萄糖後分別於0小時和2小時檢測血清中葡萄糖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