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一般會導致哪些部位傷痛?

我是誰怎麼事


您好!請關注”懷賢健康“。跑步是一項非常簡單、常用的健身運動,但很多人在跑步時會出現疼痛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覺,下面具體介紹跑步常見的傷痛以及解決方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1.肌肉痠疼

長時間未運動者,突然劇烈運動造成乳酸過多堆積,引起的肌肉痠痛,感覺肌肉有燒灼感

解決方法:可以通過休息(2、3天)或者減少訓練量的方法來改善,或進健身房在教練指導下做肌肉力量訓練。

2.膝蓋、腳踝疼痛

由於體重大或肌肉力量差的原因,初跑者經常會遇到踝關節,膝關節甚至髖關節疼痛的問題,這可能與跑步姿勢,舊傷和關節本身的問題造成的疼痛。

解決方法:疼痛明顯時,可用小冰塊或浸過冷水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每日2~3次,每次5~15分鐘。疼痛比較嚴重的應該停止跑步2~4周,同時及時就診,排除膝關節韌帶半月板損傷原因,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抗炎藥物,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 

3.外脛疼痛

這種疼痛可能是由訓練過度、穿不合腳的鞋子或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跑步引起脛骨出現劇痛現象。

解決方法:通過加強肌肉力量、提高柔韌性等方式消除疼痛,同時最好停止跑步練習。

4.腳扭傷

腳扭傷在跑步者中是一種常見的刺激性損傷,多與跑步方法不正確有關。

解決方法:腳扭傷之後最好是馬上用涼水衝或冰塊冷敷一段時間,24小時之後再進行熱敷,可塗抹一些藥膏包括:紅花油、服他林、按摩乳、膏藥等。腳扭傷要注意休息2~3天,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感覺好點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最好是慢走。

5.小腿抽筋

出現抽筋的現象,可能主要與天氣太涼,肌肉沒有活動開、近期身體狀況不好,疲勞、睡眠不充足或小腿長期處於鬆弛狀態、跑步的強度太大,造成短時間內的肌肉痙攣、不合理動作的使用有關。

解決方法:出現抽筋現象後,要馬上停止運動,按摩抽筋部位,拉長抽筋部位的肌肉,使它保持在伸展狀態,在抽筋局部用毛巾熱敷,可緩解抽筋症狀。練習前進行伸展活動、補充礦物質(鈣、鈉等),調整跑步姿勢可有效預防抽筋。

雖然跑步會出現很多傷痛,但採取預防計劃可以減少跑步傷痛的出現,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選擇對足弓和側面有牢固的支撐,腳後跟有足夠的緩衝墊的運動鞋。

2.控制跑量,循序漸進,一週運動量的增加(比如跑步的距離)不超過上週運動量的10%。

3.跑前拉伸,跑後放松,跑步前沒有活動起來的肌肉容易拉伸過度或撕裂,輕鬆慢跑5分鐘,緩慢提高你的心率和呼吸,直到稍微出汗,這樣可以讓血液流到肌肉中使其活動起來,跑步後放松,可提高柔韌性。

4.交叉訓練,除了跑步、還採用跑步以外的其他耐力訓練方式如騎自行車、游泳等,是有效避免受傷的訓練方式。

5.加強股四頭肌、大腿內側和外側肌肉的力量訓練,同時注意拉伸腿部肌肉,可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預防膝關節受傷。

懷賢健康提示您:傷痛一出現就要引起重視,有些傷痛是正常的一種不適感,經過自己處理後可恢復正常,而有些肌肉、韌帶的傷痛難以自我恢復,需及時就診。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關注”懷賢健康“瞭解更多健康小知識。


懷賢健康


 1,岔氣    在剛進行跑步的時候,很多人會出現岔氣的現象,也就是胸前下部左側或者右側的下腹部處的疼痛,這是因為身體突然從靜止進入到跑步的運動狀態,肌肉變得緊張,突然需要大量的氧氣,但是肺臟不能如肌肉那樣迅速提高吸氣量,以滿足肌肉活動時所需要的養料和氧氣,導致膈肌收縮不協調,從而產生膈肌僵硬等現象。  另外,跑步前沒有做好人身、呼吸不當、飯後或大量飲水後立即跑步等,也會引起岔氣。  如何預防岔氣呢?首先,跑步之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慢慢地讓呼吸開始進入運動的狀態;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要慢慢去加速,不要一下子加速。  如果在跑步的時候遇到了岔氣,先進行減速,然後調節呼吸,慢慢深呼吸,同時按摩疼痛的部位。  

2,小腿肚疼    在跑完步一兩天之後,小腿肚子可能會痠痛,而且又硬又漲,這是小腿肚子上的腓腸肌,缺乏鍛鍊造成的運動延遲性疼痛,是因為腳前中掌落地跑步的方式導致的。  如何改善呢?首先,將落地腳的重心從前中掌改變到後中掌,然後要注意按摩腓腸肌,同時要減量減速。 

 3,小腿骨前面痛  有的時候小腿骨前面會痛,在運動的時候尤其會加劇,這是因為沒有做好跑前熱身,錯誤的跑姿、堅硬的地形、跑步速度過快以及突然增加訓練強度等導致的。  當你出現小腿骨痛的時候,可以用泡沫軸之類的圓柱形物體進行按摩;跑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讓肌肉發熱,可以預防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