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她和丈夫兩地分居,剛分娩就挑著擔子走了百里地

最近貌美如花的女神有點看膩了——長得太像分不出誰是誰,今天想給大家講講古代女漢子的故事。

其實四大名著裡就有不少女漢子,《紅樓夢》裡的王熙鳳也算一個,《西遊記》裡的小妖精們雖然看起來大多是嬌滴滴的美人兒,但都法術高強、心狠手辣著呢!等到看《水滸傳》的時候,覺得真是大開眼界,裡面的女漢子“鎮得住男人、扛得起兵器”,看看外號就知道了——“母夜叉”孫二孃、“母大蟲”顧大嫂,還有個反派“大蟲窩”段三娘……

她們不僅性情剽悍,打仗勇猛,相貌也很有特色,就比如顧大嫂——

長得“眉粗眼大,胖麵肥腰”,是個重量級人物;

打扮得花紅柳綠,“紅裙六幅……翠領數層”;

性情麼,是這樣嬸兒滴:“有時怒起,提井欄便打老公頭;忽地心焦,拿石錐敲翻莊客腿。生來不會拈針線,正是山中母大蟲。”比爺們兒還爺們兒!

可以算是古代版的“麻辣女友”了,emmmm……就是有點太辣了。

聊齋故事:她和丈夫兩地分居,剛分娩就挑著擔子走了百里地

(《新水滸傳》胡可美化了“顧大嫂”)

《聊齋志異》裡也有個女漢子的故事。

傳說古時候在山東某個村裡有位女子,身體特別健壯,力氣大得像男人一樣。以前社會都是男尊女卑,然而這位女子因為性格和力氣不一般的緣故,在村裡比較有威信,像扛把子“大姐頭”一樣,經常為鄰里調解矛盾,化解干戈。

這位女子和丈夫兩地分居,倆人住處相隔一百多里地,她的丈夫偶爾才來一次,住兩晚就回去了。女子自己在顏山做買賣賺錢,以販賣陶器為業。有時賺的錢多了,就施捨給乞丐。

有一天晚上,她正和鄰居家媳婦聊天呢,可說著說著,她突然站起身來告辭道:“我肚子有點疼,大概是肚裡的小孽障要出來了。”說完就回家了。

聊齋故事:她和丈夫兩地分居,剛分娩就挑著擔子走了百里地

(母夜叉孫二孃)

鄰居媳婦第二天早上去探望她,剛走到女漢子家門口,就見她用肩膀挑著兩個釀酒的大甕,好像剛剛從外歸來的樣子。

鄰居媳婦暗自納悶——不是說要生孩子了嗎?怎麼跟沒事人一樣?

她跟在後面走進屋子,不禁嚇了一跳——床上躺著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

一打聽,原來人家剛生完孩子就出去幹活啦,還挑著擔子走了上百里路!這身子骨也是沒誰了。

女漢子曾經和當地庵裡的一個尼姑特別要好,還義結金蘭,成了乾姐妹。後來她聽說這尼姑作風不好,亂搞男女關係,氣得她拿起一根棍子就要去打。村裡人都怕鬧出事兒來,苦苦相勸,才沒讓她衝進尼姑庵。

有一天,也是趕巧了,這位女子和尼姑倆人在路上遇到了,女漢子上前就給了對方一個大嘴巴,尼姑捂著臉問:“我犯了什麼錯?”女漢子人狠話不多,一句話不說就是揍,打得尼姑話都說不出來才放開她,轉頭就走。

聊齋故事:她和丈夫兩地分居,剛分娩就挑著擔子走了百里地

(金剛芭比們)

蒲松齡老先生這樣評價這位女漢子:“都說‘女中丈夫’,別的女漢子還知道自己是女人,這位農婦恐怕把自己當成男人了吧!她性格這樣豪爽痛快,和古時候的行俠仗義的劍客沒什麼區別。只是她的丈夫沒什麼名氣,會不會是個沒本事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