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師的建議:家長怎樣與孩子識字、學英語效果好

人一生最幸福的時光,莫過於幼兒園時無憂無慮的三四年。科學研究證明,孩子的大腦在出生第12個月時,腦重比初生時增長近175%,3歲時,大腦發育程度達到成人腦重的70%,到12歲,完成剩餘的30%。因此,“教育要趁早”,一些有遠見的父母會根據實際情況,利用這段時間教孩子識字、學英語以及參加其它一些特長活動。

老教師的建議:家長怎樣與孩子識字、學英語效果好

識字,能夠鍛鍊孩子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助長孩子右腦發育;學英語,則是因為大腦的語言中樞發育在孩子三至六歲期間發育最快,此時能打好英語基礎,將來入學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在孩子入學前,初步能讀懂兒童類書籍,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孩子在入學後,能夠更早進入學習的狀態,完成由幼兒園到學校的良好過渡。

教孩子識字的方法有很多,但歸根到底,父母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寓教於樂,與孩子一起學習效果最顯著。首先,不建議父母先教拼音。主要原因是孩子出生開始,周圍環境是國語,其次,識字進行到一定階段再教拼音,孩子能夠將識字與拼音相結合,提高對學習認字的探知慾,效果顯著。

教授孩子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利用圖片,可以採用遊戲的方式,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環境的適當變化,能夠安撫孩子的厭煩情緒。最簡單的例子,帶孩子外出時,路邊的商牌,車牌號碼,都是很好的教科書。但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堅持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及時鞏固複習的原則。

老教師的建議:家長怎樣與孩子識字、學英語效果好

父母剛開始教孩子識字時,應當把認識實物與識字相結合,增加孩子對實物的感識認知的同時,理解字的意思。比如,可以從門,手,鼻等周圍事物著手。所以,這個時期父母不能選取抽像的、難理解的字去教孩子。“萬事開頭難”,孩子的接收能力有快有慢,有的時候,一個字,父母需要反覆教幾遍孩子才能認識,因此,每次認字的時間不易過長,避免孩子失去興趣。

當孩子識字超過一百個以後,可以教一些抽象性的字,比如,張、機,這樣的字,需要父母能充分解釋意思。這樣做,不僅方便孩子識字,而且可能提高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這個時候,可以在教識字的同時,教會孩子拼音。當孩子第一次用拼音,正確拼出一個漢字時,父母一定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表揚。

入學前,孩子識字的“最高境界”,是獨立讀懂相應年齡段的書籍。當識字達到六百字的時候,父母可以選取一些語言通俗易讀,故事情節相對簡單的兒童類名著,也可以選一些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書,陪孩子一起閱讀。

在閱讀的初期,父母最好一個字一個字,邊指邊讓孩子朗讀。這樣做的目的,不僅能讓孩子鞏固識字效果,而且通過朗讀,可以提高孩子的口才能力,同時父母根據孩子朗讀的語速和表情,隨時判斷孩子對書中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語言的理解能力,有助於摸索出適合孩子學習的教育方法。

當孩子度過這段時間,父母可以買一本字典,坐在一旁聽孩子讀書。遇到不會的生字生詞,讓孩子自己動手查字典解決,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養成讀書的習慣,沉澱文學素養,避免作文課上抓耳撓腮,半天寫不出一句話。

教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遠比認識漢字要複雜,原因就是周圍的語言環境,這也是孩子對母語自然親近的根源。但是,如果生活在國內,過早學習英語,孩子掌握效果差,而且會影響對國文的理解深度。

老教師的建議:家長怎樣與孩子識字、學英語效果好

當孩子四歲半的時候,可以開始教孩子接觸英語。英語學習的特點是“先易後難,即:入門難。入門之後,學習起來相對輕鬆許多。”學習英語沒有捷徑,只能持之以恆地堅持“聽說背寫”的方法。

因此,學習英語的第一步,是讓孩子學會“聽”, 這也是培養孩子“語感”的過程。方法相當簡單:父母可以利用任何時間給孩子播放英語,內容沒有過多限制,可以是兒歌,可以是英語美文誦讀,也可以是學校課本的聽力錄音。

教孩子英語,應當選擇正規入門教材,先從最簡單的英文字母和單詞開始。如果父母英語水準不足三級,建議在孩子學習英語時,找一位老師教好孩子的發音,儘可能避免形成“本地口音”的英語。

當孩子的英語閱讀標準,可以達到《新概念英語》七十課以後的水平時,英語基礎入門已經完成,父母可以有計劃的選擇一些中英文結合的英文小故事,讓孩子定期閱讀,並且嘗試用英語複述故事。

老教師的建議:家長怎樣與孩子識字、學英語效果好

學習英語是個長期的過程,有些孩子入學前沒有進行比較系統的英語培訓,正式學習時接受能力差,結果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致使成績越來越落後,惡性循環,最後成為“瘸腿科目”。這種情況在初中學生中相當普遍,家長應當足夠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

與孩子一起識字、學英語,一定會花費父母許多精力時間,但這種辛苦付出,不僅能夠讓孩子在入學後學習相對輕鬆,儘快適應“告別兒童時代,開啟學生篇章”的角色轉化,也能夠養成孩子正確的學習習慣,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