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nan

ji

kao

cha

dui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11月2日,“雪龙”号停泊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准备起航(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当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

他们去探秘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也就越大

当人类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掀起了这世界又一角的面纱

更多绝美的风景

便这样华丽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世界第七大陆南极洲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从1895年挪威考察队首次登上南极大陆

到1984年中国首次自行组队前往南极

并于1985年2月20日建成首个科考站

——长城站

其后又依次建立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最年轻的罗斯海新站也已投入建设中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启程。

而在11月2日10时

中国又驾驶着“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开始了我们第35次的南极远征


预计3.7万海里的总航程

351人组成的科考队伍

162天的总时长

69项科考作业


以及最特别的一项任务

在南极冰盖建永久机场!

这下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

“雪鹰601”在南极也“有家”啦~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举旗者)

有不少人好奇在南极那样寒冷的环境中

我们的科考队员究竟吃什么

会带压缩食品么?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么?

其他姑且不论,但饭是肯定要吃的

而本次考察队饭桌上的官配

就是来自咱们尚志的“长粒香”大米啦!

大家鼓掌!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要说尚志大米为何在一众大米中脱颖而出

还是要先来讲讲它的出身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尚志市委书记杨爱国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深入洽谈农产品合作等相关事宜。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自2013年哈尔滨富义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尚志市经济开发区

投资1.8亿元建立加工车间

年处理量30万吨的

稻米综合利用农业产业化项目

已在2017年全面建成投产

到2020年9月底富义仓

将为研究中心提供50吨优质大米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稻谷经过去杂、抛光、色选、分级等28道工序的洗礼后

一颗颗晶莹洁白的米粒就欢脱地蹦出来啦

饱满清香的口感

不仅征服了南极考察队的味蕾

还成为了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选定产品

看来好品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啊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签约仪式


不过要说为啥尚志的大米这么争气

那跟天然生长环境可是分不开的

尚志本身就是优质的水稻产区

土壤中黑图层厚,有机质含量高

粮食作物生长周期长、品质高

化肥用量少,实用性高

这么优秀的确配得上这次的南极之旅啦~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尚志长粒香”大米将陆续运送到极地研究中心科考船。

本次考察以完成国家重大基建工程为目的

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盖-生物

的多学科联合观测

充分利用船基、冰基、海基、

陆基、空基、站基等平台

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盖-生物

多学科联合观测

开展重点工作以及常规保障、物资运输、

工程建设、固定翼飞机考察、

和国际合作、宣传科普等工作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广阔的海面,巨大的冰川

缓缓驶来的“雪龙”号和可爱的企鹅

这一切在素净的天地间都显得那么和谐

或许人类不断追寻和探索的

就是这样一种共鸣吧

衷心祝愿各位科考队员吃得开心

本次南极考察圆满返航!


国家级认证!南极考察队餐桌上的主食是咱尚志的大米!


11月2日,“雪龙”号停泊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准备起航(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