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對書法作品真的很重要嗎?

書苑探珍


筆法對書法作品真的很重要嗎?



我先問你,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能不能拿起毛筆來就能夠寫的不用讓別人說好,你自己覺得還行的字嗎?肯定不行。筆法是毛筆書法的根本。沒有筆法,還叫什麼書法?


為什麼毛筆書法要有筆法?因為毛筆是軟的。需要有書寫的方法才能夠控制好柔軟的筆毫,寫出來的字才有骨力,合乎法度。也才會被人欣賞。古人對待筆法,秘不外傳。鍾繇為了看蔡邕的筆法,向韋誕苦苦哀求,韋誕死活不給。氣得鍾繇嘔血,差點沒給氣死。多虧曹操以五靈丹灌下,才救了回來。韋誕死後,鍾繇令人打開他的墓,才得到了蔡邕筆法。

王羲之對他的筆法,也是極其保密。並告誡兒子們筆法一定緘之秘之,勿播於外。趙孟頫對書法做出了“用筆千古不易”的論斷,說明了筆法在書法中的重要,千年都不會改變。



現在一幫以書法為幌子的所謂藝術大師,他們極力否定筆法在書法中的重要,其目的就是為了破壞中國數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他們粗暴的踐踏中國文字。毀壞的,不止是文字本身,而是人心。


子衿書法


對於“筆法對書法作品真的很重要嗎”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觀點,供題主參考之!

首先,請允許我引用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上說的一段話吧。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趙孟頫說的這一段話,就已經告訴學習書法之人一個道理:筆法是書法之魂!



相傳,啟功先生是不認可趙孟頫說的“書法以用筆為上”之理論的,但是啟功先生並未拿出過硬的佐證,來反駁趙孟頫的說的“書法以用筆為上”的理論。只少在相關史料上沒見到。



我還記得劉熙載在《書概》中說:“凡書之所以傳者,必以筆法之奇,不以託體之古也。”



以上引用古人說的兩段話之目的,就是告訴題主筆法對書法作品真的很重要!關於這一點,不要再有任何的懷疑。因為任何懷疑都是站不住腳的!大家仔細想想,啟功先生想推翻趙孟頫的“書法以用筆為上”的理論都沒拿出過硬的佐證,我們有什麼理由對趙孟頫的話進行懷疑呢。



判斷一幅書法作品創作的是否成功,首先要看的就是用筆,爾後才是結字、章法和墨法。關於這一點,勿必請各位朋友記住啊!

在書法創作中,書法“五體”(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用筆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書法“五體”各有各的筆法。作品創作出來之後,參展,送人,或掛上牆,真正懂行的道內人首先看的就是書者的筆法是否符合法度,是否準確到位。至於其它的,都是次要的。



一幅書法作品,如果用筆不入法,結字就不會入法,即便是章法和墨法都到位了,那也是一幅俗作!這樣的俗作,等同“自由體”和“江湖體”。

以上為個人觀點,經驗之談,僅供參考。歡迎各位網友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筆法首先代表一個人的形象氣質,你穿衣服在好看,如果沒有一點內涵,生活的底蘊在裡面,那麼就像筆法一樣,毫無美感的一種欣賞,不如在流年的時光鍛鍊自己,也如好的筆法般讓人賞心悅目,

其實有些東西說複雜也不難,難得是簡單一些,就像筆法, 就是要用合適的寫法,正確的認知,怎麼平行走,怎麼拐彎,收筆,紙質問題。只要是正確的就要大膽的寫下去,提筆行筆收筆一氣呵成,而不能有停頓的瞬間,比如你玩刀劍,你甩出去了動作,在收回來沒有一點必要,不如順勢一把,看筆鋒而就。

所以下筆處一招一式就要連接起來,這個下筆連貫作用起到承前啟後的效果,所謂一氣呵成,讓這個字活躍起來,是個有生命的東東,而不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可言!



唯美行者


上世紀80年代初,有部電影《新兵馬強》。來自農村的馬強,入伍後練習射擊,結果他不會閉左眼,打不了槍,只好到炊事班。


學書法的人不會筆法,就好比戰士不會打槍一樣。不會打槍的戰士還可以去炊事班,不會筆法的人只能幫人家拉拉紙。

筆法是什麼?筆法是用筆的方法,包括起筆、運筆、收筆,是書法基礎中的基礎,一點、一橫、一豎都是要通過正確的筆法來完成的。

歷代大書法家為了學習筆法,那是想盡了辦法。據傳,楷書之祖鍾繇為了獲得韋誕的筆法,在韋死後掘開其墓盜取“筆論”。

現代人獲取筆法的唯一途徑就是臨摹。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謝謝:

首先弄明白什麼是筆法,筆法分為二種,一種是執筆法,包括書寫時取姿,執筆,運碗和用筆的方法,這其中用筆是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所謂的執筆,就是拿筆、提筆;正確的執筆法是前提,不善於執筆的人,是難以書寫好毛筆字的。

另一種是用筆法,用筆法指控制毛筆在紙上的運動,改變其方向的動作,這是書法技巧中最基本重要的內容;用筆法大致又分三種:藏頭護尾法,中鋒行筆法和緊jue戰行之法。

需要指出的是,書寫過程中,多種用技巧不是孤立的,是相連貫通的,只有在學習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才能真正地掌握。



水天一色梅竹雙清


硬筆與書法,如一對孿生姐妹。 他們相乘相輔,相互依賴。

沒有硬筆書法做基礎,更談不上,一個寫好,讓人興賞,大讚的作品。



雪裡紅4326


寫毛筆字,學書法,主要是學筆法。如果學不會筆法,那就等於不會寫毛筆書法。“用筆千古不易”,就是講筆法的重要性。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各有各的筆法。所以說,筆法對書法作品不是真的很重要,而是極其重要。



我開始學書法的時候,爺爺就告訴我一定先學會用筆。爺爺說,學書法,筆法是第一位的,其它的都是次要的。只有學會用筆,才能把書法學好。



爺爺的話,到現在我還記著呢。


情感專家亦涵


謝謝你的提問。筆法對書法作品很重要嗎?這個肯定是很重要的。

不過,我們還是從兩個方面來說好了。

筆法是字法的骨骼

沒有筆法的字,肯定是沒有力量的。所以,為了讓寫出來的字,有一種力量的美,書法家對筆法可以說到了精益求精絞盡腦汁的地步了。


那麼,書法的筆法在哪裡?這是學習書法的關鍵。如果你找不到筆法在哪裡,那麼你的字肯定顯示不出來筆法的。

沒有筆法的字,往往很無力,因為,它沒有合理的結構。

我們知道,一個字的筆畫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這三個部分各有各的的功能,不能互相爭奪。


比如隸書的一橫有“蠶頭”有“燕尾”。還有中間的行筆部分。那麼你就不能讓“蠶頭”佔的位置太多,也不能讓“燕尾”佔的位置太少。

如果我們按筆法來分析,蠶頭就是起筆部分,燕尾是收筆部分,中間是行筆部分。

學習書法一定要嚴格控制每一部分用筆的變化。

該變化你不變化,不該變化你變化了,這個字肯定寫不好,這個筆法也就是錯的。

這是我們從結果來說的。

從過程來看,如何用筆,也有一個對不對,好不好的問題。


比如,基本的一些筆法就是藏鋒、露鋒、提筆和按筆,還有調鋒。如果這些用筆錯誤,也會影響寫字的質量。

比如說,本來一個起筆是露鋒,結果,你是藏鋒寫的,這個筆畫就會不舒服。

只有筆法沒有別扭和錯誤,寫出來的字,才會精彩。

章法也會體現筆法的重要作用

如果我們寫的是楷書、隸書、篆書這樣的書法作品,只要每一個字的筆法都沒有問題,排列整齊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是行書、草書,筆法是比較誇張的。有時,一個字的一筆,要佔五六個字的位置,那麼,一筆的筆法當然就很顯眼,這一筆甚至就是一篇書法作品的出彩之處,如果筆法不精彩,那麼一篇書法作品,就會大打折扣了。


書法的內在質量,是筆法決定,所以,評論書法作品,筆精墨妙是對作品成功的最好讚賞。

而要達到筆精墨妙,沒有筆法做基礎一切無從談起。

當然,書法成敗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用墨也在筆法之列。但是,如果筆法精妙,其他問題,都是次要問題了。


千千千里馬



毫無疑問,當然重要。

這個重要性已然透過千古傳襲下來的不易經典沿循下來,並將持久的延續下去。而且,筆法的表達和描述,古今書壇大家王者都有過精闢論述,這裡不做重複。

今天的重點是想說一說筆法和結構的關係,或者說哪個在書法創作中的比重更重,更值得初學者推崇和精進。

以我個人粗淺的理解和研習,我個人的結論更偏向於結構,或者叫結體——指字體架構對於寫好書法的不二途徑。

其實這個問題早有爭論,也總有爭執,一直存在兩種意見的巨大分歧。最著名的有趙孟頫說筆法至上千古不易,啟功說結體較之筆法更為重要。當然還有其他書壇大家熱議不止爭論不休。孰勝孰敗孰優孰劣一時間難分勝負難見高下。

筆法,是指在書寫過程中,筆體的運行軌跡。一點一劃、一撇一捺,都會因為筆法的天姿爛漫而筆下俏麗,錦上添花。反之,則乾癟枯萎,形銷骨立,就像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而一旦結體出現巨大舛錯,那將是無可挽回無法估量的巨大敗筆,就像一個完整的人,腦袋不在脖子上,胳膊和大腿相互顛倒,分明可以嚇死人,人人視為怪物,不是慘不忍睹的車禍現場也是剛被轟炸過的斷壁殘垣。

筆法不夠,可以通過練習充填,以求得骨肉豐滿,風姿綽約。結體卻不能稍加留意即可恢復人形,那要打破藩籬重新架構,非旦夕之功,全在盡日苦習。

我們可以經常看到一些筆法上趨於成熟和完善的習作,幾乎挑不出什麼筆法上的毛病,但就是怎麼看怎麼彆扭,給人一種分外沉重的壓抑感和不切實感,尤其是在骨肉均勻形體豐腴之後,更顯得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出現這樣的原因,就是因為結體的原因。寫字好比蓋房子,一幢房子的框架無論如何都是基礎和底墊。沒有架構,就等於沒有基礎,而沒有基礎的房子遲早都會轟然坍塌灰飛煙滅——所以,無論筆法多麼重要,都要從字體結構起步,不能逾越規範而直接建造空中樓閣。


龍吟148119260


狹義的筆法即運筆方法,它是書法基礎技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他還有字法、章法、墨法等),也是創造不同書法線條最核心的決定因素,它是古人所倡導的基本法度組成部分,也是書法創作中必須遵守的業界規則,它不僅決定了書體的風格,同時也是書家內心性情的外化表現。可以說筆法決定線條,線條決定作品品質。

古代書家對筆法的論述及評級都極其推崇,甚至賦於其神秘色彩,一些書家的看家筆法一般都不外傳,非拜師不可傳授。如顏真卿兩次辭官跟隨張旭學習筆法,張旭也專門設堂為顏真卿舉行傳授筆法儀式等等。可見古人對筆法學習的重視程度。縱觀古人的一些書論,論及筆法的有上百種,如中鋒、側鋒、偏鋒、藏鋒、露鋒、築鋒、縮鋒、搶鋒、衄鋒、挫鋒、裹鋒、簇鋒、絞鋒、蹲鋒、逆鋒、順鋒,還有提、按、轉、折、輕、重、疾、澀、推、拖、捻、拽、導、送以及駐筆、連帶、曲直、方圓、內扌厭、外拓、擒縱、打筆、揭筆、厥筆、戰筆等都是運筆方法。古人總結的這些運筆方法對於初學者一時難懂,下面我就中鋒運筆方法作一下解釋,以啟發你的洞見思維。

中鋒用筆是歷代書家所推崇的,從篆、隸、楷、行、草等各體書家作品來看,可以確定以中鋒運筆為主,特別是篆書,全用中鋒。因此,中鋒運筆可以說是中國書法藝術傳統的基本筆法。從筆法效果上看,中鋒運筆時能使主毫始終在點畫中間運行,墨汁順筆尖流注而下,均勻滲開,達於四面,點畫亦就無上重下輕,上輕下重,左重右輕或右重左輕等缺點,古人所譽中鋒有“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的美感,故中鋒一直被古人稱為書法之根本筆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