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投10億,拿11年前的武器,再向微信打出“子彈”,能成?

11年前,那個時候我們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無線wifi,只有一部一部跟磚頭似的諾基亞,那個時候中國移動還是通訊界的霸主,那個時候流量還是6塊錢30M/月。那個時候我們還很快樂,沒有任何的手機綜合徵。

中國移動投10億,拿11年前的武器,再向微信打出“子彈”,能成?

還記得11年前,最好的系統還是在2G時代的塞班,而微博出現在2009年,微信出現在2011年,比這個更早的就是騰訊qq和飛信了。但是現在,QQ已經很少有人在使用了,飛信更是沒有,2007年,飛信問世的時候,因為免費的短信,和中國移動那可恥的註冊人數,讓飛信一度成為2G.3G時代的霸主。註冊數量一度達突破了5億人次。甚至還有不少學校和企業都開始利用飛信作為主要的工作工具。

中國移動投10億,拿11年前的武器,再向微信打出“子彈”,能成?

在這一點上,中國移動的商業佈局的確和BATJ有的一比,他們的戰略部署甚至要高於一些。這一盈利讓中國移動看到了希望,這塊大蛋糕沒有人一起分享,居安不思危,他們並沒有想要對飛信作出更好的變革。隨著後來微信的出現,讓免費短信和免費通訊成為了市場上的主流,飛信就此一落千丈,甚至在通訊行業上,中國移動都開始出現下坡路。只能在3G.4G時代中,通過收取高額的流量費用,來獲取利益。好在電話的存再的意義就是為了方便聯繫,不然可能連電話卡都要被取代。

中國移動投10億,拿11年前的武器,再向微信打出“子彈”,能成?

當那個叫做張小龍的工程師,帶著他的微信團隊,在馬化騰力挺之下,將qq聯繫人導流到微信號,讓微信有了今天的10億註冊人數,成為市場上的一大頭,甚至是通訊界的壟斷者,隨後阿里等也想要入駐,但是都敵不過QQ最初的數十億註冊人數和大量的聯繫人信息。

中國移動投10億,拿11年前的武器,再向微信打出“子彈”,能成?

中國移動早在3年前就開始重新投資飛信,並且改名和飛信,今年年初又投入了8400元,讓這個11年前自己的產品又一次出現在眾人眼裡。但是最近各大媒體陸陸續續報道出中國移動和飛信的信息,讓大家知道,這10多個億還只是開始。早在最初飛信出現的時候,就有人提出要講飛信改成一種類似現在微信的模式,但是始終作為一個服務型收費的企業,短信收入讓他們不捨得放棄每年數億元的收入。

中國移動投10億,拿11年前的武器,再向微信打出“子彈”,能成?

至於現如今,微信在各種聊天交友軟件的排行榜上一直獨佔鰲頭,即使出現了許多想要衝擊微信的產品,猶如當年的易信,還有前一陣出現的子彈短信,還有很多企業都在使用的釘釘,都無法撼動微信的位置。

中國移動投10億,拿11年前的武器,再向微信打出“子彈”,能成?

至於現在中國移動拿起11年前飛信,當做新的武器,又一次向微信挑戰地位,不知結果又是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